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729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回流装置,包括消煮管、冷凝盖以及塞子,冷凝盖与消煮管可拆卸插接,冷凝盖的上部设有开口,塞子与开口可拆卸插接;冷凝盖的下部设有进口,进口连通有冷凝管,冷凝管位于冷凝盖内;冷凝盖的侧边设有挥发口;通过在冷凝盖上端设置开口,并依靠设置有磨砂的塞子与开口可拆卸插接,以便于清洗时打开冷凝盖上部开口进水和出水,从而便于对冷凝盖内壁和环形夹层内清洗的污物通过开口排出,有效提高冷凝盖的清洗效率和清洗清洁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回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凝回流
,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缓效钾是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检测项目之一,缓效钾含量的测定依据标准是NY/T 889

2004。具体的步骤是:称取1mm孔径筛的风干土样2.5g于消煮管中,加人25.0mL硝酸溶液,轻轻摇匀,在瓶口插入弯颈小漏斗,放入温度为130℃

140℃的油浴(或磷酸浴)中,于120℃

130℃煮沸(从沸腾开始准确计时)10min取下,稍冷,趁热干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洗涤消煮管,冷却后定容待测。方法中采用的弯颈小漏斗,酸在加热沸腾后会导致消煮管内气压大,酸从瓶口与漏斗间流出。为了使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热酸蒸汽及时冷凝回流,本实验室采用一套冷凝回流消煮管代替弯颈小漏斗,用多孔石墨消解炉代替油浴锅,实验更加高效。相比于油浴加热,消煮管的清洗更便捷。实验所用冷凝回流消煮管可防止酸气致消煮管内压力过大,溢酸的问题出现,本实验室现有的冷凝盖没有倾倒出口,使得其内夹层清洗难度大,长久容易夹带污染物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便于清洗的,用于土壤缓效钾等需要蒸煮消解的土壤指标测定的冷凝回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冷凝回流装置,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回流装置,包括消煮管、冷凝盖以及塞子,冷凝盖与消煮管可拆卸插接,冷凝盖的上部设有开口,塞子与开口可拆卸插接;冷凝盖的下部设有进口,进口连通有冷凝管,冷凝管位于冷凝盖内;冷凝盖的侧边设有挥发口,以用于少部分酸气的挥发。
[0005]进一步地,开口内壁和塞子外壁磨砂设置。冷凝盖端部和消煮管可拆卸插接口磨砂设置。塞子的上端连接有捏块,以便于通过捏块将塞子从开口拔出。
[0006]进一步地,冷凝盖为透明玻璃材料。消煮管上设有刻度线。
[0007]进一步地,冷凝盖设有椭圆腔;冷凝管与冷凝盖内壁围成环形夹层。挥发口沿竖直方向位于冷凝管上端口下方。
[0008]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回流装置,通过在冷凝盖上端设置开口,并依靠设置有磨砂的塞子与开口可拆卸插接,以便于清洗时打开冷凝盖上部开口进水和出水,从而便于对冷凝盖内壁和环形夹层内清洗的污物通过开口排出,有效提高冷凝盖的清洗效率和清洗清洁度。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冷凝回流装置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冷凝回流装置的轴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冷凝盖内部示意图。
[0014]图中,1

消煮管;2

冷凝盖;3

塞子;4

开口;5

进口;6

冷凝管;7

挥发口;8

捏块;9

环形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易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能特征和优点,下文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详细说明如下: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回流装置,包括消煮管1、冷凝盖2以及塞子3,其中,消煮管1和冷凝盖2为透明玻璃材料。冷凝盖2与消煮管1可拆卸插接,冷凝盖2的上部设有开口4,塞子3与开口4可拆卸插接,以便于拆卸清洗冷凝盖2。冷凝盖2的下部设有进口5,进口5连通有冷凝管6,冷凝管6位于冷凝盖2内。冷凝盖2的侧边设有挥发口7,以用于少部分酸气的挥发。消煮管1上设有刻度线,以便于查看消煮管1内液体余量。
[0017]具体地,开口4内壁和塞子3外壁磨砂设置,以通过设置磨砂结构来增加冷凝盖2和塞子3的插接摩擦力,使冷凝回流装置在工作时不会出现气体撑开的问题。冷凝盖2端部和消煮管1可拆卸插接口磨砂设置。塞子3的上端连接有捏块8,以通过设置磨砂结构来增加冷凝盖2和消煮管1的插接摩擦力。冷凝盖2设有椭圆腔,开口4设于椭圆腔的上部。冷凝管6与冷凝盖2内壁围成环形夹层9。挥发口7沿竖直方向位于冷凝管6上端口下方。
[0018]工作原理:将浓硝酸至于消煮管1内,然后将冷凝盖2与消煮管1上部插接,再将塞子3与冷凝盖2上部开口4插接;将组装好冷凝回流装置放入筒状加热器中加热,使消煮管1内的浓硝酸经过高温加热沸腾,酸经过冷凝盖2内的冷凝管6,遇冷回流,部分冷凝酸液流入冷凝盖2内壁与冷凝管6围成的环形夹层9中,少部分酸气从侧面挥发口7挥发出去,起到平衡内外压力的作用,防止高温下酸气导致消煮管1内压力过大造成瓶盖爆开;当需要对冷凝盖2内部进行清洗时,可通过拔出塞子3来从开口4注水清洗,清洗的污物也可以通过开口4排出,便于日常对冷凝盖2的清洗。
[0019]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煮管(1)、冷凝盖(2)以及塞子(3),所述冷凝盖(2)与所述消煮管(1)可拆卸插接,所述冷凝盖(2)的上部设有开口(4),所述塞子(3)与所述开口(4)可拆卸插接;所述冷凝盖(2)的下部设有进口(5),所述进口(5)连通有冷凝管(6),所述冷凝管(6)位于所述冷凝盖(2)内;所述冷凝盖(2)的侧边设有挥发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4)内壁和所述塞子(3)外壁磨砂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盖(2)端部和所述消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