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8072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4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的第一面内设置有流道。流道用于容置流体。流道具有曲折形状。第一板体的第一面与第二板体接触。本申请的冷却装置具有增强的散热性能。装置具有增强的散热性能。装置具有增强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冷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却装置通过内部流动的流体与发热器件之间的热交换来实现对发热器件的散热。本领域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就是不断地增强冷却装置的散热效果。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问题在于如何增强冷却装置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装置,以具有增强的散热效果。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的第一面内设置有流道。流道用于容置流体。流道具有曲折形状。第一板体的第一面与第二板体接触。
[0006]在此,流道被设置为具有曲折形状,则流道可以具有多样化的布置。这有利于增大流道与发热器件之间的重叠部分的面积,进而促进流体与发热器件之间的热交换,以使冷却装置具有更强的散热效果。
[000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是模铸成型的。
[0008]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模铸成型制成。由于模铸成型能够在一次模铸过程中形成全部流道,极大地缩短了冷却装置的制造时间。此外,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模铸成型仅需要使用特定模具即可,从而降低了冷却装置的加工成本。再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模具,可以在冷却装置中得到不同的流道,从而很容易实现多样化的流道布置。
[000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钎焊成为一体。
[0010]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钎焊成为一体,从而实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装配。如此,钎焊工艺的使用提高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装配速度,进一步缩短了冷却装置的制造时间。
[00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流道可以包括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弯折段。多个直线段平行布置。多个直线段通过多个弯折段首尾连通。
[0012]在此实施方式中,由于流道的多个直线段平行布置且首尾连通,流道在第一板体上的布置能够更加密集,这使得流道与发热器之间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更大,进一步加快了流体和发热器件之间的热交换,增强了冷却装置的散热效果。
[00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流道的弯折段处可以设置有导流条。导流条的延伸方向与流道的延伸方向大体一致。
[0014]在此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流道弯折段处的导流条具有与流道大体相同的延伸方向,因此能够引导流道中的流体沿流道的延伸方向流动。如此,流体在流道的弯折段处的流动阻力被显著减小,从而促进了流体在流道内的流动。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流道的端部可以设置有进出嘴。进出嘴用于流体进
出流道。进出嘴与流道钝角连通。
[0016]在此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进出嘴设置为与流道钝角连通,减小了流体在进出嘴处的流动阻力,从而促进了流体在流道内的流动。
[00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流道的侧面上可以设置有微肋结构。
[0018]在此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流道侧面上的微肋结构能够对流道中流动的流体造成扰动。这样的扰动能够促进流体与发热器件之间的热交换,以使冷却装置具有更强的散热效果。
[00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板体内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发热器件。微肋结构布置在第一安装孔周围。
[0020]在此实施方式中,微肋结构被布置在第一安装孔周围。由于微肋结构是设置在流道的侧面上,微肋结构增大了流道的壁在第一安装孔周围的厚度,对第一安装孔造成的壁内的空腔进行了补偿,保证了壁的厚度和密封性能。
[00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23]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的爆炸图。
[0024]图1B为图1A中的冷却装置的第一板体的俯视图。
[0025]图1C为图1A中的冷却装置的第二板体的俯视图。
[0026]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板体中流道的截面形状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0027]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板体中流道的截面形状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0028]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板体中流道的截面形状的第三示例的示意图。
[0029]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板体中流道的截面形状的第四示例的示意图。
[0030]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板体中流道布置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0031]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板体中流道布置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0032]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板体中流道布置的第三示例的示意图。
[0033]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在流道中的导流条的截面形状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0034]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在流道中的导流条的截面形状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0035]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在流道中的导流条的截面形状的第三示例的示意图。
[0036]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在流道中的导流条布置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0037]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在流道中的导流条布置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0038]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在流道中的导流条布置的第三示例的示意图。
[0039]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在流道中的导流条布置的第四示例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流道和进出嘴的钝角连通部分的剖面图。
[0041]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流道中微肋结构布置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0042]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流道中微肋结构布置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0043]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流道中微肋结构布置的第三示例的示意图。
[0044]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肋结构的第一示例的示意图。
[0045]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肋结构的第二示例的示意图。
[0046]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肋结构的第三示例的示意图。
[0047]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肋结构布置在第一安装孔周围的示例的透视图。
[0048]附图标记说明:
[0049]1:冷却装置;10:第一板体;20:第二板体;11:流道;12:导流条;13:进出嘴;14:微肋结构;15: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111:侧面;112:底面;α:底角;11A:直线段;11B:弯折段;11C:连接段;113:壁;13A:均匀段;13B:过渡段;β:过渡角;H:第一高度;h:第二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结构、器件和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板体,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面内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用于容置流体,所述流道具有曲折形状;以及第二板体;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二板体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是模铸成型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通过钎焊成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弯折段,所述多个直线段平行布置,所述多个直线段通过所述多个弯折段首尾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泽森祝鸿山黄绍明崔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