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94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储能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壳体,所述底壳体的顶部组装有叠加壳体。该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通过每一层的导线沿着导线扁管的竖直引导,将每一层的电池组串联,结合叠加壳体在底壳体顶部的组合安装,以及插脚杆、箍环、插杆筒之间的配合,能够更具具体使用需求,来扩充或减少该储能装置所组装的电池组的最大容量或最小容量,能够灵活调节改变该储能装置的容量大小,适用于不同的安装空间、应用场景甚至设备大小,使得底壳体或叠加壳体的四周都具备一定的保温隔热效果,能够使导线不会被外力的张拉晃动而崩断,确保电池组之间的正常连通,确保该储能装置的正常使用。确保该储能装置的正常使用。确保该储能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储能装置
,具体为一种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一般是指储能蓄电池,主要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常见的储能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而储能蓄电池分为以下三类:1、排气式储能用铅酸蓄电池-电池盖上有能够补液和析出气体装置的蓄电池;2、阀控式储能用铅酸蓄电池-各个电池是密封的,但都带有在内压超出一定值时允许气体逸出的阀的蓄电池;3、胶体储能用铅酸蓄电池-使用胶体电解质的蓄电池;电池是用来储存电量的,从应用上来讲,都是储能的,因此可以说所有的电池都是储能电池,后来为了区分应用,按场景分为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三种;消费类应用是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类产品,动力类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储能类应用在储能电站上;由于应用场景不同,电池的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其中,动力电池作为移动电源,在安全的前提下对于体积能量密度尽可能有高的要求,以达到更为持久的续航能力。
[0003]现有的动力电池无法灵活调节改变该储能装置的容量大小来适用于不同的安装空间、应用场景甚至设备大小,不具备保温隔热的功能,接头处的导线以及内部的导线容易受外力的张拉、晃动而崩断,无法确保电池组之间的正常连通,确保该储能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包括底壳体,所述底壳体的顶部组装有叠加壳体,且所述叠加壳体的顶部组装有封顶盖,且顶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接线柱,用于将电池组的正负极进行串联,所述封顶盖顶部两长边侧均固定连接有顶头块;保护组件,该保护组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封顶盖的顶部,用于对导线进行穿引,所述顶头块面朝保护组件侧壁的中部贯穿开设有出线孔,用于将导线向保护组件内侧引导,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封顶盖顶部的安置体,且所述安置体的内侧中部定位安装有松紧件,用于对导线进行缠绕,能够自主调节导线的松紧程度,所述安置体的两窄口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用于在导线进入安置体内侧的入口和引出的出口处,对导线进行定点挤压定位,防止导线在安置体两窄口端的进、出口处发生局部松动,所述安置体的顶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吊板,松紧件通过吊板定位安装在安置体的内侧中部;引导组件,该引导组件嵌合安装在底壳体的内侧,且引导组件顶部贯穿叠加壳体和封顶盖,并插装在封顶盖顶部的顶头块中,用于将底壳体和叠加壳体内的电池组导线向封顶盖的顶部进行引导,所述引导组件包括插装在底壳体内侧的导线扁管,内部为中空,所述导线扁管的内侧上下两端均旋转安装有绕线体,用于对导线进行局部缠绕引导,能够规避导线连接时被全程绷紧的弊端,导线扁管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两组穿线孔,方便将底壳体
和叠加壳体内侧电池组的导线传入导线扁管内侧,并向上引导,其中,导线扁管的整体由两个可分离的方形扣板组合而成。
[0005]优选的,所述叠加壳体和封顶盖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插脚杆,且插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箍环,而底壳体和叠加壳体的内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插杆筒,插脚杆通过箍环与插杆筒嵌合安装,通过两个箍环作为插脚杆插装在插杆筒内侧的接触媒介,能够起到双重紧固和双重防脱落的功能。
[0006]优选的,所述底壳体和叠加壳体的内侧等间距固定安装有三个格挡框,且格挡框的内侧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弯曲状的紫铜导冷片,用于将安装在两个格挡框之间的电池组散发的热能进行吸收,其中,引导组件的底部插装在格挡框的一端内侧,所述格挡框远离引导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形板,且嵌合安装在底壳体或叠加壳体的竖直壁面中。
[0007]优选的,所述底壳体和叠加壳体的内侧底部铺设有一层棉垫,起到减振缓冲的作用,且底壳体和叠加壳体的内侧嵌合安装有绝缘挡板,且绝缘挡板靠近两短边棱处,并与插杆筒相贴近,底壳体和叠加壳体的外壁面上等间距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一,且半导体制冷片一位于短边棱处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拱形片,且固定连接在底壳体或叠加壳体的短边棱面处,并与拱形片位于同一侧面上安装,底壳体与绝缘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二,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二呈吕字形设计,半导体制冷片二的中间空槽处填装有石岩棉板,半导体制冷片二与半导体制冷片一相连接,所述底壳体的长棱壁内嵌合安装有椭圆软管。
[0009]优选的,所述椭圆软管的内部插装有双螺旋通管,所述双螺旋通管的一端与T形板相连接,所述双螺旋通管的另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二相连接,能够通过T形板和椭圆软管将电池组之间的热能传递至半导体制冷片二,随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二传递给半导体制冷片一,来实现对电池组内部降温和保温的作用,避免电池组之间的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局部短路或烧坏。
[0010]优选的,所述松紧件包括定位安装在安置体与吊板之间的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表面等距离套装有弧连板,数量为三个,且呈圆形阵列安装在转轴一上,所述弧连板远离转轴一的一端安装有弧导板,且弧导板与弧连板之间插装有插销杆一,弧导板通过插销杆一与弧连板铰接。
[0011]优选的,所述弧导板与弧连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杆,且三个所述弧连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杆,且相互错位,每个所述弧导板的外表面上均开设有导线槽一,用于对导线进行引导,增大导线与弧导板外表面的接触面积,便于提升导线与弧导板接触面直接的摩擦力,方便弧导板连同弧连板、第一弹杆以及第二弹杆的共同配合下,对导线进行松紧调节。
[0012]优选的,所述绕线体包括转套体,所述转套体的中部贯穿安装有转轴二,且定位安装在导线扁管内侧壁中,所述转套体的外表面呈中心对称安装有对钩体,所述对钩体与转轴二之间安装有插销杆二,对钩体通过插销杆二与转轴二铰接,且转套体通过转轴二与导线扁管旋转安装。
[0013]优选的,所述转套体的外表面呈中心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所述定位块与对钩体的弯曲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张拉弹簧,所述对钩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导线槽二,用于对
导线进行限位引导,使得导线能够轻松缠绕在绕线体上。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该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通过每一层的导线沿着导线扁管的竖直引导,将每一层的电池组串联,结合叠加壳体在底壳体顶部的组合安装,以及插脚杆、箍环、插杆筒之间的配合,能够更具具体使用需求,来扩充或减少该储能装置所组装的电池组的最大容量或最小容量,能够灵活调节改变该储能装置的容量大小,适用于不同的安装空间、应用场景甚至设备大小。
[0015]二、该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通过借助石岩棉板的保温隔热作用,能够很好的将外界的低温空气阻隔在底壳体之外,而利用椭圆软管和双螺旋通管对热能引导的同时,也能够将长棱壁外侧的热能阻挡在底壳体外侧,使得底壳体或叠加壳体的四周都具备一定的保温隔热效果,确保电池组处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运作,使得该储能装置具备自动散热的同时,不会影响内部电池组件的正常使用。
[0016]三、该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通过弧连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包括底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体(1)的顶部组装有叠加壳体(2),且所述叠加壳体(2)的顶部组装有封顶盖(3),且顶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接线柱,用于将电池组的正负极进行串联,所述封顶盖(3)顶部两长边侧均固定连接有顶头块(4);保护组件(5),该保护组件(5)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封顶盖(3)的顶部,用于对导线进行穿引,所述顶头块(4)面朝保护组件(5)侧壁的中部贯穿开设有出线孔,用于将导线向保护组件(5)内侧引导,所述保护组件(5)包括固定安装在封顶盖(3)顶部的安置体(51),且所述安置体(51)的内侧中部定位安装有松紧件(54),用于对导线进行缠绕,所述安置体(51)的两窄口端内侧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52),所述安置体(51)的顶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吊板(53),松紧件(54)通过吊板(53)定位安装在安置体(51)的内侧中部;引导组件(6),该引导组件(6)嵌合安装在底壳体(1)的内侧,且引导组件(6)顶部贯穿叠加壳体(2)和封顶盖(3),并插装在封顶盖(3)顶部的顶头块(4)中,用于将底壳体(1)和叠加壳体(2)内的电池组导线向封顶盖(3)的顶部进行引导,所述引导组件(6)包括插装在底壳体(1)内侧的导线扁管(61),所述导线扁管(61)的内侧上下两端均旋转安装有绕线体(63),用于对导线进行局部缠绕引导,导线扁管(6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两组穿线孔(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壳体(2)和封顶盖(3)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插脚杆(8),且插脚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箍环(9),而底壳体(1)和叠加壳体(2)的内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插杆筒(10),插脚杆(8)通过箍环(9)与插杆筒(10)嵌合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体(1)和叠加壳体(2)的内侧等间距固定安装有三个格挡框(7),且格挡框(7)的内侧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弯曲状的紫铜导冷片,其中,引导组件(6)的底部插装在格挡框(7)的一端内侧,所述格挡框(7)远离引导组件(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形板(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体(1)和叠加壳体(2)的内侧底部铺设有一层棉垫(14),且底壳体(1)和叠加壳体(2)的内侧嵌合安装有绝缘挡板(12),且绝缘挡板(12)靠近两短边棱处,并与插杆筒(10)相贴近,底壳体(1)和叠加壳体(2)的外壁面上等间距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一(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聪聪王立峰刘晓亮李树素李宗立王秀强侯培彬王新明刘国瑞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博鼎储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