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918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处理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振动箱和搅拌桶,振动箱的下端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箱的下端四角均设有支腿一,支腿一和振动箱之间设有弹簧,振动箱的底面位于振动电机的两侧均设有漏料孔,振动箱的下端设有Y型下料管,搅拌桶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和Y型下料管之间设有连接软罩,搅拌桶内设有搅拌轴一,搅拌桶的一侧设有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叶一,搅拌叶一上设有若干搅拌叶二,搅拌桶的下端设有排料口和支腿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带有原料的预处理功能,提高生产制品质量的同时,振动箱和搅拌桶之间可活动的连接,不会影响搅拌部分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
,具体是指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掺和料是由超细硅粉、高活性矿粉和多种高性能外加剂优化配制而成,具有较高的活性指数,掺加此增强型矿物掺合料能够显著改善轨道板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其在生产时需要将所需多种原料充分的混合处理,因此需要使用原料混合装置,而现有的大多数原料混合装置通常只具备混合原料的功能,但是并不能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工作,从而导致有的原料凝结在一起而不能被混合打散,同时也有可能原料内部含有一些杂物,这样都会影响生产出产品的质量,还有的少数的混合装置具有原料的预处理功能,混合前能够对原料进行筛分,但是其筛分部分和搅拌混合部分为固定连接,而筛分部分最常用的就是配合振动电机进行筛分,而振动电机的产生的高频震动会带着搅拌混合部分一起震动,从而会影响搅拌混合部分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处理装置,带有原料的预处理功能,提高生产制品质量的同时,振动箱和搅拌桶之间可活动的连接,不会影响搅拌部分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处理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振动箱和搅拌桶,所述振动箱的下端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箱的下端四角均设有支腿一,所述支腿一和振动箱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振动箱的底面位于振动电机的两侧均设有漏料孔,所述振动箱的下端设有和漏料孔配合的Y型下料管,所述搅拌桶上端设有和Y型下料管出口配合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和Y型下料管之间设有连接软罩,所述搅拌桶内设有搅拌轴一,所述搅拌桶的一侧设有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叶一,所述搅拌叶一上设有若干搅拌叶二,所述搅拌桶的下端设有排料口和支腿二。
[000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振动箱和振动电机和弹簧的配合能够使得振动箱高频的振动,正常的原料从漏料孔落下,而凝结在一起的较大块的原料以及原料中掺杂的杂物会留在振动箱内,从而起到对混合原料预处理的功能,从而提高生产制品的质量,与此同时,搅拌桶和振动箱的Y型下料管之间通过连接软罩连接,因此,振动箱的高频振动并不会带着搅拌桶以及相关装置部件振动,从而不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0006]作为改进,所述振动箱的下端四角均设有和弹簧配合的限位套筒,所述支腿一的上端设有和弹簧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弹簧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限位套筒和限位凹槽中,提高振动箱振动时弹簧的相对稳定性。
[0007]作为改进,所述连接软罩和Y型下料管、进料口之间均通过卡箍连接,连接方式较
为简单,容易实现。
[0008]作为改进,所述搅拌桶的一侧设有支架,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架上,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如图所示:1、振动箱;2、限位套筒;3、弹簧;4、支腿一;5、电机;6、支架;7、搅拌叶一;8、搅拌叶二;9、搅拌桶;10、排料口;11、搅拌轴;12、进料口;13、连接软罩;14、Y型下料管;15、漏料孔;16、振动电机;17、支腿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处理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振动箱1和搅拌桶9,所述振动箱1的下端设有振动电机16,所述振动箱1的下端四角均设有支腿一4,所述支腿一4和振动箱1之间设有弹簧3,所述振动箱1的下端四角均设有和弹簧3配合的限位套筒2,所述支腿一4的上端设有和弹簧3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弹簧3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限位套筒2和限位凹槽中,所述振动箱1的底面位于振动电机16的两侧均设有漏料孔15,所述振动箱1的下端设有和漏料孔15配合的Y型下料管14;
[0014]所述搅拌桶9上端设有和Y型下料管14出口配合的进料口12,所述进料口12和Y型下料管14之间设有连接软罩13,所述连接软罩13和Y型下料管14、进料口12之间均通过卡箍连接,所述搅拌桶9内设有搅拌轴11,所述搅拌桶9的一侧设有驱动搅拌轴11转动的电机5,所述搅拌桶9的一侧设有支架6,所述电机5固定在支架6上,所述搅拌轴11上设有若干搅拌叶一7,所述搅拌叶一7上设有若干搅拌叶二8,所述搅拌桶9的下端设有排料口10和支腿二17。
[0015]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多种原料先倒入振动箱中,振动箱上端可以设置盖子,倒好原料之后,启动振动电机和电机,振动箱在振动电机和弹簧的配合下高频的振动,正常的原料从漏料孔落下,而凝结在一起的较大块的原料以及原料中掺杂的杂物会留在振动箱内,从而起到对混合原料预处理的功能,从而提高生产制品的质量;
[0016]落下的原料通过Y型下料管、连接软罩和进料口进入到搅拌桶内,电机带着搅拌轴、搅拌叶一和搅拌叶二转动对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通过排料口排除即可,在振动箱带着Y型下料管高频振动的同时,由于搅拌桶和振动箱的Y型下料管之间通过连接软罩连接,使得振动预处理部分和搅拌混合部分相对独立,因此,振动箱的高频振动并不会带着搅拌桶以及相关装置部件振动,从而不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0017]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生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置的振动箱(1)和搅拌桶(9),所述振动箱(1)的下端设有振动电机(16),所述振动箱(1)的下端四角均设有支腿一(4),所述支腿一(4)和振动箱(1)之间设有弹簧(3),所述振动箱(1)的底面位于振动电机(16)的两侧均设有漏料孔(15),所述振动箱(1)的下端设有和漏料孔(15)配合的Y型下料管(14),所述搅拌桶(9)上端设有和Y型下料管(14)出口配合的进料口(12),所述进料口(12)和Y型下料管(14)之间设有连接软罩(13),所述搅拌桶(9)内设有搅拌轴(11),所述搅拌桶(9)的一侧设有驱动搅拌轴(11)转动的电机(5),所述搅拌轴(11)上设有若干搅拌叶一(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书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