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37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包括填池,上述填池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上述填池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填料区和第二填料区,上述进水口用于将水引入到第一填料区,上述出水口通过第二填料区连通填池;上述填池中设有若干砂砾层,上述砂砾层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填料区和第二填料区;且砂砾层的颗粒物间隙由下至上逐渐缩小,上述砂砾层上端设有填料模块,上述填料模块上端开口,且填料模块侧壁设有流通孔,由填料模块中栽培植物;以期望改善现有人工湿地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和环境影响,从而污水处理波动频繁,且维护成本增大的问题。本增大的问题。本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计,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废水处理技术,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水文、地貌和生态环境,利用湿地特有的生态功能对废水进行生物、物理和化学处理,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得到去除和转化,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人工湿地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能够增加生态景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整体使用成本低廉。
[0003]当前的人工湿地主要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农业排污治理,由于人工湿地使用区域一般在人类活动区域范围,人工湿地虽然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和功能,但是也不能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例如生活垃圾对人工湿地上可能造成破坏,从而影响人工湿地正常水流状态。其次,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受气候和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比如低温、干旱等条件会影响植物生长和微生物代谢;使得人工湿地需要季节性的根据环境条件对养殖的植物进行更换,否者会导致底物利用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处理效果。进而使得部分人工湿地的运维成本增高。因此,如何在现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填料方式,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以期望改善现有人工湿地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和环境影响,从而污水处理波动频繁,且维护成本增大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包括填池,上述填池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上述填池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填料区和第二填料区,上述进水口用于将水引入到第一填料区,上述出水口通过第二填料区连通填池;上述填池中设有若干砂砾层,上述砂砾层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填料区和第二填料区;且砂砾层的颗粒物间隙由下至上逐渐缩小,上述砂砾层上端设有填料模块,上述填料模块上端开口,且填料模块侧壁设有流通孔,由填料模块中栽培植物。
[0007]作为优选,上述填料模块呈矩形,上述流通孔为多个,且上述流通孔设置在填料模块的四个侧壁和底部,上述流通孔在填料模块的每个面上呈整列分布。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流通孔呈菱形,上述填料模块外壁设有支棱,上述支棱与流通孔错位设置。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支棱为多个,上述支棱在填料模块外壁呈竖直状态,且支棱环绕在填料模块的四个侧壁上。
[0010]作为优选,上述填料模块内壁设有导槽,上述导槽底部用于连通流通孔,上述导槽侧面设有凹陷口。
[0011]作为优选,上述填池一侧设有辅助池,上述辅助池中设有隔板,上述隔板两侧分别设置调节腔和沉淀腔,上述进水口连通沉淀腔,上述辅助池上方设有水泵,上述水泵输入端伸入到调节腔底部,上述水泵输出端向沉淀腔输出。
[0012]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填料区和第二填料区分别填充鹅卵石和炭块。
[0013]作为优选,上述填池1底部设有凹陷部,上述凹陷部底部设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上端连通凹陷部,上述排水管上设有阀门,上述凹陷部由两侧向排水管逐渐倾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0015]本技术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进行输入和输出,利用填料模块直接对干、湿季交替使用不同植物种类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季节性维护成本。通过填装砂砾层和可以进行多层过滤,并且从下到上依次降低砂砾层的间隙密度,从而填料的有效空隙率能够与水力负荷对应,可以使水在自然条件下通畅地流动,并且通过物理和生物作用去除多种污染物,提高处理效果,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并且顶部的高密度砂砾层,可以避免底部湿地系统堵塞,其底部的空间加大,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等,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减少了人工湿地受季节和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的情况。并且填装在顶部的砂砾层与填料模块接触,其填料模块下方的颗粒物间隙小,以便更好地保留和养护植物根系,并且在填料模块中栽培植物,有利于植物吸收污染物和氧化还原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填料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流通孔分布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填料模块内壁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导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包括填池1,上述填池1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其中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可以采用相同的口径,通过进水口101输入污水,通过出水口102输出污水。上述填池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填料区2和第二填料区3,上述进水口101用于将水引入到第一填料区2,上述出水口102通过第二填料区3连通填池1;第一填料区2和第二填料区3作用各部相同。其第一填料区2和第二填料区3的均通过堆叠的生物质材料过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达到净化和提高水质的目的。
[0023]其中,第一填料区2主要是进行初步的生物过滤和降解,通过填入生物材料,例如现有的石英石,一方面第一填料区2使得污水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吸附和分解,其第一填料区2中的微生物的代谢和分解等都会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
质,净化水质。具体的说:污水经过第一填料区2时,接触石英石层时,石英石上富含在其中的微生物群落与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发生作用,将其降解分解吸收,达到净化的目的。石英石的缝隙和表面积非常大,从而方便了细菌、微生物等的生长,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降解过程。
[0024]其中,第二填料区3主要位于,出水口102,其第二填料区3主要填充过滤物质,通过第二填料区3的填充物对经过第一填料区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和过滤;第二填料区3的填充物可以是包括石英砂、粉煤灰、活性炭、陶粒等,通过第二填料区3形成生物膜反应和过滤作用,将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最终的排放标准。
[0025]上述填池1中设有若干砂砾层4,上述砂砾层4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填料区2和第二填料区3;且砂砾层4的颗粒物间隙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其中,出水口102位于底部的砂砾层4的粗颗粒大、孔径较大,可以过滤掉大颗粒的杂质、悬浮物等,避免堵塞耗能;中间的砂砾层颗粒更细,过滤效果更好;顶部的砂砾层颗粒最细,间隙最小,可以去除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同时也有利于生长好的细菌群。
[0026]上述砂砾层4上端设有填料模块5,上述填料模块5上端开口,且填料模块5侧壁设有流通孔6,由填料模块5中栽培植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包括填池(1),所述填池(1)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池(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填料区(2)和第二填料区(3),所述进水口(101)用于将水引入到第一填料区(2),所述出水口(102)通过第二填料区(3)连通填池(1);所述填池(1)中设有若干砂砾层(4),所述砂砾层(4)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填料区(2)和第二填料区(3);且砂砾层(4)的颗粒物间隙由下至上逐渐缩小,所述砂砾层(4)上端设有填料模块(5),所述填料模块(5)上端开口,且填料模块(5)侧壁设有流通孔(6),由填料模块(5)中栽培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模块(5)呈矩形,所述流通孔(6)为多个,且所述流通孔(6)设置在填料模块(5)的四个侧壁和底部,所述流通孔(6)在填料模块(5)的每个面上呈整列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孔(6)呈菱形,所述填料模块(5)外壁设有支棱(7),所述支棱(7)与流通孔(6)错位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滤料的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棱(7)为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铸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