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人体感应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17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人体感应头,其包括:封装,所述封装内设置有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IC,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与红外接收模块、光敏接收模块电连接;电源稳压模块,所述电源稳压模块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用于进行输出、输入的数模/模数转换;所述封装的下侧设置有正极、负极和共用引脚,所述电源稳压模块与正极、负极引脚电连接,所述转换模块与共用引脚电连接;所述封装的上侧设置有红外接收窗口、光敏接收窗口。实现了感应头的小体积化,并且通过此电路,感应头在连接控制使用上也更加简单、灵活、可调。可调。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人体感应头


[0001]本技术涉及到传感器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智能人体感应头。

技术介绍

[0002]在智能照明、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领域,用于检测人体的传感器一般是人体感应头。而根据实际需求,传感器又分为模拟感应头和数字感应头,其中数字传感器还设置有两种类型,分别是输出高低电平的和输出AD值的。
[0003]现有的模拟人体感应头,需要外加信号处理及附属电路才能输出高低电平去控制其他电子设备;而数字人体感应头可通过输出高低电平以直接控制其他电子设备,但若需要进行延时、灵敏度、光控等调整,还需外加控制电路才可以;输出AD值的数字人体感应头,其使用也是需要外加控制电路才可以使用。可见,现有的人体感应头在使用上不够简单灵活,配套设置的外围电路也使得其使用体积变大。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以上一种或多种问题的智能人体感应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人体感应头。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人体感应头,其包括:封装,所述封装内设置有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IC,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与红外接收模块、光敏接收模块电连接;
[0006]电源稳压模块,所述电源稳压模块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用于进行输出、输入的数模/模数转换;
[0007]所述封装的下侧设置有正极、负极和共用引脚,所述电源稳压模块与正极、负极引脚电连接,所述转换模块与共用引脚电连接;<br/>[0008]所述封装的上侧设置有红外接收窗口、光敏接收窗口,所述红外接收窗口用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接收信号,所述光敏接收窗口用于所述光敏接收模块接收信号。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路在所述封装内的封装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和所述光敏接收模块,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所述电源稳压模块,所述转换模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窗口和所述光敏接收窗口设置在所述封装的顶面。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模块设置有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
[0012]本技术取得的有益价值是:本技术通过将数字信号处理IC、红外接收模块、光敏接收模块、电源稳压模块和转换模块集成的电路通过上述排布结构封装在一起,实现了感应头的小体积化,并且通过此电路,感应头在连接控制使用上也更加简单、灵活、可调,以便用户进行灵敏度、延时和光控等调节,省去外围附属电路。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感应头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的示意框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10
···
封装
[0017]11
···
红外接收窗口
[0018]12
···
光敏接收窗口
[0019]20
···
负极
[0020]21
···
共用引脚
[0021]22
···
正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限制。
[0023]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人体感应头,其包括:封装10,所述封装10内设置有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IC,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与红外接收模块、光敏接收模块电连接;
[0024]电源稳压模块,所述电源稳压模块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用于进行输出、输入的数模/模数转换;
[0025]所述封装10的下侧设置有正极22、负极20和共用引脚21,所述电源稳压模块与正极22、负极20引脚电连接,所述转换模块与共用引脚21电连接;
[0026]所述封装10的上侧设置有红外接收窗口11、光敏接收窗口12,所述红外接收窗口11用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接收信号,所述光敏接收窗口12用于所述光敏接收模块接收信号。
[0027]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电路在所述封装10内的封装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和所述光敏接收模块,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所述电源稳压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目的是使得各个模块能够以小体积合封在一起,同时保障合封后的散热效率。
[0028]结合图1所示,所述红外接收窗口11和所述光敏接收窗口12设置在所述封装10的顶面,以便接收外界信号进行人体感应,同时适应封装结构。
[002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换模块设置有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通过所述转换模块进行输入、输出的信号转换,以便进行输入调节和输出控制,同时适应多种使用场合。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为常用集成电路,其内包括有多个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用于对前端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对前端模块进行控制,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可为:dsp芯片、fpga芯片、mcu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如英飞凌的Hexfet系列、高通的Snapdragon 805系列等)。特别地,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和所述光敏接收模块可为本领域的常用传感器,所述电源稳压模块和所述转换模块也可为本领域中的常用电子设备。
[0030]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数字信号处理IC、红外接收模块、光敏接收模块、电源稳压模块和转换模块集成的电路通过上述排布结构封装在一起,实现了感应头的小体积化,并且通过此电路,感应头在连接控制使用上也更加简单、灵活、可调,以便用户进行灵敏度、延时和光控等调节,省去外围附属电路。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3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人体感应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所述封装内设置有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IC,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与红外接收模块、光敏接收模块电连接;电源稳压模块,所述电源稳压模块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IC、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用于进行输出、输入的数模/模数转换;所述封装的下侧设置有正极、负极和共用引脚,所述电源稳压模块与正极、负极引脚电连接,所述转换模块与共用引脚电连接;所述封装的上侧设置有红外接收窗口、光敏接收窗口,所述红外接收窗口用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省能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