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876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7
本申请公开一种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多个承料盒依次放置于步进料道上,抬升气缸和回收料道均设置于步进料道上,称重器设置于抬升气缸的抬升端上,在步进料道驱动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称重器承载多个承料盒中一者,并对其称重;在称重器称重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的实际重量不处于预设重量区间的情况下,抬升气缸驱动承重器和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三位置,第一推料气缸推动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回收料道。上述方案能够解决较难保证每个承料箱中的原料等量而导致较难保证碳化处理是否完全,工作人员若逐个对每个承料箱进行称重再放置回生产线上,费时费力,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活性焦
,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焦是一种常见的炭基材料,具有活性炭的特性。即活性焦本身既是吸附剂,又是催化剂,同时还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活性焦实质上是一种低比表面积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一般为600~1000m2/g。但是,在各种炭基吸附剂中,活性焦由于具有价格相对便宜、机械强度高、耐磨损等优点而受到关注,从而使得活性焦的市场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活性焦的产量也需要大幅提升。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通过按照活性焦的配料工艺、制粒工艺来设计自动生产上料线来满足活性焦的批量上料,自动生产上料线可通过多个承料箱来承载等量的活性焦持续输送至下个生产工艺设备处,多个承料箱来承载等量的活性焦也方便通过统计多个承料箱的数量来计算上料输出量,上述结构通过机械的持续性来更好地解决人工上料时间久等问题。
[0004]然而在上料的过程中,承料箱移动至原料出料机的出料端相对的位置,出料端通过阀组在设定时间段的开闭来排料至承料箱中,由于原料出料机中的原料也是颗粒状,上述方式较难保证每个承料箱中的原料等量,而量少的承料箱进行后续的炭化工艺会出现能源的浪费,量多的承料箱进行后续的炭化工艺也较难保证碳化处理是否完全,工作人员若逐个对每个承料箱进行称重再放置回自动生产线上,费时费力,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中较难保证每个承料箱中的原料等量,而导致后续的炭化工艺也较难保证碳化处理是否完全,工作人员若逐个对每个承料箱进行称重再放置回自动生产线上,费时费力,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0006]一种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步进料道、上料机、多个承料盒、抬升气缸、第一推料气缸、回收料道和称重器,所述多个承料盒沿输送方向依次放置于所述步进料道上,所述抬升气缸和所述回收料道均设置于所述步进料道上,所述称重器设置于所述抬升气缸的抬升端上,所述上料机、所述步进料道和所述回收料道在沿重力方向上依次设置,在沿所述输送方向,所述上料机和所述称重器依次设置,在所述步进料道驱动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上料机对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上料;在所述步进料道驱动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称重器承载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并对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称重;在所述称重器称重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的实际重量不处于预设重量区间的情况下,所述抬升气缸驱动所述称重器和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一推料气缸推动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所述回收料道,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沿所述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沿所述重力方向依次设置。
[0007]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于所述步进料道上,所述称重器和所述报警器电连接,在所述称重器称重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的实际重量不处于所述预设重量区间的情况下,所述报警器报警。
[0008]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0009]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二推料气缸,所述第二推料气缸设置于所述回收料道上,所述回收料道设置有待料区,在所述第一推料气缸推动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所述回收料道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推料气缸驱动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所述待料区。
[0010]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所述步进料道为电动滚筒步进料道。
[0011]优选地,上述一种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所述上料机包括料仓和绞轮输送组件,所述料仓与所述绞轮输送组件的入料口连通,在沿重力方向上,所述绞轮输送组件的出料口与所述步进料道相对。
[0012]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3]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中,在步进料道驱动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上料机对多个承料盒中一者上料;在步进料道驱动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称重器承载多个承料盒中一者,并对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称重,以使称重器测量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的实际重量;在称重器称重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的实际重量不处于预设重量区间(预设重量区间即工作人员通过炭化工艺进行实验得到承料盒能够承载的重量区间,能够得到最佳的炭化效果)的情况下,抬升气缸驱动称重器和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三位置,以使该承料盒被能够移除,同时,第一推料气缸推动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回收料道,从而方便该承料盒能够被工作人员处理,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沿重力方向依次设置。上述结构能够保证多个承料盒中任意一者所能承重的活性焦原料的重量满足预设重量区间,从而保证其炭化效果,同时也避免工作人员逐个对每个承料箱进行称重再放置回自动生产线上,费时费力,从而保证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的正视图;
[001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的侧视图;
[0017]图4为图3的剖视图;
[001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0019]其中:步进料道100、上料机200、料仓210、绞轮输送组件220、承料盒300、抬升气缸400、第一推料气缸500、回收料道600、称重器700、第二推料气缸800。
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
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请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公开一种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所公开的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步进料道100、上料机200、多个承料盒300、抬升气缸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焦颗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步进料道、上料机、多个承料盒、抬升气缸、第一推料气缸、回收料道和称重器,所述多个承料盒沿输送方向依次放置于所述步进料道上,所述抬升气缸和所述回收料道均设置于所述步进料道上,所述称重器设置于所述抬升气缸的抬升端上,所述上料机、所述步进料道和所述回收料道在沿重力方向上依次设置,在沿所述输送方向,所述上料机和所述称重器依次设置,在所述步进料道驱动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上料机对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上料;在所述步进料道驱动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称重器承载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并对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称重;在所述称重器称重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的实际重量不处于预设重量区间的情况下,所述抬升气缸驱动所述称重器和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一推料气缸推动所述多个承料盒中一者移动至所述回收料道,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沿所述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沿所述重力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锁李晓明李金花贺彬艳李天明莫玲丽朱颖涛
申请(专利权)人:石嘴山市鸿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