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586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包括导流装置,定位装置,环切组件;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柔性气囊,所述柔性气囊的顶部设有卡位结构,所述环切组件包括环切通道、环切杆、套筒和环接头,环切头旋转形成的切口位于卡位结构的外周,通过设置卡位结构,从而使得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稳定固定在囊腔内,便于进行有效清洗。清洗后立即进行环切,因此操作更加简单,避免二次感染。切口位于卡位结构外周,从而将卡位部未清洗的囊壁有效切除。位部未清洗的囊壁有效切除。位部未清洗的囊壁有效切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是一种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大类,牙源性者即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牙源性囊肿是牙齿形成器官的上皮或上皮剩余发生的一组囊肿。非牙源性囊肿则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如球上颌囊肿、鼻唇囊肿等。
[0003]传统的颌骨囊肿的治疗多采用刮治术,颌骨方块截骨术或颌骨节段切除加髂骨、腓骨移植修复等方法,为了方便术后护理,常采用阻塞器清理囊肿创口处的残留脓水,并通过适当按压创口来加快创口愈合,但是现有的阻塞器还存在以下缺点:
[0004]现有的阻塞器在中间设置有贯穿孔以便创口的脓水排出,但是设置的贯穿孔在病人进食时容易被堵塞,而且食物的残渣等容易通过管穿孔进入到创口内导致创口被感染引起发炎等不良症状,而且该类型的阻塞器不容易及时摘取下来进行清洗。手术创伤大,愈后不佳。近年来随着功能外科和微创外科的发展,对于巨大颌骨囊肿常采用开窗减压治疗,为了术后不影响患者进食,采用囊肿塞,维持囊腔的不完整性,使囊壁内外压力平衡,达到缩小囊腔引导骨质新建的效果。但是目前的囊肿塞还存在一下缺点:1.囊肿塞异物感强,需要患者很强的依从性。2.囊肿塞制作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硬,行使功能时引起局部粘膜压迫和疼痛。3.需要患者每天多次摘带冲洗,过程繁琐。4.颌骨改建过程中可能导致囊肿塞无法就位,囊腔快速封闭,需要二次手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封闭式疗法,其先对囊肿内部进行有效清洗,然后再将其与空气隔离。先使用95%无水乙醇对囊肿内部进行有效冲洗烧灼,然后严密缝合粘膜。
[0006]该方法中是否可以有效全面烧灼清洗是关键,在清洗过程中,需要清洗装置与颌骨切口保持相对固定,需要清洗装置与颌骨开窗切口保持相对固定同时能全面烧灼清洗囊肿内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其不但能在清洗时与颌骨切口固定,有效全面清洗囊肿内壁,而且在清洗后通过环切方式将可能存在的清洗死角进行环切,从而保障全面清洗。
[0008]一种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包括导流装置,定位装置,环切组件;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柔性气囊,所述柔性气囊的顶部设有卡位结构,所述环切组件包括环切通道、环切杆、套筒和环接头,套筒上端设有环切柱,环切柱上设有导向孔,环切通道的顶部设有止位组件,环切杆设置在套筒的中部,环切杆的顶部设置环切头,环切头可相对环切杆转动,环切头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所述止位组件与套筒相配合,
推动环切杆可带动环切头沿着环切柱的导向孔向外侧展开,环切头旋转形成的切口位于卡位结构的外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卡位结构包括位于囊腔内的第一卡位部和位于囊腔外的第二卡位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环切组件位于中部,导流装置位于环节组件外侧,所述定位装置位于导流装置外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环切通道设有单向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环切杆、套筒和环接头可穿过单向阀。
[0013]通过设置卡位结构,从而使得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稳定固定在囊腔内,便于进行有效清洗。由于卡位部属于清洗的死角区域,环切头旋转形成的切口位于卡位结构的外周,从而可以将卡位部未清洗的囊壁有效切除,保障全方位清洗后进行缝合,防止感染。清洗后立即进行环切,因此操作更加简单,避免二次感染。采用本技术方案的装置进行封闭式疗法,可以有效无死角清洗,保障颌骨大囊肿封闭式疗法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16]图3为实施例一沿A

A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18]图5为推动套筒和环切杆后的部分剖面图。
[0019]进水管11、出水管12、柔性气囊21、环切组件3、第一卡位部22、第二卡位部23、环切通道31、环切杆32、套筒34、环接头33、单向阀35、皮垫351、挡块352、环切柱36、导向孔37、止位组件3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一种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包括导流装置,定位装置,环切组件,环切组件位于中部,导流装置位于环节组件外侧,定位装置位于导流装置外侧;导流装置包括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通过进水管11注入液体,然后液体从进水管上端进入清洗后可以从出水管12流出。定位装置包括柔性气囊21,柔性气囊21环绕进水管11、出水管12和环切组件3设置,定位装置的顶部设有卡位结构,卡位结构包括第一卡位部22和第二卡位部23,第一卡位部22
和第二卡位部23与柔性气囊21一体成型,柔性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时,其可以顺畅通过颌骨的切口进入囊腔,进行囊腔清洗时,先在柔性气囊收缩状态下将定位装置的端部伸入囊腔内,然后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柔性气囊21、第一卡位部22和第二卡位部23膨胀,从而使得第一卡位部卡在囊腔内,第二卡位部位于囊腔外,通过第一卡位部22和第二卡位部23,即可将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稳定固定在囊肿处,并保障其良好的密封性,通过进水管11注入液体,即可有效对囊腔内进行清洗。
[0024]环切组件包括环切通道31、环切杆32、套筒34和环接头33,环节通道31的上部设有单向阀35,单向阀包括皮垫351和挡块352,当皮垫水平设置时,其与环切通道过盈配合,液体不会从环切通道流出。
[0025]套筒34上端设有环切柱36,环切柱36上设有导向孔37,环切通道31的顶部设有止位组件38,环切杆32设置在套筒34的中部,环切杆32的顶部设置环切头33,环切头33可相对环切杆32转动,环切头33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37。向上推动套筒34时,套筒34带动环切杆32、环切头33穿过单向阀34,套筒34继续向上运动,环切杆32、环切头33透过止位组件38中间的通孔进入囊腔,套筒34抵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颌骨大囊肿清洗环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装置,定位装置,环切组件;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柔性气囊,所述柔性气囊的顶部设有卡位结构,所述环切组件包括环切通道、环切杆、套筒和环接头,套筒上端设有环切柱,环切柱上设有导向孔,环切通道的顶部设有止位组件,环切杆设置在套筒的中部,环切杆的顶部设置环切头,环切头可相对环切杆转动,环切头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孔,所述止位组件与套筒相配合,推动环切杆可带动环切头沿着环切柱的导向孔向外侧展开,环切头旋转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通辉李家苏仇颖莹宋卫健赵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