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13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属于药物领域。该中药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分:泽泻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LD)是一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病理特征的一类疾病,脂肪肝所引起的肝脏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危害也越来越明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全球范围内成人脂肪肝发病率大约占25%。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脏疾病。FLD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根据临床表现特点,目前学术界公认属于中医的“痰症”、“湿阻”“胀满”、“积证”、“肋痛”等范畴,其症状期间会呈现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的临床综合症,其发病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等有较大相关性,病因主要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药物等相关。至现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0年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诊疗方案》中,统一将其中医病名定位“肝癖”。据统计,FL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有低龄化的发展趋势。
[0003]《素问
·
宝命全形论》言“土得木而达之”。若肝气失于疏泄,则气机郁阻,人体气血津液输布障碍,停滞为血瘀、痰浊,痰瘀即由此而成,阻滞于肝则发为本病。同时,肝失疏泄,可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和,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聚湿生痰,壅积于肝,亦可发病为本病。依据中医理论,认为FLD病病位主要在肝,肝属木,喜条达,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促进全身气血津液的正常输布,还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胁痛”“积聚”“痰浊”“肝积”“肺气病”等范畴。当前依据组织病理学变化可分为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
[0004]目前对脂肪肝防治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一般采用护肝、降脂、抗氧化等药物治疗,以达到降低血脂,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从而避免肝细胞损伤目的,但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复杂,西药治疗效果均不显著,且在治疗过程中常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其临床疗效受限。
[0005]因此,如何通过早期治疗,以期延缓或防止FLD的进展,保护肝功能,防止肝脏的进一步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已成为各国肝脏病学者十分关注的焦点。由此,寻找安全有效、副作用低、价格低廉的药物对防治FLD具有重要的临床科学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脾虚湿盛证和湿浊内盛所致的脂肪肝效果显著。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技术方案一: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分:泽泻20%

25%;茵陈12%

17%;枸杞子16%

21%;柴胡6%

11%;姜黄6%

11%;大黄2%

7%;红花1%

5%;甘草6%

11%。
[0009]技术方案二:一种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加热提取三次得到滤液,取所述滤液浓缩即得。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提取三次得到滤液包括:第一次加入体积比为原料10倍的饮用水,100℃下提取3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提取均加入体积比为原料6倍的饮用水,100℃下提取2小时;合并加热提取三次得到的提取液,100目过筛,得到滤液。
[0011]进一步地,所述浓缩包括:在75℃

92℃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3。优选地,在8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
[0012]技术方案三:一种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0014]进一步地,所述辅料包括糊精、倍他环糊精、食用香精、甜味剂、酸味剂、填充剂、润滑剂、防腐剂、助悬剂、食用色素、稀释剂或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口服剂、颗粒剂、片剂、散剂、胶囊剂、蜜丸或贴剂。
[001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成分由泽泻,茵陈,枸杞子,柴胡,姜黄,大黄,红花,甘草八味中药制成,其中,方中泽泻、茵陈为君药,茵陈为跨、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效;枸杞子、柴胡为臣药,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健脾、养肝明目、补中益气、滋养强身的功效;柴胡性味苦凉,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气之功效;姜黄、大黄、红花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为佐药;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全方配伍,共奏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之功。
[0018]本专利技术将有效脾虚湿盛,温阳利水之功的中药组份进行科学配伍,发挥其相互协同作用,从而获得一种具有降低体重,肝脏重量及肝/体重比值下降,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减少,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水平下降明显的中药组合物。现代药理研究和实验已证实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作用于小鼠后,其体重有所下降(P<0.0001),肝/体重比的降低(P<0.01)在给予治疗后有逆转,病理学检测结果TG水平下降明显(P<0.01)。本专利技术经动物实验对照证明能有效降低肝重量比大小,肝脏脂肪变性、脂肪沉积、脂肪滴明显减少等症状。此外,制备本专利技术药物所用药材均为常见药材,价格适中,材料易得,且制备工艺简单,适于产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小鼠一般生理情况统计图;其中,A为MCD饮食诱导的日均/只小鼠粮食摄入量;B为小鼠体重变化曲线图;C为小鼠肝脏重量图;D为小鼠肝/体重比图;ND表示给予正常饮食的正常对照组小鼠、MCD表示给予4周MCD饮食的模型对照组小鼠、中药组合物

1表示给予4周MCD饮食+等倍临床剂量中药组合物低剂量小鼠、中药组合物

2表示给予4周MCD饮食+2倍临床剂量中药组合物高剂量小鼠;ns:无显著差异;*P<0.05;**P<0.01;***P<0.001;****P<0.0001;
[0021]图2为小鼠肝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图,其中,ND表示给予正常饮食的小鼠组、MCD表示给予4周MCD饮食的模型对照组小鼠、中药组合物...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组分:泽泻20%

25%;茵陈12%

17%;枸杞子16%

21%;柴胡6%

11%;姜黄6%

11%;大黄2%

7%;红花1%

5%;甘草6%

11%。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加热提取得到滤液,取所述滤液浓缩即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提取得到滤液包括:第一次加入体积比为原料10倍的饮用水,100℃下提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腊蕾刘莉张梓泳邹雪晶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