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车大造胶囊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739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车大造胶囊的生产工艺,包括粉碎工序;杜仲提取工序;龟甲、天冬、麦冬、牛膝、黄柏的提取工序;混合工序:所述的杜仲提取工序为:将杜仲用体积浓度70-80%、8-10倍体积的乙醇回流提取1-2次后,过滤,得到滤渣、滤液,将滤液中的乙醇回收,得到杜仲的乙醇浓缩液。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河车大造胶囊的生产工艺相比,其特点在于杜仲采用了新的提取工艺,先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对杜仲进行回流提取,使其有效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能被充分地提取出来,同时为了便于杜仲中其他有效成分的提取,在醇提后还进行水提,这样杜仲中的有效成分就被充分提取出来,提高了药物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属于胶囊的生产工艺的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河车大造胶囊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河车大造胶囊的主要功效是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遗精,腰膝酸软等阴虚症状,在肿瘤化疗中,对骨髓、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它由紫河车、熟地黄、龟甲(制)、天冬、麦冬、杜仲(盐炒)、牛膝(盐炒)、黄柏(盐炒)组成,其通常的制备方法为紫河车粉碎过60目筛,黄柏粉碎过80目筛,其余熟地黄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縮,干燥成干浸膏,粉碎过60目筛,干浸膏粉与上述紫河车粉、黄柏粉混匀,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目前的生产工艺存在的缺点在于经含量测定发现,药材中的杜仲所含的有效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没有很好地被提取出来,使得胶囊中该有效成分的含量较低,影响整体的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上述药材自身不同的特点,选取相应的炮制方法加工原材料,并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有效成分,以使药效更加显著的河车大造胶囊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河车大造胶囊的生产工艺,包括粉碎工序;杜仲提取工序;龟甲(制)、天冬、麦冬、牛膝(盐炒)、黄柏(盐炒)的提取工序;混合工序1、 粉碎工序将紫河车、黄柏分别粉碎成粉;2、 杜仲(盐炒)提取工序杜仲(盐炒)用体积浓度70-80%、 8-10倍体积的乙醇回流提取l-2次后,过滤,得到滤渣、滤液,将滤液中的乙醇回收,得到杜仲的乙醇浓縮液;为了将杜仲中的有效成份充分提取出来,还可在滤渣中加入8~10倍重量水,在温度为80-9(TC煎煮2-3次,每次1.5-2小时;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縮至原体积的1/4~1/5,即可。3、 龟甲(制)、天冬、麦冬、牛膝(盐炒)、黄柏(盐炒)的提取工序将龟甲(制)、天冬、麦冬、牛膝(盐炒)、黄柏(盐炒)混合,加入总重量8-10倍的水煎煮2-3次,在温度为60-65°C ,压力为-0.09 -0.06Mpa提取2-3次,每次2-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縮至原体积的1/4。为了使龟甲中的有效成份更加容易被提取,还可在煎煮前将龟甲粉碎至过40目筛。4、 混合工序将杜仲水浓縮液、杜仲乙醇浓縮液与龟甲(制)、天冬、麦冬、牛膝(盐炒)、黄柏(盐炒)的浓縮液混合,在80-85'C的条件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5(g/cm3)以上的稠膏,将稠膏在温度为80-90°C,真空度为-0.08~-0.04 Mpa进行干燥,然后粉碎过80目筛,得到干浸膏粉,将干浸膏粉与上述紫河车粉、黄柏粉混匀,制成颗粒,装入胶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河车大造胶囊的生产工艺相比,其特点在于杜仲采用了新的提取工艺,先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对杜仲进行回流提取,使其有效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能被充分地提取出来,同时为了便于杜仲中其他有效成分的提取,在醇提后还进行水提,这样杜仲中的有效成分就被充分提取出来,提高了药物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紫河车85g 熟地黄185g 龟甲(制)185g 天冬90g麦冬90g 杜仲(盐炒)132.5g牛膝(盐炒)95g 黄柏(盐炒)132.5g。制备工艺1、 粉碎工序先将85g紫河车粉碎过60目筛,132.5g黄柏(盐炒)粉碎过80目筛,分 别用容器装好,密封待用。2、 杜仲(盐炒)提取工序将132.5g杜仲(盐炒)用体积浓度70%、 8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 取液回收乙醇,得到杜仲的乙醇浓縮液;杜仲药渣再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小 时,加水量8倍量,合并提取液,浓縮至原体积的1/4,得到杜仲水浓縮液;3、 龟甲(制)、天冬、麦冬、牛膝(盐炒)、黄柏(盐炒)的提取工序-将185g龟甲(制)粉碎为20~40目,再与185g熟地黄、90g麦冬、90g天冬、95g牛膝一起加水煎煮2次,在温度为60°C,压力为-0.09Mpa的提取浓縮 装置进行提取,第一次加水量为IO倍重量,煮沸时间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8 倍重量,煎煮时间为2小时;药汁合并、过滤浓縮至原体积的1/4。4、 混合工序将杜仲水浓縮液、杜仲乙醇浓缩液与龟甲(制)、天冬、麦冬、牛膝(盐炒)、 黄柏(盐炒)的浓縮液混合,在温度80°C,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25 (g/cm3)以上的稠膏,将稠膏在温度为80°C,真空度为-0.08Mpa进行干燥,然后粉碎过 80目筛,得到干浸膏粉,将干浸膏粉与上述紫河车粉、黄柏粉混匀,加入适量 的80%乙醇搅拌混匀,制成湿颗粒,在7(TC条件下干燥,再加0.5%硬脂酸镁混 匀后将药粉填充在胶囊中,再进行抛光、泡罩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即得成品。实施例2:处方用量紫河车90g 熟地黄185g 龟甲(制)185g 天冬90g麦冬90g 杜仲(盐炒)142.5g牛膝(盐炒)90g 黄柏(盐炒)142.5g 制备工艺1、 粉碎工序先将90g紫河车粉碎过60目筛,142.5g黄柏(盐炒)粉碎过80目筛,分 别用容器装好,密封待用。2、 杜仲(盐炒)提取工序将142.5g杜仲(盐炒)用体积浓度80%、 IO倍体积的乙醇回流提取1次, 提取液回收乙醇,得到杜仲的乙醇浓縮液;杜仲药渣再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 小时,加水量8~10倍量,合并提取液,浓縮至原体积的1/5,得到杜仲水浓縮 液;3、 龟甲(制)、天冬、麦冬、牛膝(盐炒)、黄柏(盐炒)的提取工序 将185g龟甲(制)粉碎为20 40目,再与185g熟地黄、90g麦冬、90g天冬、90g牛膝一起加水煎煮2次,在温度为65°C,压力为-0.06Mpa的提取浓縮 装置进行提取,第一次加水量为IO倍重量,煮沸时间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8 倍重量,煎煮时间为2小时;药汁合并、过滤浓縮至原体积的1/4。4、混合工序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3:处方用量紫河车95g 熟地黄190g 龟甲(制)190g 天冬95g麦冬95g 杜仲(盐炒)142.5g牛膝(盐炒)95g 黄柏(盐炒)142.5g。 制备工艺-1、 粉碎工序先将95g紫河车粉碎过60目筛,142.5g黄柏(盐炒)粉碎过80目筛,分 别用容器装好,密封待用。2、 杜仲(盐炒)工序将142.5g杜仲(盐炒)用体积浓度70%、 9倍体积的乙醇回流提取1次, 提取液回收乙醇,得到杜仲的乙醇浓縮液;杜仲药渣再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 小时,加水量8~10倍量,合并提取液,浓縮至原体积的1/4,得到杜仲水浓縮 液;3、 龟甲(制)、天冬、麦冬、牛膝(盐炒)、黄柏(盐炒)的提取工序 将190g龟甲(制)粉碎为20 40目,再与190g熟地黄、95g麦冬、95g天冬、95g牛膝在温度为60°C,压力为-0.09Mpa的提取浓縮装置进行提取,第一 次加水量为10倍重量,煮沸时间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8倍重量,煎煮时间为 2小时;药汁合并、过滤,滤液浓縮至原体积的1/4。4、 混合工序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4: 处方用量紫河车100g 熟地黄190g 龟甲(制)190g天冬100g 麦冬100g 杜仲(盐炒)142.5g牛膝(盐炒)lOOg黄柏(盐炒)142.5g 制备工艺1、 粉碎工序先将100g紫河车粉碎过60目筛,142.5g黄柏(盐炒)粉碎过80目筛,分 别用容器装好,密封待用。2、 杜仲(盐炒)提取工序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车大造胶囊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粉碎工序;杜仲提取工序;龟甲、天冬、麦冬、牛膝、黄柏的提取工序;混合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杜仲提取工序为:将杜仲用体积浓度70-80%、8-10倍体积的乙醇回流提取1-2次后,过滤,得到滤渣、滤液,将滤液中的乙醇回收,得到杜仲的乙醇浓缩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真真程传付戴养斌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