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金属负极及锂金属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70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金属负极及锂金属电池,所述锂金属负极包括锂金属片、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以及保护膜,所述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的一端与锂金属片连接,另一端用于焊接极耳,所述保护膜覆于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与锂金属片连接处,将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与锂金属片接触之处覆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锂金属负极表面构建焊接极耳转移结构件,并在结构件表面构建保护膜,阻止了锂金属电池负极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表面的电化学腐蚀,保护结构件的结构完整性,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安全性能。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安全性能。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金属负极及锂金属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封装
,涉及一种锂金属负极及锂金属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金属电池负极极片与极耳连接方式主要为两种:一、负极采用锂铜复合带,裁片后铜侧与镍极耳焊接;二、负极采用纯锂带,锂片与多孔铜片通过压力压合构建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并利用结构件进行焊接镍极耳。
[0003]不同金属的接触在有电解液的环境下会形成原电池,以锂铜为例:在存在电解液接触的情况下,锂铜界面会不断自发的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发生严重的腐蚀行为。所以,在目前的锂金属电池体系,电化学腐蚀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随着电池的使用,腐蚀现象越发严重,最终可能导致界面阻抗的增加或者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损害,进而影响电芯的循环以及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纯锂金属负极片与极耳连接处因原电池效应腐蚀带来负面效应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极耳保护的锂金属负极及锂金属电池。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界面保护涂层技术,可以有效阻止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与电解液接触,进而抑制锂铜原电池的产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锂金属负极包括锂金属片、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以及保护膜,所述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的一端与锂金属片连接,所述保护膜覆于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与锂金属片连接处,将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与锂金属片接触之处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焊接转移结构件为具有开孔结构的铜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为丁苯胶膜、聚乙酸乙烯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偏氟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乔为姚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