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765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包括壳体和感应探管,壳体一侧开设有安装窗,感应探管包括探管和感应探头,感应探头置于探管一侧并呈阶梯式设置,探管穿过安装窗延伸至壳体内并通过齿轮啮合机构与壳体配合,壳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穿设有散热管,壳体内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置于安装窗处并与探管的顶端相配合,第二限位件置于壳体内并与探管的尾端相配合;该测量装置的外壳体采用双限位方式,对感应探管进行固定,在保持稳定连接的同时,易于使用者进行拆装,便捷性强,另外多重散热的方式,能保证感应探管能够长时间进行工作,可靠性强。可靠性强。可靠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井下勘测
,具体是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钻测量仪器主要由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组成,井下设备对井下的工程参数进行采集,经控制单元进行编码后将数据无线传输至地面;地面设备对接收的数据经过解码和计算,得到井斜、方位、工具面等参数,并传送到钻台上的司钻显示器,司钻显示器将参数以数据和图形的方式实时显示,钻台上的定向施工人员根据这些实时参数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0003]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每个设备都各自作为一个节点存在,每个节点都带有存储,并且带有温度和震动传感器,存储器可以记录每个节点的使用时间,每次使用后对系统进行数据读取,上传到上位机系统内。
[0004]目前所使用的随钻测量系统上的探头往往和钻杆连接在一起,探头外会配置封闭式罩体对探头进行保护,由于罩体套在探头外,不方便工作人员对探头进行更换,同时还会对探头内电路元件的正常散热带来影响。对此,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包括壳体和感应探管,壳体一侧开设有安装窗,感应探管包括探管和感应探头,感应探头置于探管一侧并呈阶梯式设置,探管穿过安装窗延伸至壳体内并通过齿轮啮合机构与壳体配合;
[0008]壳体内设有环绕在探管外的散热罩,散热罩与壳体之间有空腔,空腔内穿设有散热管;
[0009]壳体内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置于安装窗处并与探管的顶端相配合,用于对探管位置进行一次限位,第二限位件,置于壳体内并与探管的尾端相配合,用于对探管位置进行二次限位。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在安装窗内的至少三个浮动销,各个浮动销环绕在感应探头外并与感应探头外壁相接,浮动销远离感应探头一端穿过安装窗侧壁开设的活动槽内,浮动销与设在活动槽内的弹簧件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位于安装窗处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活动槽连通的活动槽,活动槽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与活动槽相配合并与穿过活动槽与浮动销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通风罩,通风罩置于壳体内并与壳体固定连接,通风罩面朝探管一侧设有连接卡块,连接卡块与设在探管尾端的连接槽座相对应,连接槽座与连接卡块相配合。
[0013]优选的,所述通风罩内设有转动叶片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与转动叶片连接,转动叶片与探管相对应。
[0014]优选的,所述齿轮啮合结构包括开设在探管两侧的多个齿轮槽,齿轮槽内设有与探管转动连接的定位齿轮,定位齿轮一端延伸至齿轮槽外并与设在壳体内壁上的限位齿板配合,限位齿板置于探管的两侧且呈对称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壳体外侧设有U型卡带,U型卡带两端通过螺栓件与U型卡带可拆卸连接,U型卡带的内侧壁设有防滑层。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测量装置的外壳体采用双限位方式,对感应探管进行固定,在保持稳定连接的同时,易于使用者进行拆装,便捷性强,另外水冷和风冷组合散热方式的使用,能保证感应探管能够长时间进行工作,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中U型卡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中定位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散热罩;3、散热管;4、通风罩;5、连接卡块;6、限位齿板;7、连接槽座;8、探管;9、安装窗;10、感应探头;11、活动杆;12、活动槽;13、U型卡带;14、螺栓件;15、浮动销;16、齿轮槽;17、定位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包括壳体1和感应探管,壳体1一侧开设有安装窗9,感应探管包括探管8和感应探头10,感应探头10置于探管8一侧并呈阶梯式设置,探管8穿过安装窗9延伸至壳体1内并通过齿轮啮合机构与壳体1配合。壳体1内设有环绕在探管8外的散热罩2,散热罩2与壳体1之间有空腔,空腔内穿设有散热管3;散热管3环绕在空腔内与散热罩2相接,同时与壳体1外的冷却管连通,冷却管向散热管3输送冷却液,冷却液通过在散热管3内流动,带动壳体1内多余热量,从而起到散热的目的。
[0023]壳体1内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置于安装窗9处并与探管8的顶端相配合,用于对探管8位置进行一次限位,第二限位件,置于壳体1内并与探管8的尾端相配合,用于对探管8位置进行二次限位。
[0024]第一限位件包括设在安装窗9内的至少三个浮动销15,各个浮动销15环绕在感应探头10外并与感应探头10外壁相接,浮动销15远离感应探头10一端穿过安装窗9侧壁开设的活动槽内,浮动销15与设在活动槽内的弹簧件连接;
[0025]壳体1位于安装窗9处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活动槽连通的活动槽12,活动槽12内设有活动杆11,活动杆11与活动槽12相配合并与穿过活动槽与浮动销15连接;第一限位件设在安装窗9内,在探管8完全进入壳体1内时,安装窗9内的浮动销15会从活动槽中弹出,与感应探头10外壁接触,保证探管8不会从壳体1内脱出,拆卸时,通过拨动活动杆11使浮动销15
缩进活动槽中,即可将探管8从壳体1内取出,便捷实用。
[0026]第二限位件包括通风罩4,通风罩4置于壳体1内并与壳体1固定连接,通风罩4面朝探管8一侧设有连接卡块5,连接卡块5与设在探管8尾端的连接槽座7相对应,连接槽座7与连接卡块5相配合;推动探管8,使探管8完全进入壳体1内,探管8尾端的连接槽座7会与通风罩4上的连接卡块5进行配合,通过扣合连接的方式,对探管8位置进行固定,同时易于工作人员拆装。
[0027]通风罩4内设有转动叶片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与转动叶片连接,转动叶片与探管8相对应;通风罩4内安装有一个小型的风冷结构,驱动电机带动转动叶片转动,在壳体1内形成流动气流,通过风冷方式,提高探管8和探管8内元器件的散热效果。
[0028]齿轮啮合结构包括开设在探管8两侧的多个齿轮槽16,齿轮槽16内设有与探管8转动连接的定位齿轮17,定位齿轮17一端延伸至齿轮槽16外并与设在壳体1内壁上的限位齿板6配合,限位齿板6置于探管8的两侧且呈对称设置;探管8卡设在壳体1内,将探管8两侧的定位齿轮17与限位齿板6相对应,推动探管8向壳体1内移动,定位齿轮17会进行转动并与限位齿板6上的齿牙啮合,位于探管8两侧的限位齿板6与定位齿轮17紧密配合,保证探管8在推入时不会脱落,稳定性强。
[0029]壳体1外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包括壳体(1)和感应探管,所述壳体(1)一侧开设有安装窗(9),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探管包括探管(8)和感应探头(10),所述感应探头(10)置于探管(8)一侧并呈阶梯式设置,所述探管(8)穿过安装窗(9)延伸至壳体(1)内并通过齿轮啮合机构与壳体(1)配合;所述壳体(1)内设有环绕在探管(8)外的散热罩(2),所述散热罩(2)与壳体(1)之间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穿设有散热管(3);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置于安装窗(9)处并与探管(8)的顶端相配合,用于对探管(8)位置进行一次限位,所述第二限位件,置于壳体(1)内并与探管(8)的尾端相配合,用于对探管(8)位置进行二次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在安装窗(9)内的至少三个浮动销(15),各个所述浮动销(15)环绕在感应探头(10)外并与感应探头(10)外壁相接,所述浮动销(15)远离感应探头(10)一端穿过安装窗(9)侧壁开设的活动槽内,所述浮动销(15)与设在活动槽内的弹簧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点式随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位于安装窗(9)处的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活动槽连通的活动槽(12),所述活动槽(1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殿卫陶军陶庭杰王海陈荣平黄兵张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胜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