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937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微压蒸汽管道,微压蒸汽管道内的微压蒸汽接入蒸汽蒸发器;蒸汽发电工质管道内的有机工质加热变成蒸汽后输送至第一透平机内做功;蒸汽蒸发器连接有抽真空系统,蒸汽蒸发器内的微压蒸汽变为负压冷凝水后通过冷凝水储液罐收集,冷凝水循环泵将冷凝水加压输送至热水蒸发器,热水蒸发器将热量传递至热水发电工质管道,热水发电工质管道内的有机工质加热变成蒸汽后输送至第二透平机内做功,首先通过微压蒸汽进行发电,采用抽真空系统来匹配蒸汽蒸发器出口的压力,也能保证热水蒸发器的热水温度,对微压蒸汽冷凝后,在利用热水进行发电,达到合理高效利用微压蒸汽发电的目的。到合理高效利用微压蒸汽发电的目的。到合理高效利用微压蒸汽发电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微压蒸汽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具体而言,是指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随着余热发电的技术日益成熟,国家对能源的重视,对节能减排的扶持,越来越多的可利用余热的企业都意识到了余热发电所带来的效益。余热发电既可减轻对环境的热污染,又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等。近几年,随着余热回收技术突飞猛进,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得到积极推广,同时余热回收效率大幅提高。
[0003]但是,微压蒸汽仍未有效的得到利用,由于微压蒸汽的压力与大气压差值较低,很难满足蒸汽管路流动压力的损失,以及在蒸汽蒸发器内的压损,所以微压蒸汽余热发电一直没有得到好的利用,造成能源的损失,存在不足。
[0004]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结构简单,利用微压蒸汽作为工作蒸汽进行发电,且微压蒸汽转换为冷凝水后在进一步利用发电,达到合理高效应用的目的,实用性能优。
[0006]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包括:
[0008]微压蒸汽管道,微压蒸汽管道内的微压蒸汽接入蒸汽蒸发器;
[0009]蒸汽蒸发器将热量传递至蒸汽发电工质管道,蒸汽发电工质管道内的有机工质加热变成蒸汽后输送至第一透平机内做功;
[0010]蒸汽蒸发器连接有抽真空系统,抽真空系统匹配蒸汽蒸发器出口的压力,抽真空系统是由射水箱、射水器、射水泵之间形成的循环闭式系统;
[0011]蒸汽蒸发器内的微压蒸汽变为负压冷凝水后通过冷凝水储液罐收集,冷凝水储液罐内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循环泵破除真空,冷凝水循环泵将冷凝水加压输送至热水蒸发器,热水蒸发器将热量传递至热水发电工质管道,热水发电工质管道内的有机工质加热变成蒸汽后输送至第二透平机内做功。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透平机和第二透平机均连接发电机。
[0013]进一步,所述发电机采用双轴输入发电机。
[0014]进一步,所述热水蒸发器出口的冷凝水管道接入换热设备。
[0015]进一步,第一透平机和第二透平机出口的气态工质均接入空冷器,空冷器将完全
冷却至液态的有机工质输送至工质储液罐收集,工质储液罐通过第一工质循环泵增压回流进入蒸汽蒸发器,工质储液罐通过第二工质循环泵增压回流进入热水蒸发器。
[0016]进一步,所述微压蒸汽管道内的微压蒸汽压力值为压力90

110kPa,蒸汽发电工质管道或热水发电工质管道内的有机工质均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
[001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首先通过微压蒸汽进行发电,采用抽真空系统来匹配蒸汽蒸发器出口的压力,也能保证热水蒸发器的热水温度,对微压蒸汽冷凝后,在利用热水进行发电,达到合理高效利用微压蒸汽发电的目的,且整个系统稳定,热交换效率高,实用性能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1.1

第一透平机,1.2

第二透平机,2

发电机,3

空冷器,4

工质储液罐,5.1

第一工质循环泵,5.2

第二工质循环泵,6.1

蒸汽蒸发器,6.2

热水蒸发器,7

冷凝水储液罐,8

冷凝水循环泵,9

射水箱,10

射水泵,11

射水器;
[0020]A

微压蒸汽管道,B

冷凝水管道,a

蒸汽发电工质管道,b

热水发电工质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微压蒸汽管道A,微压蒸汽管道A内的微压蒸汽接入蒸汽蒸发器6.1;
[0023]蒸汽蒸发器6.1将热量传递至蒸汽发电工质管道a,蒸汽发电工质管道a内的有机工质加热变成蒸汽后输送至第一透平机1.1内做功;
[0024]蒸汽蒸发器6.1连接有抽真空系统,抽真空系统匹配蒸汽蒸发器出口的压力,抽真空系统是由射水箱9、射水器11、射水泵10之间形成的循环闭式系统;
[0025]蒸汽蒸发器6.1内的微压蒸汽变为负压冷凝水后通过冷凝水储液罐7收集,冷凝水储液罐7内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循环泵8破除真空,冷凝水循环泵8将冷凝水加压输送至热水蒸发器6.2,热水蒸发器6.2将热量传递至热水发电工质管道b,热水发电工质管道b内的有机工质加热变成蒸汽后输送至第二透平机1.2内做功。
[0026]另外,第一透平机1.1和第二透平机1.2均连接发电机2。发电机2采用双轴输入发电机。
[0027]热水蒸发器6.2出口的冷凝水管道B接入换热设备,此时冷凝水的温度通过在70度以下。
[0028]本技术第一透平机1.1和第二透平机1.2出口的气态工质均接入空冷器3,空冷器3将完全冷却至液态的有机工质输送至工质储液罐4收集,工质储液罐4通过第一工质循环泵5.1增压回流进入蒸汽蒸发器6.1,工质储液罐4通过第二工质循环泵5.2增压回流进入热水蒸发器6.2。
[0029]本技术的微压蒸汽管道A内的微压蒸汽压力值为压力90

110kPa,蒸汽发电工质管道a或热水发电工质管道b内的有机工质均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
[0030]本技术皆为解决微压蒸汽热能高效利用的发电应用,首先,微压蒸汽进入蒸汽蒸发器,加热蒸汽发电工质管道内的有机工质,有机工质变为蒸汽后在第一透平机内做功,带动双轴输入发电机发电,出口的气态工质在空冷器内被完全冷却,液态有机工质在工质储液罐内被收集,之后液态有机工质将通过第一工质循环泵增压回流进入蒸汽蒸发器内重新吸收微压蒸汽热量,实现蒸汽发电循环系统的循环过程,为了解决微压蒸汽的压力与大气压差值较低,很难满足蒸汽管路流动压力损失及在蒸汽蒸发器内的压损,本技术采用射水泵、射水器、射水箱组合的抽真空系统,来匹配蒸汽蒸发器出口的压力,同时也可保证进入热水蒸发器的热水温度;蒸汽蒸发器出口的负压将由射水泵、射水器、射水箱的闭式系统中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经过蒸汽蒸发器的微压蒸汽将变为负压冷凝水,在冷凝水储液罐中被收集,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压蒸汽管道,微压蒸汽管道内的微压蒸汽接入蒸汽蒸发器;蒸汽蒸发器将热量传递至蒸汽发电工质管道,蒸汽发电工质管道内的有机工质加热变成蒸汽后输送至第一透平机内做功;蒸汽蒸发器连接有抽真空系统,抽真空系统匹配蒸汽蒸发器出口的压力,抽真空系统是由射水箱、射水器、射水泵之间形成的循环闭式系统;蒸汽蒸发器内的微压蒸汽变为负压冷凝水后通过冷凝水储液罐收集,冷凝水储液罐内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循环泵破除真空,冷凝水循环泵将冷凝水加压输送至热水蒸发器,热水蒸发器将热量传递至热水发电工质管道,热水发电工质管道内的有机工质加热变成蒸汽后输送至第二透平机内做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平机和第二透平机均连接发电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杨吴涛杨吉耀
申请(专利权)人:好科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