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介入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04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超声介入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底部开有凹槽,凹槽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应变片;穿刺针的一端设有针头,针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合在凹槽内的连杆,连杆远离针头的一端接触有滑板,滑板与凹槽侧壁竖向滑动配合,滑板与凹槽顶部之间的间隙内也固定连接有应变片;连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针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穿刺针底部固定连接;针头与穿刺针之间设有弹性环,弹性环的一端与穿刺针固定连接,弹性环的另一端与针头固定连接。通过应变片的电阻率变化,来得知医生的穿刺力度和针头的偏移情况,从而进行及时调整,使医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作的更加顺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作的更加顺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作的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介入穿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超声介入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性超声指在实时超声影像监视下,将穿刺针或导管准确地插入到人体内各种器官或组织内,进行穿刺抽液、组织学活检、置管引流、肿块消融或疼痛治疗等各种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已广泛应用在临床,对临床诊断提供病理依据。
[0003]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9021451U公开了超声介入穿刺装置,包括底板、超声波探头、显示屏和导线,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穿刺装置、固定板和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底板的固定,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相对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的外壁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有矩形框板。该装置通过拧动旋钮,带动螺纹丝杆转动,以丝杆传动的方式调节显示屏的高度,使得显示屏能满足不同身高医护人员的观看需求,操控电推杆运转,使其带动显示屏绕着第一套管转动,以此调节显示屏的角度,进一步满足医护人员对显示屏上图像的观看需求,使得医护人员能更好的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
[0004]医生将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组织时,医生的刺入力度可能会过大,并且在组织的阻碍下,针头可能也会发生偏移,上述装置不便于对穿刺力度和针头的偏移情况进行提醒,从而影响刺入效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超声介入穿刺装置,通过应变片的电阻率变化,来得知穿刺力度和针头的偏移情况,从而进行及时调整,使医生在一定程度上操作的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声介入穿刺装置,通过应变片的电阻率变化,来得知穿刺力度和针头的偏移情况,从而进行及时调整,使医生在一定程度上操作的更加顺畅。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声介入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底部开有凹槽,凹槽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应变片;穿刺针的一端设有针头,针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合在凹槽内的连杆,连杆远离针头的一端接触有滑板,滑板与凹槽侧壁竖向滑动配合,滑板与凹槽顶部之间的间隙内也固定连接有应变片;
[0007]连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针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穿刺针底部固定连接;针头与穿刺针之间设有弹性环,弹性环的一端与穿刺针固定连接,弹性环的另一端与针头固定连接;滑板与凹槽之间的间隙连通有气管,气管的另一端贯穿穿刺针与外界连通。
[0008]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原理以及有益效果:
[0009]使用时,使超声探头保持无菌状态,以超声探头横轴轻抵需要穿刺部位上方,然后医生握住穿刺针,以超声探头为引导,将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观察超声屏幕确定穿刺针刺入患者体内的位置。
[0010]当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时,针头受到医生的推力以及皮肤组织的反向作用力,连杆会在皮肤组织的反向作用力下向凹槽内移动一定的距离,连杆再推动滑板向凹槽内移动一定的距离,此时,位于滑板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内的应变片受到滑板的挤压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从而导致位于滑板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内的应变片的电阻率发生改变,通过此电阻率的变化可得知医生的穿刺力度;当位于滑板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内的应变片受挤压后的电阻率变化较大时,说明医生的穿刺力度较大,可能会影响后续操作;此时,可以通过气管向滑板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内输送适量的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可以推动连杆向凹槽外移动,从而对针头进行一定程度的缓冲;而由于第二弹簧和弹性环的限位,使得连杆移动的距离有限,从而保证穿刺的安全性。
[0011]当穿刺针刺入患者体内时,由于患者体内组织较多,在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穿刺不畅的情况,在组织的阻碍下,针头受到阻力可能会发生倾斜,从而使连杆发生倾斜;当凹槽内某个方位的应变片电阻率发生变化时,提示连杆发生了倾斜对该应变片进行挤压,如左侧的应变片电阻率发生变化,说明连杆向左侧倾斜对左侧的应变片进行挤压,则可将穿刺针稍微向右侧移动,给医生起到提示作用。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通过应变片的电阻率变化,来得知医生的穿刺力度和针头的偏移情况,从而进行及时调整,使医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操作的更加顺畅。
[0013]进一步,穿刺针上套设有针筒,针筒的外侧壁开有齿槽;针筒上套设有调节筒,调节筒内开有空腔,空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槽啮合。
[0014]有益效果:将穿刺针刺入患者皮肤后,可以启动电机,使电机正转,电机带动齿轮正转,齿轮在转动时向下推动齿槽,从而使针筒和穿刺针整体向下移动,当需要将穿刺针取出时,可将电机反转,齿轮在转动时向上推动齿槽,使针筒和穿刺针整体向上移动,在电机的带动下,可以使穿刺针稳步推送,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医生使用该装置,并且提高穿刺时的稳定性。
[0015]进一步,针筒内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嵌入且转动配合有若干滚珠。
[0016]有益效果:在穿刺前,需将穿刺针穿入针筒内,在穿刺结束后,需将穿刺针从针筒内取出;滚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针筒与穿刺针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穿刺针在针筒内的取放。
[0017]进一步,针筒内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层。
[0018]有益效果:防滑层可以用来增加穿刺针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穿刺针卡合在针筒内时的稳定性。
[0019]进一步,调节筒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顶部开有开口;开口处螺纹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衡部,平衡部内开有通槽,通槽内设有平衡球,平衡球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远离平衡球的一端均与通槽侧壁固定连接;通槽内也固定连接有若干应变片。
[0020]有益效果:在进行穿刺前,可将连接部安装在开口上,当医生在握住调节筒进行穿刺时,部分经验不够丰富的医生可能会出现手抖的情况,此时,平衡球可能会在通槽内向四周运动,从而导致平衡球对通槽内不同方位的应变片进行挤压,导致通槽内不同方位的应变片的电阻率发生变化,通过该电阻率的变化来提示医生需缓解紧张以便于后续进行操
作。
[0021]进一步,穿刺针上刻制有划分线。
[0022]有益效果:在将穿刺针穿过针筒时,医生可目测划分线的位置,使划分线位于针筒底部的下方,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穿刺针穿过针筒时的长度过短,从而影响后续操作。
[0023]进一步,调节筒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0024]有益效果:橡胶层可以增加医生手与调节筒之间的摩擦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生握持调节筒时的稳定性。
[0025]进一步,凹槽处嵌入有若干限位球。
[0026]有益效果:限位球可以对连杆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连杆在凹槽内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介入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底部开有凹槽,凹槽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应变片;穿刺针的一端设有针头,针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合在凹槽内的连杆,连杆远离针头的一端接触有滑板,滑板与凹槽侧壁竖向滑动配合,滑板与凹槽顶部之间的间隙内也固定连接有应变片;连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针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穿刺针底部固定连接;针头与穿刺针之间设有弹性环,弹性环的一端与穿刺针固定连接,弹性环的另一端与针头固定连接;滑板与凹槽之间的间隙连通有气管,气管的另一端贯穿穿刺针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介入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穿刺针上套设有针筒,针筒的外侧壁开有齿槽;针筒上套设有调节筒,调节筒内开有空腔,空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槽啮合。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史惠铭郭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