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发属于界面修复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主要是由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组成的亲水性、疏松多孔的三维基质,是生物医用材料的主要基质成分。ECM不仅为活体组织提供结构支架,也对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形态发生和内稳态等过程的生化和生物力学信号有重要影响。天然聚合物水凝胶,来源于生物组织或由微生物生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模拟天然微环境的多个方面,常作为组织再生的支架材料,用于负载细胞和生长因子,界面组织存在于软组织(肌腱、软骨、韧带)和硬组织(骨)的连接处,在整个肌肉骨骼系统中普遍存在。
[0003]现有技术中,软组织到硬组织之间,由于基质成分、组织结构排列、细胞类型存在复杂的梯度结构,而且还在界面组织之间承担有效传递机械应力维持界面稳态功能,因此极其容易造成界面损伤,受损后难以修复。这种软硬组织差异较大的结构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其特征在于,将软骨细胞和明胶微球共同重悬于光交联水凝胶单体溶液中,经紫外线光照交联成型为交联水凝胶,即构建三维细胞培养体系;将该三维细胞培养体系恒温培养,明胶溶出,水凝胶内部形成微孔洞结构,软骨细胞在凝胶内部生长增殖并分泌具有软骨特征的基质,得到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将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经过多级脱细胞处理,构建了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2.一种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三维细胞培养体系: 将光交联水凝胶单体溶液与软骨细胞、明胶微球混合均匀,形成包载细胞和明胶微球的水凝胶溶液,注入孔径大小为2
‑
10mm,孔深度为2
‑
6mm的多孔硅胶板模具中,经紫外光照射交联成型得到交联水凝胶,即构建三维细胞培养体系;(2)制备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将步骤(1)制备的交联水凝胶,加入细胞培养基,置于37℃培养箱培养,培养2
‑
6周,形成水凝胶与软骨细胞分泌的胞外基质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即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3)制备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将步骤(2)制备的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先进行多次循环冻融处理,再利用细胞洗脱液进行脱细胞处理,最终得到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的脱细胞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分步:(3.1)将步骤(2)制备的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于
‑
80℃冷冻3小时,然后室温解冻4
‑
6小时,依次反复冻融3
‑
5次,得到预产物;(3.2)将步骤(3.1)得到的预产物依次经如下细胞洗脱液:Tris
‑
HCl溶液、 Triton X
‑
100溶液、磷酸盐缓冲液(PBS)、NaOH溶液、PBS溶液、脱氧核糖核酸酶和核糖核酸酶组成的核酸酶溶液、PBS溶液进行脱细胞处理,所述细胞洗脱液洗脱条件为:温度为37℃,振荡速度为50
‑
200rpm/min,PBS洗脱3
‑
5次,每一级细胞洗脱液洗脱时间为3
‑
5小时,最终得到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培养条件为:温度为37℃,CO2浓度为5%,相对湿度为95%,水平摇床转速为20
‑
60 rpm/min。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细胞组织工程化双网络互穿软骨基质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航,石军丽,王东安,崇辉,王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