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生微藻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929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生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培养箱,培养箱内腔壁上设置有光照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培养箱上端设置有进液口,培养箱底部位置设置有放空口,放空口上方的培养箱内腔中还水平设置有滤网,滤网下方的培养箱内腔底板上设置有曝气装置,滤网一侧的培养箱侧壁上开设有细胞收集排放槽,细胞收集排放槽上安装有可开合的排放槽密封闸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实现微藻培养并有利于进行气生微藻的采集和研究。培养并有利于进行气生微藻的采集和研究。培养并有利于进行气生微藻的采集和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生微藻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藻类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气生微藻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生微藻是一种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不同于常见的水生微藻,气生微藻的生长环境不是水环境,而是直接附着在岩石、树木、混凝土等对象上,露出于空气中进行生长繁殖。气生微藻的生长特性使其能够更快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够在更极端的环境中进行生长;其次,气生微藻通常为附着在岩石或者混凝土表面生长的特性,使得利用气生微藻来进行裸露岩石边坡环境修复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气生微藻相比其他生长形式微藻具备更多的类胡萝卜素、虾青素等,细胞代谢产生多糖、蛋白质、色素等物质的能力较强,使其在食品、医药、基因工程、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相关文章或专利报道培养气生微藻的技术。
[0003]申请人研究发现,培养气生微藻,主要面临以下技术难点。首先,气生微藻对空气的需求量大于水生微藻,藻类培养使用的光照培养箱没有曝气的功能;其次,气生微藻在培养液中生长时,由于其自身细胞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使得微藻培养液呈现不均匀状态,大量微藻细胞积聚在培养器底部,不易于收集利用;最后,需要研究气生微藻与固体基质的作用机制,才能在后续利用气生微藻进行边坡修复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高气生微藻修复边坡的效果。
[0004]故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地实现气生微藻的培养和收集的气生微藻培养装置,使其可以更快速高效地培养获得满足需要的气生微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实现微藻培养并有利于进行气生微藻的采集和研究的气生微藻培养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气生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培养箱,培养箱内腔壁上设置有光照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培养箱上端设置有进液口,培养箱底部位置设置有放空口,放空口上方的培养箱内腔中还水平设置有滤网,滤网下方的培养箱内腔底板上设置有曝气装置,滤网一侧的培养箱侧壁上开设有细胞收集排放槽,细胞收集排放槽上安装有可开合的排放槽密封闸板。
[0008]这样,采用气生微藻培养装置对气生微藻进行培养时,将培养箱装满培养液,将需培养的气生微藻接种到培养箱中,开启光照装置提供光照为适宜强度,开启温度控制装置保证培养箱内部温度为适宜温度,开启曝气系统进行曝气 ,使得培养箱内部的培养液中形成大量过饱和的气泡,营造适合气生微藻生长繁殖的生长环境。可以控制滤网的网眼大小,使得长出的气生微藻停留在滤网上方生长,滤网下方形成供曝气装置爆出空气和营养源充
分混合的空间。生长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细胞收集排放槽收集培养出的浮游状态的气生微藻。故本装置能够实现气生微藻的高效培养和采集。
[0009]进一步地,培养箱上端敞口设置并覆盖安装有顶盖,进液口处设置有进液管道并安装在顶盖上。这样更加方便清理培养箱内腔。
[0010]进一步地,培养箱内还设置有微藻收集机构,所述微藻收集机构包括滤网上表面设置的刮板,刮板上表面中部固定向上设置有一个刮板连接杆和安装在培养箱顶盖上的一个推块固定连接,推块下端可滑动地安装配合在培养箱顶盖上的一个滑槽内,滑槽方向正对细胞收集排放槽方向设置。
[0011]这样,方便推动推块,带动刮板将滤网上培养出的气生微藻刮出培养箱,具有结构简单,手工操作方便快捷可靠的优点。同时刮动过程中,可以使得少量截留在滤网表面的生长到一定程度的微藻细胞刮起进入到微藻培养空间中,有利于气生微藻的增殖
[0012]进一步地,滑槽的两端和推块之间连接有可折叠收拢的折叠挡幕。这样,可以更好地遮挡滑槽又不影响推块的滑动。
[0013]进一步地,培养箱为矩形体结构。
[0014]这样,更加方便刮板将微藻刮出。
[0015]进一步地,培养箱下端还设置有带开关阀的培养液取样口。
[0016]这样方便定期(每天)从培养液取样口取出培养液样品,检测其总氮含量,当总氮含量低于一定值时,通过补充浓缩培养液,保证培养液中的总氮含量。
[0017]进一步地,滤网的网眼尺寸等于或小于10微米。
[0018]这样能够充分截留气生微藻细胞,保证微藻细胞收集率;同时将曝气的气泡切割为微小气泡,增加培养液中溶解二氧化碳的同时,减少对培养液的扰动,利于微藻细胞的絮凝沉降。
[0019]进一步地,培养箱上端顶盖上设置有排气口。这样方便培养箱中废气的排出。
[0020]进一步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培养箱内腔壁上的电热模块和温度探头,电热模块和温度探头分别和控制器相连。
[0021]这样,方便检测培养箱内温度情况并通过电热模块对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保证气生微藻培养过程处于恒定可控的微藻生长适宜温度范围。
[0022]进一步地,光照装置包括多个上下间隔布置在培养箱外部两个相对侧面的灯管,灯管和控制器相连。
[0023]这样,将光照灯设置在培养箱对侧面提供环绕光照,光照强度优选控制在8000

10000lux,依靠控制器将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维持在气生微藻适宜生长的范围。
[0024]进一步地,培养箱箱体为透明材料制得。在白天可以使培养箱内的微藻受到太阳光照而更加快速地生长繁殖,提高气生微藻的培养效率。同时也方便观察微藻培养情况。
[0025]进一步地,曝气装置包括多组间隔布置在培养箱内腔底部的曝气头,曝气头的进气管道和位于培养箱外的气泵相连,气泵和控制器相连。
[0026]这样,曝气头可以依靠控制器控制实现连续式曝气,通过曝气为微藻细胞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
[0027]进一步地,培养箱内还设置有挂片培养装置,所述微藻挂片培养装置包括一个挂片安装盖板,挂片安装盖板旋接安装在培养箱顶盖的盖板安装口内,挂片安装盖板下端向
下固定设置有一根固定杆,固定杆下端设置有一个挂片安装座,挂片安装座上设置有多个挂片安装插口。
[0028]这样,可以在挂片安装座上安装不同材质的挂片,培养得到附着于不同才值挂片表面生长的气生微藻,方便对气生微藻的附着生长特性进行研究。
[0029]这样,采用上述的气生微藻培养装置对气生微藻进行培养时,将培养箱装满培养液,将需培养的气生微藻接种到培养箱中,将挂片固定于挂片培养装置上,盖上培养箱顶盖,开启光照装置(光照强度优选控制在8000

10000lux)、曝气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温度优选控制在25

28℃)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每天从培养液取样口取培养液样品,检测培养液中总氮含量,当总氮含量低于200mg/L,通过进液口补充浓缩培养液,保证培养液中的总氮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通常10天左右),培养箱下部出现明显的微藻细胞团聚体,操作活动杆,依靠刮板的运动将截留在滤网表面的微藻细胞收集到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生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培养箱,培养箱内腔壁上设置有光照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培养箱上端设置有进液口,培养箱底部位置设置有放空口,放空口上方的培养箱内腔中还水平设置有滤网,滤网下方的培养箱内腔底板上设置有曝气装置,滤网一侧的培养箱侧壁上开设有细胞收集排放槽,细胞收集排放槽上安装有可开合的排放槽密封闸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生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箱上端敞口设置并覆盖安装有顶盖,进液口处设置有进液管道并安装在顶盖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生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箱内还设置有微藻收集机构,所述微藻收集机构包括滤网上表面设置的刮板,刮板上表面中部固定向上设置有一个刮板连接杆和安装在培养箱顶盖上的一个推块固定连接,推块下端可滑动地安装配合在培养箱顶盖上的一个滑槽内,滑槽方向正对细胞收集排放槽方向设置;培养箱为矩形体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生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箱下端还设置有带开关阀的培养液取样口。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生微藻培养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飞云苟名家孙欧肖锋雷开云唐波唐雪峰赵慧娟周磊周瑞黎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泸石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