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焦下料装置及其生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944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0
本申请公开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及其生产系统,下料传输料道包括料道主体和物料盒,料道主体承载物料盒,在沿料道主体的传输方向上,推料机构和第一阻挡机构依次间隔设置于料道主体上,下料翻转机构设置于料道主体上、且下料翻转机构与推料机构相对,在沿重力方向,下料翻转机构和成品仓依次设置,在料道主体输送物料盒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阻挡机构阻挡物料盒,推料机构推动物料盒移动至下料翻转机构处,下料翻转机构驱动物料盒转动。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在下料过程中,需要人工来搬运承载有成品的承载箱来进行倒料,人工搬运需要工作人员轮班不停地来配合生产,同时,由于承载有成品的承载箱的重量较大,从而导致成品的下料效率较低的问题。导致成品的下料效率较低的问题。导致成品的下料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焦下料装置及其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活性焦
,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及其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焦是一种常见的炭基材料,具有活性炭的特性。即活性焦本身既是吸附剂,又是催化剂,同时还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活性焦实质上是一种低比表面积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一般为600~1000m2/g。但是,在各种炭基吸附剂中,活性焦由于具有价格相对便宜、机械强度高、耐磨损等优点而受到关注,从而使得活性焦的市场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活性焦的产量也需要大幅提升。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通过按照活性焦的生产工艺,工厂购买上料传输料道,将原本人工上料的方式用上料传输料道来进行替换,从而使得机械的持续性代替人工来缩短上料时间,工艺设备也可以通过提高功率等机械性能而实现提高效率,然而在下料过程中,需要人工来搬运承载有成品的承载箱来进行倒料,人工搬运需要工作人员轮班不停地来配合生产,同时,由于承载有成品的承载箱的重量较大,从而导致成品的下料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中在下料过程中,需要人工来搬运承载有成品的承载箱来进行倒料,人工搬运需要工作人员轮班不停地来配合生产,同时,由于承载有成品的承载箱的重量较大,从而导致成品的下料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包括下料传输料道、第一阻挡机构、推料机构、下料翻转机构和成品仓,所述下料传输料道包括料道主体和物料盒,所述料道主体承载所述物料盒,在沿所述料道主体的传输方向上,所述推料机构和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所述下料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且所述下料翻转机构与所述推料机构相对,在沿重力方向,所述下料翻转机构和所述成品仓依次设置,在所述料道主体输送所述物料盒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阻挡机构阻挡所述物料盒,所述推料机构推动所述物料盒移动至下料翻转机构处,所述下料翻转机构驱动所述物料盒转动。
[0006]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中,还包括第二阻挡机构,所述物料盒为多个,在沿所述传输方向上,所述料道主体承载所述多个物料盒,所述第二阻挡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和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在所述料道主体输送所述多个物料盒中一者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在沿所述传输方向上,所述第二阻挡机构阻挡多个所述物料盒。
[0007]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中,所述第一阻挡机构包括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一阻挡气缸,在沿所述传输方向上,所述推料机构、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阻挡气缸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阻挡气缸电连接,
在所述料道主体输送所述物料盒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物料盒,并将第一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一阻挡气缸处,所述第一阻挡气缸伸长其阻挡端,其中,在沿所述传输方向上,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依次设置。
[0008]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中,所述下料翻转机构包括基座、电磁吸件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所述基座与所述旋转电机相连,所述电磁吸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在所述料道主体输送所述物料盒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推料机构推动所述物料盒移动至所述基座上,所述电磁吸件处于通电状态,所述电磁吸件与所述物料盒磁性相吸,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基座转动,所述物料盒随所述基座转动。
[0009]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中,所述下料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一推料气缸,所述第一推料气缸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推料气缸与所述推料机构相对,在所述物料盒位于所述基座上且处于空载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推料气缸推动所述物料盒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0010]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推杆,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推杆相连,在所述料道主体输送所述物料盒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推杆移动,所述推杆与所述物料盒抵触、并推动所述物料盒移动至所述下料翻转机构处。
[0011]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中,所述推杆为电致磁吸推杆,在所述物料盒位于所述下料翻转机构上、且处于空载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致磁吸推杆处于通电状态,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电致磁吸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电致磁吸推杆与所述物料盒抵触,且所述电致磁吸推杆与所述物料盒磁性配合,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电致磁吸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物料盒随所述电致磁吸推杆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0012]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中,还包括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罩设于所述成品仓和所述下料翻转机构之外,所述吸尘器与所述料道主体相连。
[0013]基于上述的活性焦下料装置,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活性焦下料装置、上料装置、炭化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料道主体的一端与所述上料装置的一端相连,所述料道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相连,所述上料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炭化装置的一端相连,所述炭化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端相连。
[0014]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5]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活性焦下料装置中,第一输送料道承载并驱动物料盒沿传输方向移动,当物料盒移动穿过进料口、且进入内腔中时,充氮机构对物料盒进行充氮,由于物料盒开设有通孔,氮气能够穿过通孔进入物料盒中,氮气能够排挤物料盒中空间及其中的活性焦物料上的氧气,以使物料盒中附着于活性焦物料上的氧气能够被排挤出去。上述结构通过在物料盒开设有通孔,从而便于充氮机构对物料盒的内部空间进行充氮,同时也能够对物料盒中承载的活性焦也进行充氮,从而避免通过过长的充氮时间来持续从物料盒的入口进入来进行排挤氧气,从而缩短充氮机构的充氮时间,进而提高活性焦炭化充氮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活性焦下料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下料传输料道110、料道主体111、物料盒112、第一阻挡机构120、第一检测传感器121、第一阻挡气缸122、推料机构130、驱动电机131、推杆132、下料翻转机构140、基座141、旋转电机142、第一推料气缸143、成品仓150、第二阻挡机构160、上料装置200、炭化装置300、冷却装置400。
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传输料道、第一阻挡机构、推料机构、下料翻转机构和成品仓,所述下料传输料道包括料道主体和物料盒,所述料道主体承载所述物料盒,在沿所述料道主体的传输方向上,所述推料机构和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所述下料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且所述下料翻转机构与所述推料机构相对,在沿重力方向,所述下料翻转机构和所述成品仓依次设置,在所述料道主体输送所述物料盒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阻挡机构阻挡所述物料盒,所述推料机构推动所述物料盒移动至下料翻转机构处,所述下料翻转机构驱动所述物料盒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阻挡机构,所述物料盒为多个,在沿所述传输方向上,所述料道主体承载所述多个物料盒,所述第二阻挡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和所述第一阻挡机构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在所述料道主体输送所述多个物料盒中一者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在沿所述传输方向上,所述第二阻挡机构阻挡多个所述物料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机构包括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一阻挡气缸,在沿所述传输方向上,所述推料机构、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阻挡气缸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阻挡气缸电连接,在所述料道主体输送所述物料盒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物料盒,并将第一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一阻挡气缸处,所述第一阻挡气缸伸长其阻挡端,其中,在沿所述传输方向上,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翻转机构包括基座、电磁吸件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料道主体上,所述基座与所述旋转电机相连,所述电磁吸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在所述料道主体输送所述物料盒移动至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锁李金花贺彬艳李晓明陈新一周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石嘴山市鸿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