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746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属于燃煤烟气处理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氧化风机系统,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外部,用于制造氧化空气;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设置在脱硫吸收塔的塔壁,所述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的进风端连接氧化风机系统的出风端;氧化布气管系统,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内,所述氧化布气管系统的固定端固定于脱硫吸收塔的塔壁,所述氧化布气管系统的进风端连接所述氧化风机系统的出风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在同一脱硫吸收塔内同时设置布气式和搅拌式两套氧化空气系统深度耦合协同工作,可以满足电厂不同负荷、不同入口SO2浓度下及未来深度调峰下氧化空气系统节能运行要求。峰下氧化空气系统节能运行要求。峰下氧化空气系统节能运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燃煤烟气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燃煤电厂火电年利用小时数下降和深度调峰成为常态,燃煤机组将长期保持负荷半负荷运行(例如,30%以上)或负荷连续调整状态。针对低负荷、负荷波动大以及二氧化硫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分析对硫装置整体运行参数控制的合理性和运行的经济性。
[0003]氧化风机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氧化风机是脱硫系统仅次于循环泵的电耗大户。部分燃煤电厂的脱硫装置经多年运行后,性能下降严重,现有喷枪搅拌式氧化空气利用率低,氧化空气系统电耗高,节能空间大,当脱硫装置处在高负荷时,存在氧化能力不足,SO2超标排放风险。因此对氧化空气系统改造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机组负荷多变、煤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实现脱硫装置节能运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够满足电厂不同负荷、不同入口SO2浓度下及未来深度调峰下氧化空气系统节能运行要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包括:氧化风机系统,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外部,用于制造氧化空气;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设置在脱硫吸收塔的塔壁,所述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的进风端连接氧化风机系统的出风端;氧化布气管系统,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内,所述氧化布气管系统的固定端固定于脱硫吸收塔的塔壁,所述氧化布气管系统的进风端连接所述氧化风机系统的出风端。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风机系统可包括至少一个氧化风机;所述氧化风机包括第一氧化风机,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用于在预定负荷下启用。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风机系统可包括多个氧化风机;所述多个氧化风机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氧化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氧化风机,第一氧化风机和第二氧化风机用于基于负荷高低选择启用;至少一个第三氧化风机,用于在第一氧化风机或第二氧化风机故障时启用。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可包括:多根搅拌器氧化风支管,搅拌器氧化风支管的一端作为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的进风端连接所述氧化风机系统的出风端,搅拌器氧化风支管的另一端用于将来自氧化风机系统的氧化空气喷入所述脱硫吸收塔内;多个搅拌器,设置在脱硫吸收塔的塔壁位于对应的搅拌器氧化风支管的一侧,用于通过搅拌将对应的搅拌器氧化风支管喷出的氧化空气与脱硫吸收塔内的浆液进行氧化反应。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布气管系统可包括:氧化风布气
管支承梁,两端固定于脱硫吸收塔的塔壁;多根氧化风布气管支承立柱,一端固定于氧化风布气管支承梁;多根氧化风布气支管,第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氧化风布气管支承立柱,第二端固定在氧化风布气管支承梁上,所述氧化风布气支管上设置有多个氧化布气风支管孔,以使得氧化风布气支管作为所述氧化布气管系统的进风端连接所述氧化风机系统的出风端;多根氧化风管端部竖管,设置在对应的氧化风布气支管的末端。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风布气支管的第一端可通过氧化风布气管卡箍固定在氧化风布气管支承立柱。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风布气管支承梁可通过焊接固定于脱硫吸收塔的塔壁。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风布气支管可为至少两个以上。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布气风支管孔可以等间距分布在氧化风布气支管的管壁,所述氧化布气风支管孔的直径可介于10

40mm。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每个氧化风机前侧的空气滤网。
[0015]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6]1)在同一脱硫吸收塔内同时设置布气式和搅拌式两套氧化空气系统深度耦合协同工作,可以满足电厂不同负荷、不同入口SO2浓度下及未来深度调峰下氧化空气系统节能运行要求;
[0017]2)在脱硫装置低负荷运行时,仅以一台风机供氧化布气管系统运行,脱硫吸收塔浆池上层搅拌器全部停运;当脱硫装置中高负荷运行时,喷枪对应氧化风机和搅拌器投运;大幅提升氧化空气利用率,降低氧化空气需求量,尤其低负荷具有非常明显的节省优势;
[0018]3)两套系统还能实现互为备用,提高氧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0019]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氧化布气管支管侧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氧化布气管支管侧开孔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氧化风机系统、11

第一氧化风机、12

第二氧化风机、13

第三氧化风机、2

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21

搅拌器、22

搅拌器氧化风支管、3

氧化布气管系统、31

氧化风布气支管、32

氧化风布气管支承立柱、33

氧化风布气管支承梁、34

氧化风管端部竖管、35

氧化风布气管卡箍、36

氧化布气风支管孔、4

阀门系统、41

第一阀门、42

第二阀门、43

第三阀门、44

第四阀门、45

第五阀门、5

空气滤网系统、51

第一空气滤网、52

第二空气滤网、53

第三空气滤网、6

氧化空气母管、7

脱硫吸收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包括:氧化风机系统,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外部,用于制造氧化空气;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设置在脱硫吸收塔的塔壁,所述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的进风端连接氧化风机系统的出风端;氧化布气管系统,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内,所述氧化布气管系统的固定端固定于脱硫吸收塔的塔壁,所述氧化布气管系统的进风端连接所述氧化风机系统的出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风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氧化风机;所述氧化风机包括第一氧化风机,所述第一氧化风机用于在预定负荷下启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风机系统包括多个氧化风机;所述多个氧化风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氧化风机和至少一个第二氧化风机,第一氧化风机和第二氧化风机用于基于负荷高低选择启用;至少一个第三氧化风机,用于在第一氧化风机或第二氧化风机故障时启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氧化空气系统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包括:多根搅拌器氧化风支管,搅拌器氧化风支管的一端作为搅拌器氧化风布置系统的进风端连接所述氧化风机系统的出风端,搅拌器氧化风支管的另一端用于将来自氧化风机系统的氧化空气喷入所述脱硫吸收塔内;多个搅拌器,设置在脱硫吸收塔的塔壁位于对应的搅拌器氧化风支管的一侧,用于通过搅拌将对应的搅拌器氧化风支管喷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春柏源李春香朱鸿潘杨王春玲王梦勤李二欣周香王特朱纯根宣添星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