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金属材料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41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切割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功能的金属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固定结构、测量结构和切割结构;安装架设有第一电机和丝杆,第一电机信号连接有控制器;固定结构包括滑块、气缸、连接杆和夹持组件,滑块套设在丝杆上,滑块通过气缸杆与夹持组件连接,测量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红外超声传感器组,红外超声传感器组与第一支架连接,切割结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电机和切割刀,第二支架设有伸缩杆,伸缩杆通过第二电机与切割刀连接,控制器信号连接有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测量计算金属材料最大切割面,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加合理地规划金属材料和生产成本,使材料达到的最大程度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金属材料切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切割装置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的金属材料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材料是指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材料,一般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种,黑色金属包括铁、铬、锰等,其中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称为“工业的骨骼”,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化学材料和新型非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使钢铁的代用品不断增多,对钢铁的需求量相对下降,但迄今为止,钢铁在工业原材料构成中的主导地位还是难以取代的。
[0003]切割是一种物理动作,切割是使用各种工具将物体断开,在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应用,金属材料在进行焊接和组装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切割装置,使金属材料的结构和长度满足使用条件,由于金属材料的特殊性,金属材料在进行切割时切割装置需要用到较大的切割力才能将金属切开,所以金属材料在切割过程中,容易因切割力的作用使金属跑位,目前,对金属材料进行固定是通过人工固定或是通过简易的固定结构,这样不能够保证金属材料在切割时的稳定性,时常会出现金属跑位的现象,不仅降低了金属切割的质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切割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6632706U,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底座、切割机装置、滑板槽、滑板、滑动底板、转动轮、移动槽、转动螺丝、固定螺母和固定件,切割机装置设置于底座中部后方,滑板槽为两个且分别开设于底座左右两侧,滑动底板设置于滑板槽内,滑板固定于滑动底板上方,转动轮设置于滑动底板下方,滑板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滑板上方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与移动槽通过转动螺丝连接,固定螺母旋转设置于转动螺丝上端,该技术易于安装和拆卸,固定件可根据金属材料的形状进行切换固定面,其调节功能可以适用于金属材料切割位置的调整和固定,适用范围广且使用方便,便于稳定切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0005]但是在实际使用时,金属材料切割装置不能测量计算金属材料的最大切割面,可能会导致对材料的浪费,或者因为切割质量不佳需要重复加工而造成额外的时间和资金开支。所以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的金属材料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的金属材料切割装置,通过测量计算金属材料最大切割面,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加合理地规划金属材料和生产成本,使材料达到的最大程度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的金属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固定结构、测量结构和切割结构。
[0008]安装架顶部两侧设有凹槽,安装架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主齿轮,主齿轮与安装架外侧壁间隙配合,主齿轮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
轮,从动齿轮贴近安装架一侧同轴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贯穿安装架侧壁且延伸至凹槽内部,丝杆远离从动齿轮一端与凹槽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一电机信号连接有控制器。
[0009]固定结构包括若干滑块、气缸、连接杆和夹持组件,滑块分别套设在丝杆上,滑块与丝杆组成形成滚珠丝杠结构,且滑块与两侧的凹槽滑动配合,滑块远离凹槽一端与气缸固定连接,气缸输出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远离气缸一端与夹持组件固定连接,气缸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0]测量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红外超声传感器组,第一支架两侧与安装架两侧固定连接,红外超声传感器组与第一支架顶部固定连接,红外超声传感器组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1]切割结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电机和切割刀,第二支架两侧与安装架两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第二支架一端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与切割刀同轴固定连接,第二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信号连接有移动终端。
[0012]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将被切割金属材料固定在夹持组件上,从移动终端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主齿轮,主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丝杆,丝杆转动带动滑块在凹槽内滑动,从而带动被切割金属材料移动。夹持组件对被切割金属材料夹持时,两侧的气缸施加力的数值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算法得出被切割金属材料的最大切割宽度。
[0013]被切割金属材料移动至测量结构后,第一支架上的红外超声传感器组对被切割金属材料进行测量,红外超声传感器组将测量的结果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对红外超声传感器组的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预先设置一个起始红外超声传感器,依次对红外超声传感器进行排序,被切割金属材料移动经过测量结构后,红外超声传感器组对被切割金属材料进行测量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红外超声传感器组与安装架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只需要根据测量数据的变化,即可对气缸得出的值进行二次判断,通过算法得出被切割金属材料的最大切割面积),控制器控制气缸伸缩,将被切割金属材料的最大切割面移动至切割结构。
[0014]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切割刀,同时控制器控制伸缩杆向下移动,伸缩杆带动第二电机和切割刀,从而使切割刀接触被切割金属材料,切割刀转动对被切割金属材料进行切割,同时因为控制器信号连接有移动终端,所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控制切割装置。
[0015]综上,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测量结构得出被切割金属材料可以被切割的最大面积;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准确掌握切割操作的上限,避免超过切割装置可承受范围导致机器性能下降或威胁操作人员的安全;考虑到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加工难易程度会影响切割的效果,金属切割装置计算最大切割面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加合理地规划材料和生产成本,使材料达到的最大程度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0016]进一步,安装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操作台远离固定结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操作台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同轴可拆卸连接有磨砂轮,磨砂轮通过第一开口贯穿操作台且与第一开口间隙配合,第三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7]有益效果:切割完的金属材料通过固定结构继续移动,控制器控制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磨砂轮,磨砂轮对被切割金属材料进行打磨。
[0018]磨砂轮可以对被切割金属材料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从而增强其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磨砂轮可以去除金属材料表面的毛刺、粗糙和不平整部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平整,这对很多需要高精度表面处理要求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磨砂轮还可以消除不同材料之间因密度和硬度的差异导致的夹杂在材料中的金属碎屑和其他污染物,减少对后续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干扰和损害。
[0019]进一步,操作台上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切割刀匹配。
[0020]有益效果:第二开口可以有效避免切割刀损坏操作台的情况发生,即通过将切割刀与第二开口匹配,就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切割刀与操作台其他部分擦撞或碰撞,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使用过程中切割刀对操作台机身造成的损毁风险;这也可以延长切割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省维修和更换成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金属材料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固定结构、测量结构和切割结构;安装架顶部两侧设有凹槽,安装架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主齿轮,主齿轮与安装架外侧壁间隙配合,主齿轮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贴近安装架一侧同轴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贯穿安装架侧壁且延伸至凹槽内部,丝杆远离从动齿轮一端与凹槽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一电机信号连接有控制器;固定结构包括若干滑块、气缸、连接杆和夹持组件,滑块分别套设在丝杆上,滑块与丝杆组成形成滚珠丝杠结构,且滑块与两侧的凹槽滑动配合,滑块远离凹槽一端与气缸固定连接,气缸输出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远离气缸一端与夹持组件固定连接,气缸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测量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红外超声传感器组,第一支架两侧与安装架两侧固定连接,红外超声传感器组与第一支架顶部固定连接,红外超声传感器组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切割结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电机和切割刀,第二支架两侧与安装架两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第二支架一端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佰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