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78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外墙体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及施工方法,包括锚固套管和锚固杆,所述锚固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套管本体的尾部设置有尾帽,所述锚固套管和锚固杆将保温板与外墙体固定安装,所述套管本体沿轴向设有注胶通道,套管本体的前端部设置有锥形收尖的锚固头,所述锚固头为分体结构,所述锚固头外侧壁上环设有若干倒刺所述锚固杆插入锚固套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三次加固,除机械方式外,还有化学式及传统的砂浆粘接式,实现了在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内不会脱离,达到和主体结构同寿命的目的,解决了既有建筑墙体保温因外贴的保温层和主体结构不能同寿命而导致的各种问题。不能同寿命而导致的各种问题。不能同寿命而导致的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外墙体保温
,具体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外墙体保温通常将保温材料固定在外墙体外面,传统的外墙体保温工艺采用粘接剂将保温板粘接在基层墙体,然后通过膨胀螺栓辅助固定,最后抹防水层和饰面层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过度依赖工人的自觉性,因此容易出现不按施工标准进行安装,如未满面抹灰容易导致空鼓;射钉或膨胀螺栓因为仅仅是机械连接,金属件无法被包裹,金属件锈蚀问题无法解决,连接方式单一等问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脱落,不能和基础墙体同寿命,同时留下安全隐患;此外,膨胀螺栓在使用时需要在保温板上打孔,因此形成热桥,影响保温性能;膨胀螺栓在安装过程中难度较大,费事费力,大多数安装过程时高空作业,安装过于复杂增加了施工难度,严重威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包括锚固套管和锚固杆,所述锚固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套管本体的尾部设置有尾帽,所述锚固套管和锚固杆将保温板与外墙体固定安装,所述套管本体沿轴向设有注胶通道,套管本体的前端部设置有锥形收尖的锚固头,所述锚固头为分体结构,所述锚固头外侧壁上环设有若干倒刺,所述锚固杆插入锚固套管内。
[0004]所述锚固头任意一处周向设置的倒刺外侧边沿之间的尺寸与套管本体外径尺寸一致。
[0005]所述锚固组件还包括限位垫块,所述限位垫块安装于保温板与外墙体之间使形成浇筑腔。
[0006]所述限位垫块包括底座、顶部、锥刺,所述顶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面,所述底座另一侧面设有锥刺与保温板固定安装。
[0007]所述顶部为环壁或十字支撑块。
[0008]所述锚固头的壁厚均匀。
[0009]所述锚固杆还包括锚固端,所述锚固端为帽或弯钩。
[0010]所述锚固套管的尾帽和靠近尾帽一侧管壁开设容纳所述弯钩或帽的槽口。
[0011]一种基于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安装保温板,在外墙体角上安装角钢,将保温板置于角钢上,在保温板与外墙体之间安装限位垫块,使保温板与外墙体之间使形成浇筑腔;步骤2:钻孔,在保温板和外墙体上分别钻出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步骤3:安装锚固套管,将锚固套管依次穿入第一钻孔、第二钻孔;
步骤4:注胶,将锚固胶从锚固套管尾部一侧注入注胶通道中;步骤5:安装锚固杆,将锚固杆插入锚固套管的注胶通道中并推至第二钻孔底部,锚固胶通过出胶口一侧挤出充满第二钻孔;步骤6:灌浆,在保温板与外墙体形成的浇筑腔中浇筑高流态自密实砂浆。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及有益效果:倒刺起到注胶前临时锚固的作用,通过锚固头外侧壁的倒刺增加锚固套管与混凝土构件的接触面积,当锚固套管受到向外的拉力时,锚固头与混凝土构件之间为挤压力而不是附着力,既提高了锚固套管与混凝土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又增加了二者之间的强度;采用锚固剂从注胶通道注入锚固套管内,通过锚固杆挤压,从出胶口处挤出的出胶方式来达到二次固定的目的;在随后浇筑自密实砂浆时,自密实砂浆会从锚固套管两侧的开口处进行第三次“加固”。传统的加固方式只是机械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进行了三次加固,除机械方式外,还有化学式及传统的砂浆粘接式,因此更为可靠。本专利技术的外贴式保温板安装结构,实际和建筑保温一体化免拆模板的方式类似,因此也可以实现在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内不会脱离,达到和主体结构同寿命的目的,解决了既有建筑墙体保温因外贴的保温层和主体结构不能同寿命而导致的各种问题。空鼓现象是保温层脱离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限位垫块使保温板与外墙体之间形成浇筑腔,当自密实砂浆浇筑进去时,可以保证保温板和原来的基层外墙体粘接面积达到100%,自密实砂浆的高流态特点可以保证实现这一目标,从而彻底解决了外贴保温层“空鼓”现象的出现,也就彻底规避了“大风吹落保温层”现象的出现;锚固套管,金属锚固杆是被封堵在塑料套管中间的,在起到力学作用的同时,还对保温板保温性能做了最好的保护。挤胶过程与自密实砂浆浇注过程,实际上也是把金属锚固杆包裹起来的过程,包裹起来的金属锚固杆,与空气隔绝,起到了防腐作用,也是和传统方式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这种结构可以和基层墙体同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将垫块在工作提前安装好,并在保温板上开与垫块通孔同轴的过孔,提前预制保温板,计算好每个垫块的安装位置,现场安装时便于安装工人在外墙体开设定位孔,也不用现场找受力点,标准的流程解决了因偷工减料造成的保温板空鼓和脱落的问题;通过中空结构的锚固件向外墙体定位孔内注入锚固胶,减少了金属件的腐蚀,注满锚固胶使金属件与空气隔绝,避免金属件腐蚀增加了保温板使用寿命;浇筑腔是一个均匀的腔,根据孔直接钻孔即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保温板方法保温板与外墙体之间无法灌浆的问题;分叉结构的锚固头,锚固杆在向锚固件中空腔体推的过程中,减少了因液压力对端面产生推力增加了阻力造成的锚固杆安装困难,锚固胶从锚固头侧面溢出,避免固定腔中产生空腔,加快了打胶速度,进一步使固定腔充分填充;锚固杆的形状与锚固件中空腔体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无需手扶保温板,便于安装工人打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剖面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整体半剖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锚固套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限位垫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锚固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锚固端加帽的锚固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剖面安装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锚固端加弯钩的锚固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锚固套管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限位垫块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锚固套管;11

套管本体;12

尾帽;13

注胶通道;14

锚固头;15

出胶口;16

倒刺;17

槽口;2

锚固杆;21

帽;22

弯钩;3

限位垫块;31

底座;32

环壁;33

锥刺;34

十字支撑块;4

保温板;5

外墙体;6

浇筑腔;71

第一钻孔;72

第一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6]实施例一: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包括锚固套管(1)和锚固杆(2),所述锚固套管包括套管本体(11),套管本体的尾部设置有尾帽(12),所述锚固套管和锚固杆将保温板(4)与外墙体(5)固定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沿轴向设有注胶通道(13),套管本体的前端部设置有锥形收尖的锚固头(14),所述锚固头为分体结构,所述锚固头外侧壁上环设有若干倒刺(16),所述锚固杆插入锚固套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头任意一处周向设置的倒刺(16)外侧边沿之间的尺寸与套管本体外径尺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组件还包括限位垫块(3),所述限位垫块安装于保温板与外墙体之间使形成浇筑腔(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块包括底座(31)、顶部、锥刺(33),所述顶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面,所述底座另一侧面设有锥刺与保温板固定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温板防脱落锚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为环壁(32)或十字支撑块(3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外墙体外贴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贵荣阴鸿泽
申请(专利权)人:晋中雾凇林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