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方法、焊接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77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0
一种焊接方法,用于将电机组件(210)的极耳组(211)与转接件(220)焊接,其中焊接方法包括:定位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裁切极耳组,去除待焊接区域周围的多余部分;将裁切后的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该焊接方法有利于提高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的焊接良率,降低极耳虚焊风险,有效提高电池性能。还涉及一种焊接装置和电池制造设备。造设备。造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焊接方法、焊接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焊接方法、焊接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0003]在电池生产中,如何在降低电池重量的同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焊接方法、焊接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该焊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电池的重量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焊接方法,用于将电极组件的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其中,焊接方法包括:定位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裁切极耳组,去除待焊接区域周围的多余部分;将裁切后的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
[000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将电极组件的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前,先定位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此步骤既是在极耳组上定位出待焊接区域,以便于后续对极耳组的非焊接区域的多余部分进行裁切,降低后续的裁切操作难度并保证裁切精度。同时,此步骤也是对极耳组进行初步整形,对极耳可能存在的卷翘、弯曲、褶皱等变形起到一定调节作用,有利于提高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的焊接良率,降低极耳虚焊风险,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稳定性。
[0007]定位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后,裁切极耳组,去除待焊接区域周围的多余部分,在保证极耳组与转接件的焊接面积充足的同时有效降低极耳组的重量,从而降低电池的整体重量。同时,裁切后的极耳组尺寸减小,可相应减小转接件的面积,从而有效降低转接件的重量,进一步降低电池的重量;并且,转接件和极耳组的体积减小,空间占用率降低,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定位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包括:利用第一压紧件压住极耳组,使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相互聚合,第一压紧件与极耳组的接触面为待焊接区域。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第一压紧件压住极耳组,使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相互聚合,从而将极耳组预定位在与转接件焊接后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裁切极耳组的多余的部分,可以有效提高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后其边缘的整齐性,降低裁切后的极耳组焊接于转接件后仍然存在边缘冗余的风险;同时,第一压紧件与极耳组的接触面为待焊接面,使得第一压紧件在定位极耳组的过程中直接在极耳组上限定出待焊接面,保证待焊接面的面积的同时便于提高极耳组的裁切精度,尽可能降低极耳的非焊接区域面积,以在保证极耳与转接件连
接稳定的同时尽量降低电池重量,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00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裁切极耳组之后,焊接方法还包括:将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连接。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去除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周围的多余部分后,将各个极耳的裁切后的边缘相互连接,使得裁切后的极耳组能够比较稳定的保持在相互聚合的状态,即对极耳组的形态进行预定型,降低电极组件在后续转运、焊接过程中发生极耳组松散、弯折等风险,有效提高转接件与极耳组焊接的焊接精度和焊接稳定性,降低虚焊、焊缝开裂等风险,进而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稳定性。
[0012]同时,极耳组的各个极耳的边缘相互连接,在将极耳组焊接到转接件时,可有效降低焊渣、金属屑等杂质掉入极耳组内而引发电池短路的风险,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将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连接,包括:将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热熔连接。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热熔的方式将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连接,各个极耳的边缘位置受热熔化,熔化后的结构相互融合再行冷却,即可使得各个极耳相互连接,采用热熔的方式连接各个极耳,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其他材质的物质进入极耳组,从而有效保证极耳组的性能稳定性,另一方面热熔可对极耳组的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进行修葺,降低极耳边缘金属毛刺的存在概率。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将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连接,包括:通过胶体将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粘接。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胶体将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粘接,采用胶体粘接的方式操作简单,且不易对极耳造成损坏,有效保证连接良率,实用性强;同时,胶体可以对极耳边缘可能存在的金属毛刺或裂缝等不良部位起到包覆粘接作用,提高裁切后极耳边缘的结构强度,并降低极耳边缘金属毛刺的存在概率。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焊接装置,用于将电极组件的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包括:定位机构,用于定位电极组件的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极耳组,去除待焊接区域周围的多余部分;焊接机构,用于将裁切后的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
[0018]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焊接装置,利用定位机构对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进行定位,便于快速的去除各个极耳的多余部分,利用裁切机构裁切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周围的多余部分,以将待焊接区域之外的多余部分从极耳组分离,裁切方式不易破坏极耳焊接区域的完整性,有利于保证极耳裁切后的结构强度;采用焊接机构将裁切后的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使得极耳组与转接件稳定连接。
[00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压紧件,第一压紧件用于压住极耳组,使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相互聚合,第一压紧件与极耳组的接触面为待焊接区域。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机构采用第一压紧件压住极耳组,从而使得极耳组的各个极耳相互聚合,最终各个极耳的至少与第一压紧件对应的部分相互贴合,而第一压紧件与极耳组的接触面为待焊接区域,则第一压紧件使得各个极耳的相互贴合的区域形成待焊接区域,第一压紧件使极耳组预定位为与转接件焊接后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去除极耳组的多余的部分,可以有效提高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后其边缘的整齐性,降低极耳组焊接于转接
件后仍然存在边缘冗余的风险;第一压紧件在有效保证待焊接面的面积的同时便于提高极耳组的裁切精度,尽可能降低极耳的非焊接区域面积,以在保证极耳与转接件连接稳定的同时尽量降低电池重量,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002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焊接机构包括超声波焊头,第一压紧件的端面与超声波焊头的端面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焊接机构的超声波焊头的端面与第一压紧件的端面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以保证第一压紧件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位焊接区域,且更准确的保证待焊接区域的面积,从而在尽可能减少极耳组冗余的同时保证极耳组的焊接区域面积,进而在降低电池重量的同时保证电池性能的稳定性。
[002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压紧件,第二压紧件用于与第一压紧件配合夹持极耳组。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配合夹持极耳组,以稳定的将极耳组定位在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之间,同时,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的设置,便于灵活调整极耳组的定位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焊接方法,用于将电极组件的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其中,所述焊接方法包括:定位所述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裁切所述极耳组,去除所述待焊接区域周围的多余部分;将裁切后的所述极耳组与所述转接件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定位所述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包括:利用第一压紧件限位所述极耳组,使所述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相互聚合,所述第一压紧件与所述极耳组的接触面为所述待焊接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在裁切所述极耳组之后,所述焊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连接,包括:将所述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热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连接,包括:通过胶体将所述各个极耳裁切后的边缘相互粘接。6.一种焊接装置,用于将电极组件的极耳组与转接件焊接,包括:定位机构,用于定位电极组件的极耳组的待焊接区域;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所述极耳组,去除所述待焊接区域周围的多余部分;焊接机构,用于将裁切后的所述极耳组与所述转接件焊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装置,其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用于压住所述极耳组,使所述极耳组中的各个极耳相互聚合,所述第一压紧件与所述极耳组的接触面为所述待焊接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装置,其中,所述焊接机构包括超声波焊头,所述第一压紧件的端面与所述超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曦童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