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莲藕状多孔结构碳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吸收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莲藕状多孔结构碳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吸波材料(铁磁金属及其氧化物、导电聚合物和陶瓷)尽管能够满足吸收能力强和吸收带宽高的要求,但往往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成本高,难以满足轻量化和低成本的要求。因此,开发高效,轻质,低成本,吸收性能优异的吸波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0003]研究发现,纤维素含量高的生物质材料可以作为轻质、廉价碳的良好前驱体,例如,棉花,木头,竹子和玉米秸秆等。而将生物质材料转变为生物质衍生碳,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碳化过程。生物质衍生碳不仅具有碳材料介电性能高,稳定性好,密度低的优点,还能够保持自身独特的多孔网络结构。遗憾的是,碳材料的单一介电损耗机制限制了其对电磁波的衰减能力,同时高电导率也会引发对电磁波的高反射。因此,构建介磁双损耗机制的磁/碳复合材料,能够同时优化阻抗匹配和提高衰减能力,是获取高效吸波材料的有效方法。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孔隙率高,成分可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莲藕状多孔结构碳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材料由莲藕状多孔纤维结构表面负载珊瑚丛状金属钴组成。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衍生的丝瓜海绵碳钴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丝瓜去除外壳跟内部结构,只保留中间丝瓜海绵部分,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60℃干燥12h;S2、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对上述丝瓜海绵进行预碳化处理,获得丝瓜海绵碳;S3、将钴盐加入40mL去离子水中进行搅拌超声处理,处理结束后取出,获得溶液A;S4、将二甲基咪唑加入40mL去离子水中进行搅拌超声处理,处理结束后取出,获得溶液B;S5、充分搅拌所述溶液B,将所述溶液A中加入至所述溶液B中进行混合搅拌处理,搅拌结束后取出,获得溶液C;S6、将丝瓜海绵碳浸入所述溶液C中,常温静置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反应产物;S7、将所述反应产物进行干燥处理至恒重,取出,得到丝瓜海绵碳钴
‑
金属有机框架;S8、将所述丝瓜海绵碳钴
‑
金属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恐虎,黄亚男,王静,张超,田宇,李育飞,徐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