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铁军专利>正文

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929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修井作业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包括打捞筒,所述打捞筒的后端内部中央固定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前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前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撑板,所述筒体的前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撑板的前端铰接,所述打捞筒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杆体的前端相连接,所述筒体的后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第二连杆,解决了上述方案中的打捞筒在井中进行打捞作业时,由于缺少与井壁之间的限位,导致打捞筒与井壁之间造成磕碰,并且打捞筒处在井中容易晃动,无法对准井中的废旧套管,影响正常倒套的问题。影响正常倒套的问题。影响正常倒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修井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田的修井作业一般包括大修作业、维护作业和措施作业。其中,大修作业包括通过打捞装置对井中的油管或套管进行打捞。其中,可以将井中待打捞的油管或套管称为落鱼,将油管或套管的顶端称为鱼顶;
[0003]目前,对于鱼顶呈不规则形状的落鱼,通常采用的打捞装置为母锥。该母锥由锥体及接头组成。其中,接头的上端连接钻杆,下端连接锥体中直径较小的一端。在采用该母锥对落鱼进行打捞时,可以通过钻杆将该母锥送至落鱼鱼顶位置,然后利用井口辅助工具带动钻杆旋转,并在旋转的过程中进行加压,钻杆带动母锥顺时针旋转,并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造扣,从而使落鱼卡紧在锥体内部。之后,上提钻杆,从而将该母锥和落鱼一起带出,完成落鱼的打捞;
[0004]经查公开(公告)号:201821631509.6,公开了倒扣打捞装置,此技术中公开了“在母锥体和钻具接头中间增加了后腔筒体,这样,当利用该打捞装置来打捞鱼顶呈不规则形状的落鱼时,若损坏部分在较大压力下外径缩小,则外径缩小后的鱼顶在到达母锥体顶部之后,可以进入后腔筒体中,直到落鱼卡紧在母锥体内部为止,而不会由于顶紧在该打捞装置的某个部位而导致无法实现有效造扣。也即,母锥体和钻具接头中间连接的后腔筒体为造扣提供了过渡空间,从而保证了可以有效造扣”等技术方案,具有“上提钻杆时,落鱼脱落的概率将大大减小,提高了落鱼的打捞成功率”等技术效果;
[0005]但是,上述方案中的打捞筒在井中进行打捞作业时,由于缺少与井壁之间的限位,导致打捞筒与井壁之间造成磕碰,并且打捞筒处在井中容易晃动,无法对准井中的废旧套管,影响正常倒套。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具有打捞筒伸入井中后,通过撑板撑住井壁,使得打捞筒在打捞过程中更加稳定,可对准井中的废旧套管的特点。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包括打捞筒,所述打捞筒的后端内部中央固定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前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前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撑板,所述筒体的前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撑板的前端铰接,所述打捞筒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杆体的前端相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的后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撑板的后端铰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撑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互相平行。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捞筒的后端外表面两侧开设有槽孔。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捞筒的内部中端偏后位置固定有壳体,且电动推杆安装在壳体的内部。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前端内部安装有密封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打捞筒伸入井中后,通过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伸出,并推动杆体收缩至筒体的内部,同时杆体通过撑杆配合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撑板向外水平展开,从而撑住井壁,使得打捞筒在打捞过程中更加稳定,可对准井中的废旧套管;
[0015]通过打捞筒的内部中端偏后位置固定有壳体,且电动推杆安装在壳体的内部,壳体的前端内部安装有密封圈,使得通过壳体对电动推杆进行防护,避免泥沙污水渗入电动推杆。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2中局部B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打捞筒;2、筒体;3、杆体;4、撑杆;5、撑板;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电动推杆;9、槽孔;10、壳体;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包括打捞筒1,打捞筒1的后端内部中央固定有筒体2,筒体2的前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杆体3,杆体3的前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撑杆4,撑杆4的另一端铰接有撑板5,筒体2的前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第一连杆6,且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与撑板5的前端铰接,打捞筒1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8,且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与杆体3的前端相连接,本实施方案中,当打捞筒1伸入井中后,通过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伸出,并推动杆体3收缩至筒体2的内部,同时杆体3通过撑杆4配合第一连杆6带动撑板5向外展开,从而撑住井壁,使得打捞筒1在打捞过程中更加稳定,可对准
井中的废旧套管。
[0025]具体的,筒体2的后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第二连杆7,且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与撑板5的后端铰接,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连杆7的配合下使得撑板5在运动过程中更为稳定。
[0026]具体的,撑杆4、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之间互相平行,本实施例中使得撑板5运动时始终保持水平。
[0027]具体的,打捞筒1的后端外表面两侧开设有槽孔9,本实施例中打捞筒1通过槽孔9避免对撑杆4、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造成运动干涉。
[0028]具体的,打捞筒1的内部中端偏后位置固定有壳体10,且电动推杆8安装在壳体10的内部,本实施例中通过壳体10对电动推杆8进行防护,避免泥沙污水渗入电动推杆8。
[0029]具体的,壳体10的前端内部安装有密封圈11,本实施例中提高壳体10与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之间的密封性。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当打捞筒1伸入井中后,通过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伸出,并推动杆体3收缩至筒体2的内部,同时杆体3通过撑杆4配合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带动撑板5向外水平展开,从而撑住井壁,使得打捞筒1在打捞过程中更加稳定,可对准井中的废旧套管。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包括打捞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筒(1)的后端内部中央固定有筒体(2),所述筒体(2)的前端内部滑动连接有杆体(3),所述杆体(3)的前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撑杆(4),所述撑杆(4)的另一端铰接有撑板(5),所述筒体(2)的前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第一连杆(6),且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与撑板(5)的前端铰接,所述打捞筒(1)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8),且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与杆体(3)的前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倒扣安全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后端外表面两侧铰接有第二连杆(7),且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铁军孙玉良贺同宝董俊仕韩伟王阳何鹏
申请(专利权)人:赵铁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