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花跌打酒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27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姜花跌打酒及其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治疗跌打扭伤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姜花跌打酒,按重量份计,将以下药材:姜黄22.5份、红花6.25份、威灵仙25份、醋乳香6.25份、独活12.5份、制川乌6.25份、醋没药6.25份、制草乌6.25份、细辛6.25份,经酒提取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红花为主要成分的药酒,能对跌打扭伤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对跌打扭伤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对跌打扭伤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姜花跌打酒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姜花跌打酒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是跌打损伤或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骨伤部位的软组织出现的肿胀与充血现象,是骨科常见疾病症状,其发生主要与局部疼痛未得到缓解、毛细血管网通透性提高及肌肉痉挛等因素有关,对患者患肢骨伤的痊愈有不良影响,若未及时进行处理,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与局部坏死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不但会延长骨折愈合时间,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需要对骨伤后期的治疗引起高度重视。中医认为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属于“瘀血证”范畴,其发生主要与气滞血瘀及热毒内侵有关,治疗应该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为主。通过相关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脾虚症状,对其水肿情况也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在提升疗效的同时可加快肿胀消除速度,同时还可达到疏通经络与调解微循环的目的。
[0003]治疗跌打损伤的药品有很多,根据病程过程合理选择用药。初期:对于症状较轻,出血较少,创面浅的伤口,可自行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敷以消肿止痛膏;对于肿痛剧烈者,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常见的药有双氯芬酸钠、尼美舒利或洛索洛芬钠等,能够很好的起到消炎以及镇痛的作用。中期:跌打损伤的中期,通常患处肿痛减退,治疗应舒筋活血,当有瘀血不散时候,可借助中成药,如活血止痛胶囊或伤科跌打胶囊,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血肿痛。后期:后期常夹有风寒外邪、局部疼痛,活动欠利,治宜养血活络,祛风宣痹,补肝肾,外用解痉镇痛酊或采用中药熏洗,对于严重的跌打损伤还可以采用物理治疗,如红外线光疗、紫外线光疗或电疗等,还可用针灸、拔炎罐等。
[0004]目前临床上治疗骨折或跌打扭伤所致肿胀方法多种多样,骨伤患者后期出现肢体肿胀的概率较高,并且肢体肿胀较为严重且疼痛程度较为剧烈,要及时给予其有效治疗,能够加速其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临床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所选用的西药为甘露醇,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单一用药不但导致病情无明显改善,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等较多副作用。另外常规西药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主要以消除肿胀与改善微循环为主,进而有效减少感染与血栓的发生,同时还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副作用较多,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中医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病机,中医的跌打损伤、风湿肿痛,是由血瘀、风寒、湿邪阻滞经络,至使血、气于体内运行不畅,其于体征表现为痛证。中医治疗当活血化瘀、消肿通络、行气止痛为治则。中药制剂根据其独特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副作用小等特点,在疾病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治疗跌打扭伤提供一种新选择。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姜花跌打酒,按重量份计,将以下药材:姜黄22.5份、红
花6.25份、威灵仙25份、醋乳香6.25份、独活12.5份、制川乌6.25份、醋没药6.25份、制草乌6.25份、细辛6.25份,经酒提取得到。
[0007]具体的,所述提取为将上述药材用酒浸泡,然后去渣,即得。
[0008]其中,所述酒与药材的用量配比为:每97.5g药材用1150mL酒。
[0009]特别的,所述酒为米酒。
[0010]进一步的,所述米酒度数为28~52
°

[0011]优选的,所述米酒度数为40
°

[0012]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时间为15~45天。
[0013]优选的,所述浸泡时间为30天。
[0014]特别的,浸泡过程中搅拌至少一次。
[0015]具体的,所述去渣采用如下方式之一:100~200目筛网过滤或者离心。
[0016]进一步的,去渣后的液体加酒稀释,得到原液。
[0017]优选的,所述酒为米酒。
[0018]特别的,稀释后体积与药材的比例为:每97.5g药材稀释至1000mL。
[0019]更进一步的,所述稀释后原液,干燥,得到浸膏。
[0020]特别的,所述干燥为原液依次经烘干、减压干燥。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姜花跌打酒在制备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姜花跌打酒在制备治疗跌打扭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0023]本专利技术方中,诸药性味辛温,其中姜黄犹长活血行气,使瘀散滞通而痛解,通经止痛,用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为君药;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并列君药;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均有温经,活血行气,消肿生肌,散寒止痛作用,为臣药;细辛、独活为辛,温,祛风散寒,止痹痛,为佐药;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孪,屈伸不利,是为使药。诸药配伍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0024]酒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知识,把中药和酒按一定比例加工融合,通过饮服或外涂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中药剂型。借酒疗疾的做法由来已久,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中,虽未明确记载各类药酒的功效及所主病证,但仍为后世医家应用药酒防治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1]表明,酒在改变药性、宣行药势、引药上行、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矫味矫臭、防腐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红花为主要成分的药酒,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能对跌打扭伤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药酒的制备方法,对方法中的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和选择。根据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姜花跌打酒治疗骨伤导致的血瘀及肢体肿胀疼痛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肢体肿胀程度,加快消肿速度与骨伤愈合速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此外,姜花跌打酒为中药外搽酒剂,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直达病所,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之作用,且病人反馈效果良好,用药感觉舒适,费用低廉,简单方便,且不受跌打扭伤部位、地点的限制,病人普遍乐于接受。
附图说明
[0026]图1、羟基红花黄色素A标准曲线方程。
[0027]图2、姜花跌打酒全方、空白、阴性(缺红花)及标准品(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色谱叠加图;从上到下依次为标准品、阴性、空白、全方。
[0028]图3、九种供试品溶液色谱叠加图;从上到下依次为52
°
/45d,40
°
/45d,28
°
/45d,52
°
/30d,40
°
/30d,28
°
/30d,52
°
/15d,45
°
/15d,40
°
/45d。
[0029]图4、三种供试品溶液色谱叠加图;从上到下依次为离心操作、过200目筛、过100目筛。
[0030]图5、三批姜花跌打酒供试品指标成分色谱峰叠加图;从上到下依次为03批、02批、01批。...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姜花跌打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将以下药材:姜黄22.5份、红花6.25份、威灵仙25份、醋乳香6.25份、独活12.5份、制川乌6.25份、醋没药6.25份、制草乌6.25份、细辛6.25份,经酒提取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姜花跌打酒,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为将上述药材用酒浸泡,然后去渣,即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姜花跌打酒,其特征在于:所述酒与药材的用量配比为:每97.5g药材用1150mL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姜花跌打酒,其特征在于:所述酒为米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姜花跌打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米酒度数为28~52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姜花跌打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米酒度数为40
°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姜花跌打酒,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时间为15~45天。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吴善瑜林绮娴宁雪姣劳慧琴
申请(专利权)人:英德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