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90662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负极活性主材95%,CMC增稠剂1.3%,SBR粘结剂2%,导电剂1.7%;所述负极活性主材包括人工石墨和非石墨硬碳材料,所述人造石墨占所述负极活性主材30w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行业的发展,锂离子电池运用场景越来越广泛,运用领域越来越复杂,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逐步由单一的容量指标升级为容量、寿命、安全、环境适应性能、型号、倍率等综合指标;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通常从电池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材料配方应用等方式。
[0003]现在的锂离子电池中负极材料通常采用人造石墨或非石墨硬碳材料作为主材,人造石墨为主材制成的负极材料具备高克容量,高压实密度,制成相对稳定等优点,但其的倍率性能、吸液性能难以提升,尤其是生产大型号电池时,下液时间较长,卷芯吸液能力不佳;而非石墨硬碳材料,具有大量微孔结构,其作为主材制成的负极材料具备良好的吸液性,高倍率性能等优点。
[0004]鉴于此,为了有效的提升电池倍率性能和电池下液效率,同时又能保证负极极片压实密度、制成合格率,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有效的提升电池倍率性能和电池下液效率,同时又能保证负极极片压实密度、制成合格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选取1wt%

2wt%的CMC增稠剂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得到CMC胶液;
[0008]S2:将93wt%

97wt%的负极活性主材与1wt%

2wt%的导电剂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料A;其中,所述负极活性主材包括30wt%

50wt%的人造石墨和50wt%

70wt%的非石墨硬碳材料;
[0009]S3;将所述CMC胶液与所述混合料A搅拌在一起,得到混合料B;
[0010]S4:将所述混合料B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并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加入1wt%

3wt%的SBR粘结剂,搅拌混合预设时间后,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0011]优选的,在S1中,所述CMC增稠剂为1.3wt%。
[0012]优选的,在S2中,所述负极活性主材为95wt%。
[0013]优选的,在S2中,所述导电剂为1.7wt%。
[0014]优选的,在S2中,所述负极活性主材包括40wt%的人造石墨和60wt%的非石墨硬碳材料。
[0015]优选的,在S4中,所述SBR粘结剂为2wt%。
[0016]一种根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负极活性主材95%,CMC增稠剂1.3%,SBR粘结剂2%,导电剂1.7%;所述负极活性主材包括包括40wt%的人造
石墨和60wt%的非石墨硬碳材料。
[0017]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0018]优选的,所述电池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涂敷于所述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叠加卷绕后形成所述电池。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成分:负极活性主材95%,CMC增稠剂1.3%,SBR粘结剂2%,导电剂1.7%;所述负极活性主材包括人工石墨和非石墨硬碳材料,所述人造石墨占所述主材30wt%

50wt%,所述非石墨硬碳材料占所述主材50wt%

70wt%;本专利技术通过非石墨硬碳材料与人造石墨搭配能有效提升电池倍率性能和电池下液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能保证负极极片压实密度、制成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公开了本申请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方式。但是会有省略不必要的详细说明的情况。例如,有省略对已众所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实际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不必要地变得冗长,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此外,附图及以下说明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申请而提供的,并不旨在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0024]本申请所公开的“范围”以下限和上限的形式来限定,给定范围是通过选定一个下限和一个上限进行限定的,选定的下限和上限限定了特别范围的边界。这种方式进行限定的范围可以是包括端值或不包括端值的,并且可以进行任意地组合,即任何下限可以与任何上限组合形成一个范围。例如,如果针对特定参数列出了60

120和80

110的范围,理解为60

110和80

120的范围也是预料到的。此外,如果列出的最小范围值1和2,和如果列出了最大范围值3,4和5,则下面的范围可全部预料到:1

3、1

4、1

5、2

3、2

4和2

5。在本申请中,除非有其他说明,数值范围“a

b”表示a到b之间的任意实数组合的缩略表示,其中a和b都是实数。例如数值范围“0

5”表示本文中已经全部列出了“0

5”之间的全部实数,“0

5”只是这些数值组合的缩略表示。另外,当表述某个质量百分比的范围为1%

2%时,则相当于公开了该参数为例如1%、1.1%、1.2%、1.3%、1.4%、1.5%、1.6%、1.7%、1.8%、1.9%、2%。
[0025]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选取1wt%

2wt%的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增稠剂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合,
得到CMC胶液;
[0027]其中,CMC是一种重要的纤维素醚,是天然纤维经过化学改性后所获得的一种水溶性好的聚阴离子纤维素化合物,易溶于冷热水,属于中性物质,CMC具有增稠、分散、悬浮、粘合、成膜、保护胶体和保护水分等优良性能。
[0028]步骤二:将93wt%

97wt%的负极活性主材与1wt%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1wt%

2wt%的CMC增稠剂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得到CMC胶液;S2:将93wt%

97wt%的负极活性主材与1wt%

2wt%的导电剂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料A;其中,所述负极活性主材包括30wt%

50wt%的人造石墨和50wt%

70wt%的非石墨硬碳材料;S3;将所述CMC胶液与所述混合料A搅拌在一起,得到混合料B;S4:将所述混合料B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并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加入1wt%

3wt%的SBR粘结剂,搅拌混合预设时间后,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CMC增稠剂为1.3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负极活性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路斌王宏栋张正飞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