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40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本体、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第一极柱和第一转接片固定连接,第二极柱和第二转接片固定连接,正极极耳和第一转接片铆压连接,负极极耳和第二转接片铆压连接,以使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分别和第一转接片以及第二转接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双卷边铆压方式对极耳与转接片进行连接,最大程度保证极耳与转接片的有效接触面积,在极耳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更有利于提供更大的过流面积及更高的连接强度,更有利于适配大倍率充放的工况需求。更有利于适配大倍率充放的工况需求。更有利于适配大倍率充放的工况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的
,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渐繁荣的大数据时代,环保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中,新能源作为环保发展的代表,越来越多的车辆,电动工具、无人机、无人艇等选择锂电池。
[0003]安全性能是衡量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组件与盖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是先将电极组件的极耳与转接片进行超声波焊接,然后再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转接片装配至盖板上。
[0004]虽然上述结构相对较简单、空间较大,但是受限于焊点长宽及焊接功率焦距溅渣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焊接面积不够或虚焊短路等现象,运用在大倍率充放的电池内时导致电池内部结构过流能力不足,温升异常短路等现象,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以解决采用焊接方式会出现缺焊造成的低容低压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本体、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第一极柱和第一转接片固定连接,第二极柱和第二转接片相连,正极极耳和第一转接片铆压连接,负极极耳和第二转接片铆压连接,以使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分别和第一转接片以及第二转接片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电池本体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第一转接片设置在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端部,第一转接片的相对两侧设置第一连接部,电池本体两端设置的正极极耳分别和第一连接部相互卷绕叠压,以使正极极耳和第一转接片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连接部包括多层板状结构层叠设置,正极极耳和电池本体的端面垂直设置,以使正极极耳和多层板状结构交替设置,通过铆接压紧,从而实现正极极耳和第一连接片的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连接部和正极极耳层叠交替设置与电池本体的端面呈水平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一转接片的两端和正极极耳固定连接,第二转接片的两端和负极极耳固定。
[00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分别和第一极柱、第二极柱焊接固定。
[00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上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第一极柱焊接固定,负极柱和第二极柱焊接固定。
[00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盖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正极柱密封固定,正极柱上设置有装配孔,第一极柱的圆柱面和正极柱的装配孔卡接固定,并将正极柱和第一极柱的端部焊接固定。
[001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正极柱和盖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隔离圈,正极柱和隔离圈一体注塑成型,盖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塑胶板。
[001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盖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塑胶板。
[0017]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双卷边铆压方式对极耳与转接片进行连接,最大程度保证极耳与转接片的有效接触面积,在极耳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更有利于提供更大的过流面积及更高的连接强度,更有利于适配大倍率充放的电池。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锂离子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的左视图;
[0022]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左视图二;
[0024]图6为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盖板组件的剖视图;
[0026]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盖板本体的主视图;
[0027]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盖板与密封圈的剖视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盖板组件中的正极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技术提供的盖板组件中的正极柱的剖视图;
[0030]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盖板组件中的正极柱和隔离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为本技术提供的盖板组件中的正极柱和隔离圈的剖视图。
[0032]图14为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中右视图
[0033]图15为图14中C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电池本体;11、正极极耳;2、盖板组件;21、正极柱;211、隔离圈;22、负极柱;23、盖板本体;231、第一安装孔;232、第二安装孔;24、塑胶板;25、密封圈;3、第一极柱;31、第一转接片;311、第一连接部;4、第二极柱;41、第二转接片;411、第二连接部;51、负极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8]如图1至图11所示,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进行详细的阐述。
[00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和电池本体1以及盖板组件2,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且壳体的顶部具有开口,盖板组件2封堵于该开口处,以使前述容纳空间形成封闭空间。盖板组件2具体包括盖板本体23、正极柱21、防爆阀和负极柱22,正极柱21、防爆阀和负极柱22均设置于盖板本体23上,正极柱21和负极柱22可以作为整个二次电池的电连接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本体、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第一极柱和第一转接片固定连接,第二极柱和第二转接片固定连接,正极极耳和第一转接片铆压连接,负极极耳和第二转接片铆压连接,以使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分别和第一转接片以及第二转接片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本体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端部,第一转接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转接片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电池本体两端设置的正极极耳分别和第一连接部叠压,以使正极极耳和第一转接片固定连接,电池本体两端设置的负极极耳分别和第二连接部叠压,以使负极极耳和第二转接片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包括多层板状结构,多层板状结构层叠设置,正、负极极耳和电池本体的端面垂直设置,以使正、负极极耳和第一和第二连接部交叠设置,通过铆接压紧,从而实现正、负极极耳和第一和第二连接片的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斌李聪利李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