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向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可应用于远程红外预警、反无人机、海岸监视等多种任务,适应于机载、舰载、弹载、地面等不同平台。具体涉及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外探测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由于被探测目标相距探测设备距离相对较远,受限于光学系统的口径和传播路径中的大气衰减,红外探测器接收到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相对较弱。目标在红外探测器的成像画面中通常仅占几个到十几个像素,缺乏可用于识别的纹理信息。同时,不同于可见光相机可同时采集目标红绿蓝三个谱段的光谱信息,常规的红外探测器仅能对特定的单一红外谱段成像,缺乏多光谱特性。所以,红外探测设备需要识别的是信噪比低、特征少、面积小的红外弱小目标。在现有的红外图像单帧处理过程中,受限于目标的特征信息有限,不可避免要面临虚警和漏警问题。然而,在红外探测设备的应用过程中,熟练的设备操作人员在面对红外探测设备的监控画面中,却能够精准有效从红外图像中识别出感兴趣的目标。这是由于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时空特征融合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网络模型STNet,以相邻帧红外图像为输入,送入由空间注意力单元SAU组成的STNet主干网络提取视觉特征,最终送入时序引导的Transformer结构完成时空特征融合,并最终生成检测结果的预测,其中,由空间注意力单元SAU组成的STNet主干网络是指利用SAU实现对STNet主干网络卷积层的原位替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其中,SAU增加可形变卷积层,可形变卷积核在运算的过程中增加了可变化的位置偏移量,卷积运算的感受野因此能够具备尺度变换、旋转能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是,SAU首先采用两个膨胀卷积和一个可形变卷积提取多尺度特征,卷积核大小均设定为3
×
3,膨胀卷积的膨胀率分别设定为2和4;经卷积运算后的特征图合并为统一的张量,为保持特征的维度不变,利用一个卷积核大小为1
×
1的卷积进行降维,使之与输入维度保持一致;同时,SAU添加直连通路,在直连通路中,将SAU输入的特征图与1
×
1卷积运算后的特征相加,以此来缓解模型深度增加带来的梯度消失问题,为了满足通道数要求,当SAU的输入与输出通道数不一致时,在直连通路上添加1
×
1卷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选用ResNet
‑
18网络为原始构型形成ResNet
‑
SAU
‑
18模型,ResNet
‑
SAU
‑
18模型以7
×
7的卷积层和最大值池化层为第一个卷积组Conv_1,其中,SAU单元依次替换了ResNet
‑
18中的卷积组Conv_2、Conv_3、Conv_4、Conv_5的卷积层,将输出的7
×7×
512维度特征展开,以49
×
512维度特征作为视觉特征,相邻两帧红外图像It
‑
1和It分别送入ResNet
‑
SAU
‑
18结构,得到对应的视觉特征Ft
‑
1和Ft。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空特征融合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是,Transformer结构利用三个MLP网络从输入的特征Fin得到检索矩阵Q、键值矩阵K和内容矩阵V,利用公式(1)得到自注意力之后的特征:其中,为了约束特征的数值大小,引入了特征维度数d
k
,将Q与K T的乘积结果除以利用图像序列的空间特征f
s
作为K矩阵和V矩阵的输入,而时间特征f
t
作为Q矩阵的输入,则改造后的自注意力机制表示为:采用的时序引导的Transformer编码器和解码器层数设定为3,解码器的输出特征作为MLP的输入,得到目标类型和位置的预测,每个MLP网络实现对位置框的预测,在STNet中,Transformer编码器后连接20个MLP网络,单个...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