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956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其中上下环形板均水平设置并分别套接在竖向套管的上下端外,竖向套管用于竖向插设在楼板上下层钢筋中,上环形板用于支承在楼板上层钢筋上,下环形板用于位于楼板下层钢筋下并与其相抵靠,内外环形止水板分别设置在竖向套管内外,抗剪连接杆位于竖向套管内并水平设置且沿竖向套管的径向设置,一端连接竖向套管的内侧壁,另一端套设有缓冲套,多根抗剪连接杆水平环绕竖向套管的轴线相互间隔设置从而形成抗剪层,缓冲套和抗剪连接杆一一对应设置,缓冲套均用于抵靠竖向泵管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保护竖向泵管,且避免主体结构后开洞产生扬尘以及泵管洞口后封堵漏水,提高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施工
,具体是指一种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
[0003]在浇筑多、高层混凝土的过程中,竖向泵送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方便竖向泵送,通长会在主体结构同一位置的各楼板后凿一个洞,用木方塞满楼板与竖向泵管之间的缝隙,但开洞会产生扬尘,不利于工人身心健康,而且竖向泵送有很大的泵送压力,竖向泵管会产生剧烈震动,长时间的震动可能导致木方脱出,甚至掉落到下一楼层伤人,而震动产生的横向冲击力也可能对竖向泵管产生破坏。除此以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对洞口补强,但是后浇筑的洞口防渗问题比较突出。
[0004]因此,需要希望一种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其能有效保护竖向泵管,且避免主体结构后开洞产生扬尘以及泵管洞口后封堵漏水,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其能有效保护竖向泵管,且避免主体结构后开洞产生扬尘以及泵管洞口后封堵漏水,提高施工效率,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6]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竖向套管、上环形板、下环形板、外环形止水板、内环形止水板、抗剪连接杆和缓冲套,其中:
[0008]所述上环形板和所述下环形板均水平设置并分别套接在所述竖向套管的上端和下端外,所述竖向套管用于竖向插设在楼板上层钢筋和楼板下层钢筋中,所述上环形板用于支承在所述楼板上层钢筋上,所述下环形板用于位于所述楼板下层钢筋下并抵靠所述楼板下层钢筋,所述外环形止水板水平设置并套接在所述竖向套管外且位于所述上环形板和所述下环形板之间,所述内环形止水板水平设置并位于所述竖向套管且连接所述竖向套管的内侧壁,所述抗剪连接杆位于所述竖向套管内并水平设置且沿所述竖向套管的径向设置,所述抗剪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竖向套管的内侧壁,所述缓冲套套设在所述抗剪连接杆的另一端上,所述抗剪连接杆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抗剪连接杆水平环绕所述竖向套管的轴线相互间隔设置从而形成抗剪层,所述抗剪层和所述内环形止水板竖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缓冲套的数目和所述的抗剪连接杆的数目相同,所述缓冲套和所述抗剪连接杆
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缓冲套均用于抵靠竖向泵管的外侧面。
[0009]较佳地,所述的抗剪连接杆的另一端比所述的抗剪连接杆的一端粗。
[0010]较佳地,所述抗剪层中所述抗剪连接杆的数目为4根。
[0011]较佳地,所述抗剪层的数目为多层,多层所述抗剪层竖向相互间隔设置且相互水平错位设置。
[0012]更佳地,所述的抗剪层的数目为2层。
[0013]较佳地,所述外环形止水板的数目和所述内环形止水板的数目均为多块,多块所述外环形止水板和多块所述内环形止水板均竖向相互间隔设置。
[0014]更佳地,所述的外环形止水板的数目和所述内环形止水板的数目均为2块。
[0015]较佳地,所述竖向套管为钢管。
[0016]较佳地,所述上环形板、所述下环形板、所述外环形止水板和所述内环形止水板均为钢板。
[0017]较佳地,所述抗剪连接杆是钢杆,所述缓冲套是橡胶套。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0019]1、本技术的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的上下环形板均水平设置并分别套接在竖向套管的上下端外,竖向套管用于竖向插设在楼板上下层钢筋中,上环形板用于支承在楼板上层钢筋上,下环形板用于位于楼板下层钢筋下并与其相抵靠,内外环形止水板分别设置在竖向套管内外,抗剪连接杆位于竖向套管内并水平设置且沿竖向套管的径向设置,一端连接竖向套管的内侧壁,另一端套设有缓冲套,多根抗剪连接杆水平环绕竖向套管的轴线相互间隔设置从而形成抗剪层,缓冲套和抗剪连接杆一一对应设置,缓冲套均用于抵靠竖向泵管的外侧面,因此,其能有效保护竖向泵管,且避免主体结构后开洞产生扬尘以及泵管洞口后封堵漏水,提高施工效率,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20]2、本技术的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的上下环形板均水平设置并分别套接在竖向套管的上下端外,竖向套管用于竖向插设在楼板上下层钢筋中,上环形板用于支承在楼板上层钢筋上,下环形板用于位于楼板下层钢筋下并与其相抵靠,内外环形止水板分别设置在竖向套管内外,抗剪连接杆位于竖向套管内并水平设置且沿竖向套管的径向设置,一端连接竖向套管的内侧壁,另一端套设有缓冲套,多根抗剪连接杆水平环绕竖向套管的轴线相互间隔设置从而形成抗剪层,缓冲套和抗剪连接杆一一对应设置,缓冲套均用于抵靠竖向泵管的外侧面,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21]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安装在楼板钢筋中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安装在楼板钢筋中且其中安装有竖向泵管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4]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25]图4是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6](符号说明)
[0027]1竖向套管;2上环形板;3下环形板;4外环形止水板;5内环形止水板;6抗剪连接杆;7缓冲套;8抗剪层;9楼板上层钢筋;10楼板下层钢筋;11竖向泵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请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包括竖向套管1、上环形板2、下环形板3、外环形止水板4、内环形止水板5、抗剪连接杆6和缓冲套7,其中:
[0031]所述上环形板2和所述下环形板3均水平设置并分别套接在所述竖向套管1的上端和下端外,所述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套管、上环形板、下环形板、外环形止水板、内环形止水板、抗剪连接杆和缓冲套,其中:所述上环形板和所述下环形板均水平设置并分别套接在所述竖向套管的上端和下端外,所述竖向套管用于竖向插设在楼板上层钢筋和楼板下层钢筋中,所述上环形板用于支承在所述楼板上层钢筋上,所述下环形板用于位于所述楼板下层钢筋下并抵靠所述楼板下层钢筋,所述外环形止水板水平设置并套接在所述竖向套管外且位于所述上环形板和所述下环形板之间,所述内环形止水板水平设置并位于所述竖向套管且连接所述竖向套管的内侧壁,所述抗剪连接杆位于所述竖向套管内并水平设置且沿所述竖向套管的径向设置,所述抗剪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竖向套管的内侧壁,所述缓冲套套设在所述抗剪连接杆的另一端上,所述抗剪连接杆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抗剪连接杆水平环绕所述竖向套管的轴线相互间隔设置从而形成抗剪层,所述抗剪层和所述内环形止水板竖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缓冲套的数目和所述的抗剪连接杆的数目相同,所述缓冲套和所述抗剪连接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缓冲套均用于抵靠竖向泵管的外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于楼板内的竖向泵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承颖张明亮郭锦杰陈东明左继元孙泽昇康忠兵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