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空气采样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39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空气采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采样装置采集空气中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S2:将采得的样品放入样品瓶中,用2.8~3.2mL的1%氨水甲醇作为解吸洗脱液,旋涡振荡处理29~31min,得洗脱液;S3:将所述洗脱液过滤后经液相色谱柱分离;S4: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在空气中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同时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胺、甲基苯胺的3种同分异构体、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空气采样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采样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空气采样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芳香族胺类化合物是指具有一个芳香性取代基的胺,即

NH2、

NH或含氮集团连接到一个芳香烃上,种类繁多,包括苯胺、甲基苯胺、异丙基苯胺、甲氧基苯胺、硝基苯胺、卤苯胺、萘胺等几大类。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血液、生殖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并且大多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职业接触人群众多,因此亟需关注这类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权益,以更好地助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0003]目前,我国仅对11种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制定了职业接触限值,分别是苯胺、二苯胺、对苯二胺、对硝基苯胺、邻甲氧基苯胺、对甲氧基苯胺、邻甲苯胺、3,3
’‑
二甲基联苯胺、N

甲基苯胺、N,N

二甲基苯胺和N

异丙基苯胺,其中只有4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制定了标准检测方法,分别是苯胺、N

甲基苯胺、N,N

二甲基苯胺、对硝基苯胺,我国的标准检测方法尚未全覆盖上述制定了职业接触限值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2,4,5

和2,4,6

三氯苯胺虽然制定了标准检测方法,但是尚未制定职业接触限值,这就要求职业卫生人员对工作现场环境和生产工艺有十分清晰的掌握,但在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检测时,需要应急检测人员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为快速处置事件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另外,现行检测方法中一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对应一种检测方法,当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多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时,职业卫生人员需要进行多次采样,浪费大量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0004]目前国内外尚未见一种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空气中苯胺、甲基苯胺的3种同分异构体、3,4

二甲基苯胺、联苯胺、N

异丙基苯胺、N,N

二甲基苯胺、硝基苯胺的3种同分异构体、4

氯苯胺和4

溴苯胺等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检测方法以更精准、更高效地监测空气中不同存在状态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以更精准、更高效地监测空气中不同存在状态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的新型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空气采样检测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空气采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利用采样装置采集空气中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
[0009]S2:将采得的样品放入样品瓶中,用2.8~3.2mL的1%氨水甲醇作为解吸洗脱液,旋涡振荡处理29~31min,得洗脱液;
[0010]S3:将上述洗脱液过滤后经液相色谱柱分离;
[0011]S4: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在空气中的含量。
[0012]上述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苯胺、甲基苯胺的3种同分异构体、3,4

二甲基苯胺、联苯胺、N

异丙基苯胺、N,N

二甲基苯胺、硝基苯胺的3种同分异构体、4

氯苯胺和4

溴苯胺等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其中,在S2步骤选择2.8~3.2mL的1%氨水甲醇能更好的破坏硅胶和芳香族胺类化合物之间的硅羟基键,使得芳香族胺类化合物从硅胶中解吸下来,达到最佳的解吸效果;另外,解吸洗脱时,需要将固体吸附块和滤料放入10mL的玻璃瓶中,过少的1%氨水甲醇用量会造成解吸液不足,而过多的1%氨水甲醇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本专利技术用2.8~3.2mL解吸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上层清液刚好有1mL的体积,解吸洗脱效率能够达到90%左右。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芳香族胺类化合物为苯胺、甲基苯胺的3种同分异构体、3,4

二甲基苯胺、联苯胺、N

异丙基苯胺、N,N

二甲基苯胺、硝基苯胺的3种同分异构体、4

氯苯胺和4

溴苯胺中得一种或一种以上。上述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均为工作场所中较常存在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检测方式可同时检测空气中不同形态的上述物质,在对上述13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在质量浓度为0.0~373.6mg/L时,相关系数为0.99953~0.99995,检出限为0.012~0.719mg/L(以3倍标准差进行计算),定量下限为0.039~2.395mg/L(以10倍标准差进行计算),空气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0008~0.0479mg/m3(均以采集45.0L样品,样品溶液体积为3.0mL计),最低定量浓度为0.0026~0.1597mg/m3(均以采集45.0L样品,样品溶液体积为3.0mL计);现场空气中可能共存的干扰物(如苯、甲苯、二甲苯及其同分异构体、4

甲氧基苯胺、二苯胺、2,4

二溴苯胺、2,4,6

三溴苯胺等)不影响测定。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相色谱条件为:
[0015]流动相的水相A为5mmol乙酸铵+0.1%甲酸(v:v)水溶液,定容后加入氨水,调节pH值到3.5;有机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10min,A相维持在90%,10~17min,A相逐渐下降至50%,17~20min,A相维持在50%,20~21min,A相下降至10%,21~22min,A相上升至90%,22~30min,A相维持在90%;检测波长为245nm。
[0016]乙酸铵和甲酸构成缓冲液体系,促进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分子化,改善峰型,提高响应值,氨水能够调节缓冲液的pH值,保护色谱柱,需要注意的是pH值过小,出峰时间提前,pH值过大,出峰时间延迟,两种情况都会使不同种类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的出峰重叠,因此,调节至本专利技术确定的pH值可得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0017]前期对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主要集中在250nm上下,本专利技术最终确定245nm,对大部分芳香族胺类化合物都有灵敏的响应值。
[0018]现有技术中不同的流动相比例和流速的恒定洗脱程序都不能有效分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常见芳香族胺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选择了梯度洗脱程序,先用高水相将极性大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从液相色谱柱中洗脱下来,再慢慢转到高有机相,这个过程将恒定洗脱程序中不能有效分离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有效的分离,最后从高有机相切换至高水相,使吸附能力强、易残留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全部洗脱下来,通过优化洗脱条件,参数以及优选试剂,并且对于流动相转换的比例和时间通过大量实验进行确定,最终得出本专利技术洗脱程序。
[00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空气采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采样装置采集空气中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S2:将采得的样品放入样品瓶中,用2.8~3.2mL的1%氨水甲醇作为解吸洗脱液,旋涡振荡处理29~31min,得洗脱液;S3:将所述洗脱液过滤后经液相色谱柱分离;S4: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在空气中的含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空气采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胺类化合物为苯胺、甲基苯胺的3种同分异构体、3,4

二甲基苯胺、联苯胺、N

异丙基苯胺、N,N

二甲基苯胺、硝基苯胺的3种同分异构体、4

氯苯胺和4

溴苯胺中得一种或一种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空气采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的水相A为5mmol乙酸铵+0.1%甲酸(v:v)水溶液,定容后加入氨水,调节pH值到3.5;有机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10min,A相维持在90%,10~17min,A相逐渐下降至50%,17~20min,A相维持在50%,20~21min,A相下降至10%,21~22min,A相上升至90%,22~30min,A相维持在90%;检测波长为245n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空气采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洗脱流速保持在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川凌伟洁林佐侃戎伟丰胡嘉雯丘静静谢威民吴诗华何嘉恒袁静罗晓婷马安萍蒙瑞波王伟辉杨展鸿孙毅吴邦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卫生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