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郁止咳方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72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疏郁止咳方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疏郁止咳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郁止咳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疏郁止咳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及城市化的不断进展,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加上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加,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约40%人口会出现慢性咳嗽。国内相关研究也表明在所有呼吸科就诊患者中,约10%~30%的患者以长期咳嗽为主诉就诊。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引起一些并发症,造成患者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目前对慢性咳嗽的治疗,西医以针对病因治疗为主,针对不同病因已形成诊疗规范,然而我们在临床中仍可见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检查和治疗后咳嗽症状仍不能改善,治疗效果欠佳,或停药后症状易反复或不良反应大于治疗效果等等问题。而中医论治咳嗽,辨证论治,灵活多变,疗效确凿,尤其对于西医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咳嗽,更能凸显优势,因此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0003]慢性咳嗽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咳嗽高敏感性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各种内外因导致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由P物质(substance P, SP)、神经肽(neurokininA, NKA)、神经肽B(neurokininB, NK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等神经肽引起的神经源性炎症在慢性咳嗽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抑制气道炎症,降低咳嗽敏感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疏郁止咳方剂及其制备方法,从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咳嗽敏感性变化等临床指标以评价其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疏郁止咳方对慢性咳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疏郁止咳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0

15g、法半夏10g、太子参10g、黄芩10g、生姜10

15 g、灸甘草5g、大枣10g、厚朴10g、茯苓15g、紫苏叶6g、桔梗10g、牛蒡子10g、蝉蜕6g。
[0006]所述疏郁止咳方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原料比例称取各药材,将药材浸泡于500~530mL水中,浸泡时间30~35min;2)将浸泡后的药材进行一次煎煮,过滤,收集一级滤液和药渣;一次煎煮过程将药材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直至一级滤液体积为200~210mL;3)往药渣中加入400~430mL水进行二次煎煮,收集二级滤液;二次煎煮过程将药渣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直至二级滤液体积为180~190mL;4)合并一级滤液、二级滤液,得到疏郁止咳方药液,分2次服用。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疏郁止咳方剂主治:邪郁少阳,痰湿阻肺证引起的咳嗽。具有以下功
效:疏利少阳,燥湿化痰,利咽止咳。
[0008]疏郁止咳方剂适用于以下临床病症:咳嗽、咽痒欲咳、遇风加重,痰白或淡黄,清嗓子或咽喉堵塞感,恶风怕冷、流清涕或鼻后滴流,口干口苦,胸闷脘痞,纳食欠佳,大便偏干或大便溏薄,舌质淡红或红、苔白滑或白腻或白中带黄、脉弦或弦细或滑。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疏郁止咳方剂中,柴胡辛散苦泄,疏散少阳郁滞,黄芩苦寒清泄少阳邪热,二者合用,外透内泄,疏解少阳之邪,共为君;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厚朴苦辛温,燥湿消痰,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半夏与厚朴合用,一化痰结,一行气滞,共为臣;生姜辛散,温中降逆,散寒化饮,苏叶辛温解表散寒,和胃止呕,桔梗辛散苦泄,宣利肺气;茯苓健脾利湿,太子参,生姜、大枣,炙甘草健脾和中;更加蝉蜕祛风解痉利咽,牛蒡子利咽化痰。太子参、生姜、灸甘草、大枣、茯苓、紫苏叶、桔梗、牛蒡子、蝉蜕共为佐使。柴胡、黄芩、厚朴苦降,生姜、半夏、苏叶、桔梗辛开散邪,复有参枣草甘温调补脾胃,诸药合用,清解少阳郁热,下气除满,健脾和中,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共奏疏利少阳,燥湿化痰,利咽止咳之功。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疏郁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可以通过降低咳嗽高敏性,减轻临床症状,以达到治疗作用。
实施方式
[0011]一种疏郁止咳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0

15g、法半夏10g、太子参10g、黄芩10g、生姜10

15 g、灸甘草5g、大枣10g、厚朴10g、茯苓15g、紫苏叶6g、桔梗10g、牛蒡子10g、蝉蜕6g。
[0012]所述疏郁止咳方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原料比例称取各药材,将药材浸泡于500~530mL水中,浸泡时间30~35min;2)将浸泡后的药材进行一次煎煮,过滤,收集一级滤液和药渣;一次煎煮过程将药材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直至一级滤液体积为200~210mL;3)往药渣中加入400~430mL水进行二次煎煮,收集二级滤液;二次煎煮过程将药渣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直至二级滤液体积为180~190mL;4)合并一级滤液、二级滤液,得到疏郁止咳方药液,分2次服用。
实施例1
[0013]一种疏郁止咳方剂,包括以下组分:柴胡10g、法半夏10g、太子参10g、黄芩10g、生姜10 g、灸甘草5g、大枣10g、厚朴10g、茯苓15g、紫苏叶6g、桔梗10g、牛蒡子10g、蝉蜕6g。
[0014]所述疏郁止咳方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上述药材浸泡于500mL水中,浸泡时间30min;2)将浸泡后的药材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然后过滤,收集一级滤液(200mL)和药渣;3)往药渣中加入400mL水,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然后过滤收集二级滤液(180mL);4)合并一级滤液、二级滤液,得到疏郁止咳药液,分2次服用。
[0015]使用实施例1的疏郁止咳药液治疗的典型病例如下:案例1
患者:蓝某,女,32岁,教师。
[0016]2020.04.22初诊:反复咳嗽2月余。缘于患者2月余前始出现咳嗽咳痰,夜间咳甚,遇冷风及刺激性气味时咳嗽加剧,说话时咽痒欲咳,痰量少色白,易咳出,伴咽干咽痒,咽部堵塞感,呼吸不畅感,打喷嚏,曾就诊于漳州当地县医院,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口服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未明显改善。辰下:咳嗽,夜间尤甚,痰少色白,咽干咽痒,口干口苦,纳少,寐佳,二便尚调,舌淡红尖有点刺,苔薄白,脉弦细。辅助检查:肺功能:通气功能正常,小气道障碍,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FeNO:56ppb。皮肤点刺试验:粉尘螨、屋尘螨、蟑螂(+++),蟹肉(++)。西医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诊断:久咳,证属邪郁少阳,痰湿阻肺,治以疏郁止咳方疏利少阳,燥湿化痰,利咽止咳。
[0017]处方如下:柴胡10g
ꢀꢀꢀꢀ
黄芩10g
ꢀꢀꢀꢀ
半夏10g
ꢀꢀꢀ
太子参10g厚朴10g
ꢀꢀꢀꢀ
茯苓15g
ꢀꢀꢀꢀ
紫苏叶6g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郁止咳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0

15g、法半夏10g、太子参10g、黄芩10g、生姜10

15 g、灸甘草5g、大枣10g、厚朴10g、茯苓15g、紫苏叶6g、桔梗10g、牛蒡子10g、蝉蜕6g。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郁止咳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原料比例称取各药材,将药材浸泡于500~530mL水中,浸泡时间30~35min;2)将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敏俐黄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