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34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压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多腔气囊,多腔气囊包括囊体和多个充气腔室,囊体的靠内侧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腔室,囊体的靠外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充气管路;充气管路包括充放气管,充放气管上连接设置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囊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控制切换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与充放气管连通状态的状态切换单元;状态切换单元包括调节座,调节座上阻尼转动设置有调节杆,调节座上固定有定位框;调节杆的端部穿入定位框,且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挤压凸轮;应用本申请的方式方法,可以快速的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出要隔离的区域,使用十分灵活,而且该种功能是集成在囊体上的,不会出现遗失、遗漏问题。遗漏问题。遗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压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压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能够直接或间接治疗与血液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
[0003]在应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护理时需要注意,如果患肢有溃疡或压疮没有结痂,应该先进行隔离保护,目前采用的隔离保护方式大都是通过独立的隔离片、隔离套等形式,使用不方便,同时隔离效果也不理想(硬性隔离片虽然可以隔离,但是对于不同部位的适应性差,柔性隔离片虽然对不同部位的适应性好,但是隔离效果差),需要一种能够改善上述问题的气压治疗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气压治疗仪,还提供了一种气压治疗仪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构造一种气压治疗仪,其中,包括多腔气囊,所述多腔气囊包括弹性的囊体和设置在所述囊体内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充气腔室,所述囊体的靠内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充气腔室一一对应的环形腔室,所述囊体的靠外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充气腔室一一对应的充气管路;所述充气管路包括充放气管,所述充放气管上连接设置有分别连通相应的所述充气腔室和相应的所述环形腔室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囊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控制切换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与所述充放气管连通状态的状态切换单元;所述状态切换单元包括穿设在所述囊体上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阻尼转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座上固定有供所述第一支管以及所述第二支管穿过的定位框;所述调节杆的端部穿入所述定位框,且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支管以及所述第二支管之间的横向的挤压凸轮。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压治疗仪,其中,所述调节座包括上夹持片和阻尼套,所述阻尼套穿过所述囊体且与所述囊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穿设在所述阻尼套上。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压治疗仪,其中,所述定位框与所述阻尼套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持片与所述阻尼套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夹持片的下表面呈环形分布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框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凸块一一对应的定位凹槽;安装后,所述上夹持片和所述阻尼套呈上下夹持位于两者之间的囊体区域。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压治疗仪,其中,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设置有手柄,所述上夹持片上设置有供调节杆以及手柄通过的通孔,所述阻尼套的上端对称设置有穿过所述通孔对所述
上夹持片进行卡接的卡爪。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压治疗仪,其中,所述定位框的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卡槽;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框的下端转动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压治疗仪,其中,所述环形腔室充气后外径尺寸与所述充气腔室充气后的宽度尺寸相当。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压治疗仪,其中,所述第二支管分布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充气腔室之间。
[0013]一种气压治疗仪控制方法,应用如上述的气压治疗仪,其实现方法如下:
[0014]使用时,将囊体与患肢穿戴,穿戴完毕后依据需要隔离的部位面积进行以下判断调整处理:
[0015]若需要隔离的部位不超出一个环形腔室的内孔覆盖范围,则转动调整囊体,使得一个目标环形腔室完全覆盖需要隔离的部位;
[0016]若需要隔离的部位超出一个环形腔室的内孔覆盖范围,则根据需要隔离部位的形状大小,转动调整囊体使得多个目标环形腔室围成的环形区域完全覆盖需要隔离的部位;
[0017]通过操作与目标环形腔室对应的状态切换单元使得充放气管与第二支管连通,充放气管与第一支管不连通:旋转调节杆,带动挤压凸轮转动,挤压作用在第一支管上使其断开。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将囊体与患肢穿戴,穿戴完毕后依据需要隔离的部位面积进行以下判断调整处理:若需要隔离的部位不超出一个环形腔室的内孔覆盖范围,则转动调整囊体,使得一个目标环形腔室完全覆盖需要隔离的部位;若需要隔离的部位超出一个环形腔室的内孔覆盖范围,则根据需要隔离部位的形状大小,转动调整囊体使得多个目标环形腔室围成的环形区域完全覆盖需要隔离的部位;通过操作与目标环形腔室对应的状态切换单元使得充放气管与第二支管连通,充放气管与第一支管不连通:旋转调节杆,带动挤压凸轮转动,挤压作用在第一支管上使其断开;然后按照现有的设定的顺序进行反复充放气即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方法,可以快速的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出要隔离的区域,使用十分灵活,而且该种功能是集成在囊体上的,不会出现遗失、遗漏问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气压治疗仪剖视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气压治疗仪状态切换单元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气压治疗仪,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包括多腔气囊,多腔气囊包括弹性的囊体1和设置在囊体1内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充气腔室10,囊体1的靠内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充气腔室10一一对应的环形腔室11,囊体1的靠外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充气腔室一一对应的充气管路2;充气管路2包括充放气管,充放气管上连接设置有分别连通相应的充气腔室10和相应的环形腔室11的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22,囊体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控制切换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22与充放气管连通状态的状态切换单元3;状态切换单元3包括穿设在囊体1上的调节座30,调节座30上阻尼转动设置有调节杆31,调节座30上固定有供第一支管21以及第二支管22穿过的定位框32;调节杆31的端部穿入定位框32,且调节杆31的端部设置有位于第一支管21以及第二支管22之间的横向的挤压凸轮33;
[0024]使用时,将囊体1与患肢穿戴,穿戴完毕后依据需要隔离的部位面积进行以下判断调整处理:若需要隔离的部位不超出一个环形腔室11的内孔覆盖范围,则转动调整囊体1,使得一个目标环形腔室完全覆盖需要隔离的部位;若需要隔离的部位超出一个环形腔室11的内孔覆盖范围,则根据需要隔离部位的形状大小,转动调整囊体使得多个目标环形腔室围成的环形区域完全覆盖需要隔离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腔气囊,所述多腔气囊包括弹性的囊体和设置在所述囊体内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充气腔室,所述囊体的靠内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充气腔室一一对应的环形腔室,所述囊体的靠外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充气腔室一一对应的充气管路;所述充气管路包括充放气管,所述充放气管上连接设置有分别连通相应的所述充气腔室和相应的所述环形腔室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囊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控制切换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与所述充放气管连通状态的状态切换单元;所述状态切换单元包括穿设在所述囊体上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阻尼转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座上固定有供所述第一支管以及所述第二支管穿过的定位框;所述调节杆的端部穿入所述定位框,且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支管以及所述第二支管之间的横向的挤压凸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包括上夹持片和阻尼套,所述阻尼套穿过所述囊体且与所述囊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穿设在所述阻尼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与所述阻尼套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持片与所述阻尼套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夹持片的下表面呈环形分布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框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凸块一一对应的定位凹槽;安装后,所述上夹持片和所述阻尼套呈上下夹持位于两者之间的囊体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梦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