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37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包括桩筒和桩柱,所述桩筒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桩柱设置在所述桩筒内,所述桩筒与所述桩柱之间设置有限制组件,所述限制组件包括第一限制筋条和第二限制筋条,所述第一限制筋条在所述桩筒的内壁上竖向连接两条,所述第二限制筋条竖向连接在所述桩柱上,且位于两条所述第一限制筋条之间,所述第一限制筋条和所述第二限制筋条之间设置有减震层,所述桩柱的底端与所述桩筒之间连接有用于辅助消耗地震能量的减震件,所述桩筒与所述桩柱之间填充有进一步辅助消耗地震能量的减震填充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小建筑桩受损可能性的效果。建筑桩受损可能性的效果。建筑桩受损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桩的种类,根据传力和作用性质不同分为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两大类;1、摩擦型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侧阻力受力的桩,根据桩侧阻力分担荷载的大小,磨擦型桩又分为磨擦桩和端承磨擦桩两种;2、端承型桩:是指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相对桩端阻力而言较小,或可忽略不计的桩。
[0003]埋于土层下的建筑桩受到地震影响时,建筑桩受到地震能量的冲击,存在建筑桩受损的可能性,影响了建筑桩的抗拉拔能力,使设置在建筑桩顶部的建筑也会受到来自建筑桩引导而来的地震能量,致使整个建筑也会发生摇晃,整个建筑存在受损的可能性。故,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抗震能力的建筑桩,一定程度上减小建筑和建筑桩受到的影响。
[0004]公告号为CN2152902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抗震型建筑桩,其包括锥形桩头,锥形桩头顶部设置有桩基,桩基内部设有缓冲腔室,缓冲腔室包括顶部的开口,从开口向缓冲腔室内插入有支撑柱,缓冲腔室内设置有竖直缓冲结构和水平缓冲结构,竖直缓冲结构和水平缓冲结构均与支撑柱连接,竖直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减震弹簧,锥形桩头顶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减震弹簧一端抵接第一凹槽槽底,第一减震弹簧另一端抵接支撑柱底部的技术方案,具有抗震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利用第二凹槽与导柱的配合限制了支撑柱的升降方向,并利用第一减震弹簧缓冲支撑柱,以缓冲支撑柱受到的震动,然而导柱与第二凹槽之间是滑动配合关系,且支撑柱与锥形桩头是固定连接,锥形桩头受到的地震能量会传递至导柱上,再由导柱转递至支撑柱上,故支撑柱会因导柱与第二凹槽的直接接触而受到震动能量的冲击,支撑柱容易受损,整个建筑桩也存在受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减小建筑桩受损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型建筑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包括桩筒和桩柱,所述桩筒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桩柱设置在所述桩筒内,所述桩筒与所述桩柱之间设置有限制组件,所述限制组件包括第一限制筋条和第二限制筋条,所述第一限制筋条在所述桩筒的内壁上竖向连接两条,所述第二限制筋条竖向连接在所述桩柱上,且位于两条所述第一限制筋条之间,所述第一限制筋条和所述第二限制筋条之间设置有减震层,所述桩柱的底端与所述桩筒之间连接有用于辅助消耗地震能量的减震件,所述桩筒与所述桩柱之间填充有进一步辅助消耗地震能量的减震填充物。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利用第一限制筋条、第二限制筋条和减震层的
配合,限制了桩柱,减小了桩柱偏斜的可能性,第一限制筋条还能加强桩筒的结构强度,第二限制筋条加强桩柱的结构强度。工作人员利用减震层、减震件和减震填充物的配合,使桩筒无法直接和桩柱接触,且减震层、减震件和减震填充物均起到消耗地震能量的效果,使桩柱受到的地震能量下降至最低,减小建筑桩受损的可能性。
[0010]可选的,所述减震层为橡胶层。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高弹性的特点,能根据桩筒的震动发生形变,以消耗地震能量,降低了桩柱受到的影响。
[0012]可选的,所述减震件为复合橡胶弹簧,所述减震件在所述桩柱的底端与所述桩筒的内底壁之间连接若干个。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合橡胶弹簧相比较普通的橡胶弹簧,具有更高的载荷量和大变形量、减震降噪效果更好、工作平稳、共振区间短等优点,能在承受桩柱重量的同时,还能消耗桩筒带来的地震能量冲击,降低了桩柱受到的影响。
[0014]可选的,所述减震填充物为发泡塑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泡塑胶具有缓冲、防震等功能,工作人员将发泡塑胶填充在桩筒与桩柱之间,能消耗地震能量,降低了桩筒受到的影响。
[0016]可选的,所述桩柱内嵌设有若干钢筋,所述钢筋平行于所述桩柱的长度方向。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除了能提高桩柱的结构强度以外,钢筋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钢筋在一定程度上能吸附地震能量,进一步减小了桩柱受到的影响。
[0018]可选的,所述桩筒表面设置有抗震混凝土层。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震混凝土层因含有材料EDCC(环保型韧性胶结复合材料),使抗震混凝土层具有高强度和较好的延展性,能抗衡较大的地震能量冲击,减小了桩筒因地震能量冲击而受损的可能性。
[0020]可选的,所述抗震混凝土层表面连接有若干凸缘,所述凸缘呈圆锥状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缘用于增加桩筒在土层内的受力面积,以提高桩筒的抗拉拔强度。
[0022]可选的,所述桩筒的底端连接有桩头,所述桩头为圆锥体。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头用于减小桩筒进入土层内受到的阻力,使桩筒更容易进入土层内。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工作人员利用第一限制筋条、第二限制筋条和减震层的配合,限制了桩柱,减小了桩柱偏斜的可能性,第一限制筋条还能加强桩筒的结构强度,第二限制筋条加强桩柱的结构强度。工作人员利用减震层、减震件和减震填充物的配合,使桩筒无法直接和桩柱接触,且减震层、减震件和减震填充物均起到消耗地震能量的效果,使桩柱受到的地震能量下降至最低,减小建筑桩受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抗震型建筑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桩筒的俯视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桩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体现桩筒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003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桩柱和减震填充物结构的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桩筒;11、抗震混凝土层;12、凸缘;13、桩头;2、桩柱;21、钢筋;3、限制组件;31、第一限制筋条;32、第二限制筋条;4、减震层;5、减震件;6、减震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参照图1和图2,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包括桩筒1和桩柱2,桩筒1的顶端开口设置,桩筒1的外表面设置有抗震混凝土层11,抗震混凝土层11用于抵抗桩筒1受到的地震能量冲击。抗震混凝土层1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缘12,凸缘12呈圆锥状设置,凸缘12用于加强桩筒1的抗拉拔力。桩筒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桩头13,桩头13呈圆锥状设置,桩头13使桩筒1更容易进入土层内。
[0034]参照图3和图4,桩柱2设置在桩筒1内,桩柱2内嵌设有若干钢筋21,钢筋21一边用于加强桩柱2的结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筒(1)和桩柱(2),所述桩筒(1)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桩柱(2)设置在所述桩筒(1)内,所述桩筒(1)与所述桩柱(2)之间设置有限制组件(3),所述限制组件(3)包括第一限制筋条(31)和第二限制筋条(32),所述第一限制筋条(31)在所述桩筒(1)的内壁上竖向连接两条,所述第二限制筋条(32)竖向连接在所述桩柱(2)上,且位于两条所述第一限制筋条(31)之间,所述第一限制筋条(31)和所述第二限制筋条(32)之间设置有减震层(4),所述桩柱(2)的底端与所述桩筒(1)之间连接有用于辅助消耗地震能量的减震件(5),所述桩筒(1)与所述桩柱(2)之间填充有进一步辅助消耗地震能量的减震填充物(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4)为橡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强李周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城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