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脚结构、连接器件、连接方法及拆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53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脚结构、连接器件、连接方法及拆卸方法,引脚结构包括本体组件、止挡部和卡挡件,本体组件用于穿设在连接孔内;本体组件的第一端位于连接孔之外并用于与器件主体固定连接;本体组件上设置有卡接部;止挡部用于与卡接部卡接配合,以避免止挡部沿自本体组件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活动;止挡部用于与预设部件的第一端面抵接;卡挡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本体组件的第二端,以具有相对于本体组件向外弯折的卡挡状态和收回状态;当卡挡件处于收回状态时,卡挡件用于穿过连接孔;当卡挡件处于卡挡状态时,卡挡件用于与预设部件的第二端面抵接。本申请的引脚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引脚的元器件的拆装不便的问题。术中的具有引脚的元器件的拆装不便的问题。术中的具有引脚的元器件的拆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脚结构、连接器件、连接方法及拆卸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元器件引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引脚结构、连接器件、连接方法及拆卸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器产品应用广泛,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可缺少。电子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当其损坏需修理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0003]有时电器产品(例如空调、遥控、风扇等电器)损坏后需要更换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或者更换某些插入层板固定的金属器件与塑料器件,售后人员和用户定位损坏器件后,由于器件本身的固定方式不好拆卸和没有合适的安装工具,增加了器件更换难度,使器件更换难以实施。
[0004]传统元器件需要专门工具拆装,例如电路板上的元器件需要电焊拆除更换;而有的器件损坏时根本无法更换,例如有些电器中部分器件和电器主体是一体无缝结构。上述两种情况会导致整个电器不良或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脚结构、连接器件、连接方法及拆卸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引脚的元器件的拆装不便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脚结构,用于与预设部件(200)配合,所述预设部件(200)具有连接孔(210);沿所述连接孔(210)的轴向,所述预设部件(2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孔(210)贯穿所述预设部件(200)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结构包括:本体组件(1),所述本体组件(1)用于穿设在所述连接孔(210)内;沿所述本体组件(1)的穿设方向,所述本体组件(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本体组件(1)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孔(210)之外并用于与器件主体(90)固定连接;所述本体组件(1)的外露在所述连接孔(210)之外的部分上设置有卡接部(30);止挡部(40),所述止挡部(40)用于与所述卡接部(30)卡接配合,以避免所述止挡部(40)沿自所述本体组件(1)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活动;所述止挡部(40)用于与所述预设部件(200)的第一端面抵接;卡挡件(20),所述卡挡件(2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组件(1)的第二端,以具有相对于所述本体组件(1)向外弯折的卡挡状态和收回状态;当所述卡挡件(20)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卡挡件(20)用于穿过所述连接孔(210);当所述卡挡件(20)处于卡挡状态时,所述卡挡件(20)用于与所述预设部件(200)的第二端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0)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接部(30)沿所述本体组件(1)的穿设方向依次设置,以使所述止挡部(40)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卡接部(30)中的其中一个卡接部(30)卡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40)具有卡接孔,所述止挡部(40)通过所述卡接孔套设在所述本体组件(1)上,所述卡接孔的孔壁与所述本体组件(1)之间具有间隙;当所述止挡部(40)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止挡部(40)位于所述卡接部(30)的远离所述卡挡件(20)的一侧;通过使所述止挡部(40)沿自所述本体组件(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活动,以使所述止挡部(40)转变为与所述卡接部(30)卡接配合的卡接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0)为环绕第一轴线设置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组件(1)的穿设方向相同;沿所述卡接部(30)的轴向,所述卡接部(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卡接部(3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与所述本体组件(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相同;所述卡接部(30)通过其中间孔套设在所述本体组件(1)的外侧,所述卡接部(30)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卡接部(30)的第二端为自由端;自所述卡接部(3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卡接部(30)的垂直于其第一端至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的横截面的外周逐渐增大,以当所述止挡部(40)沿自所述本体组件(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活动时,所述卡接孔的孔壁沿所述卡接部(30)的外周面滑动;并当所述止挡部(40)滑过所述卡接部(30)的第二端后,所述止挡部(40)与所述卡接部(30)的内壁面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0)包括沿所述本体组件(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卡接段(31);沿所述本体组件(1)的穿设方向,所述卡接段(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卡接段(3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与所述本体组件(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相同;
所述卡接段(31)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段(31)的第二端为自由端;自所述卡接段(3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卡接段(31)的外壁面逐渐远离所述本体组件(1),以当所述止挡部(40)沿自所述本体组件(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活动时,所述卡接孔的孔壁沿多个所述卡接段(31)的外壁面滑动;并当所述止挡部(40)滑过多个所述卡接段(31)的第二端后,所述止挡部(40)与多个所述卡接部(30)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丽娟李勃王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