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33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包括有金属支脚,所述金属支脚上方表面设置有泵房底板,所述泵房底板上端一侧表面设置有主泵房壳,所述主泵房壳一侧表面设置有湿度控制仓,所述主泵房壳以及湿度控制仓两侧之间设置有干燥管道,所述主泵房壳内部设置有输水泵,所述主泵房壳以及湿度控制仓里侧表面滑动连接有输气隔板,所述湿度控制仓内部表面设置有冷凝干燥装置,所述所述主泵房壳以及湿度控制仓顶端设置有上端顶盖,用以泵房内部的空间较大,通过单纯的冷凝干燥,不能对大面积的空间进行干燥,且干燥的效率较慢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智慧泵房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

技术介绍

[0002]泵房是一种供水系统,在市政供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常在工厂企业、居民生活区等生活、生产地点建立泵房,以便于为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提供水源。泵房内一般安装有水泵、电动机、水泵控制柜及其它辅助设备等,泵房内的电子设备较多,内部由于水泵等的运行会导致空气中的湿度较大,长期如此会造成电子设备元件受潮,加速元件的老化和损坏,因此泵房中会采用专门的除湿干燥设备,目前的冷凝除湿系统由于是直接对内部空气进行冷凝干燥,空气中的水分处理效果较差,处理后排入的空气中仍掺杂大量水分,泵房的整体湿度下降缓慢。
[0003]在申请公布号CN202111278977.6,申请公布日2022.12.23,名称为《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包括泵房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墙体的内部设置有曲折型空腔管道,空腔管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液化板,且多个液化板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呈倾斜放置,所述侧板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流液槽,且流液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外附冷凝片,所述液化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集液槽,且集液槽的下方设置有淌水板,淌水板的一端与空腔管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该装置通过进过冷凝液化后的空气于空腔管道内输送,会先于导向板进行接触,导向槽对空气进行导向后更便于空腔管道内的气体流通。
[0004]专利技术人在具体的实施例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以下缺陷:该装置只能通过将通过液化板和侧板的组合形式,增加空气在空腔管道内与冷凝装置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空气中水分的冷凝液化效果,而泵房内部的空间较大,通过单纯的冷凝干燥,不能对大面积的空间进行干燥,且干燥的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用以解决该装置只能通过将通过液化板和侧板的组合形式,增加空气在空腔管道内与冷凝装置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空气中水分的冷凝液化效果,而泵房内部的空间较大,通过单纯的冷凝干燥,不能对大面积的空间进行干燥,且干燥的效率较慢的问题。
[0006] 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金属支脚,所述金属支脚上方表面设置有泵房底板,所述泵房底板上端一侧表面设置有主泵房壳,所述主泵房壳一侧表面设置有湿度控制仓,所述主泵房壳以及湿度控制仓两侧之间设置有干燥管道,所述主泵房壳内部设置有输水泵,所述主泵房壳以及湿度控制仓里侧表面滑动连接有输气隔板,所
述湿度控制仓内部表面设置有冷凝干燥装置,所述所述主泵房壳以及湿度控制仓顶端设置有上端顶盖。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泵房壳以及湿度控制仓通过输气隔板进行隔离,所述干燥管道设置有若干根,且所述干燥管道两两设置在主泵房壳以及湿度控制仓两端外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管道包括有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固定环,所述限位固定环之间嵌合连接有环形滤盒,所述环形滤盒内部设置有颗粒干燥剂,所述进风管表面通过铰接件活动连接有密封曲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固定环设置有若干个,且多个限位固定环之间设置有安装槽体,其表面均嵌合连接有环形滤盒,所述环形滤盒两侧表面局设置有通风滤网,所述干燥管道与冷凝干燥装置相互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输气隔板包括有分段隔离板,所述分段隔离板两侧设置有滑动嵌块,所述分段隔离板一侧表面设置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表面设置有安装套管,所述分段隔离板另一侧表面设置有单向钩板,所述分段隔离板另一侧表面设置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连接轴下方固定连接有单向活动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单向活动板以及连接轴在分段隔离板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单向活动板设置在单向钩板里侧,使单向活动板在分段隔离板一侧单向活动,避免了湿度控制仓内部潮湿的空气流入主泵房壳内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干燥装置包括有冷凝箱体,所述冷凝箱体两侧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一侧设置有主进风管,所述冷凝箱体内部设置有冷凝片,所述冷凝箱体另一侧表面设置有安装嵌孔,所述冷凝箱体底部表面设置有锥形底板,所述锥形底板两侧设置有蓄水槽体,所述蓄水槽体设置有两个,且蓄水槽体之间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一侧表面设置有外溢管。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箱体通过一侧的安装嵌孔与安装套管嵌合连接,与输气隔板相互连接,所述输气隔板将潮湿空气通过进风风机输送进行冷凝箱体内部,且所述冷凝箱体通过主进风管以及干燥管道构成气体循环构造。
[0014] 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当泵房内部的空气湿度较大时,通过输气隔板中的进风风机工作带动其一侧的单向活动板沿着转动轴偏移,将主泵房壳中的潮湿空气输送至冷凝干燥装置中进行冷凝干燥操作,在非工作状态时,单向活动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分段隔离板与主泵房壳之间进行隔离,从而减少了主泵房壳中的干燥设备的空间,一方面减少了需要干燥空气的总量,另一方面将主泵房壳以及湿度控制仓进行隔离,避免湿度控制仓内部潮湿的空气进入主泵房壳内部,进入冷凝箱体内部的潮湿空气经过冷凝片表面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冷凝片表面,当冷凝片表面液化较多后,下落至锥形底板表面,最终落入蓄水槽体内部,通过蓄水槽体下方的导水管将冷凝水收集后,通过外溢管排放至泵房外,实现了避免了部分液化后的水滴得不到及时处理的情况,另一方面的进过冷凝液化后的干燥空气,在吹风机的作用下,输送至主进风管,最终送至干燥管道内部,经过干燥管道内部的空气,再次经过限位固定环之间的环形滤盒表面,通过环形
滤盒表面的通风滤网进入环形滤盒内部,与颗粒干燥剂表面接触,进行二次的干燥作业,最终通过单向阀门重新进入主泵房壳内部,实现了当空气中的湿度较大,避免电子设备元件受潮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感应升板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感应升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泵体托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泵体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顶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通风顶盖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金属支脚;2、泵房底板;3、主泵房壳;4、湿度控制仓;5、干燥管道;501、单向阀门;502、进风管;503、限位固定环;504、环形滤盒;505、颗粒干燥剂;506、密封曲板;6、输水泵;7、输气隔板;701、分段隔离板;702、滑动嵌块;703、进风风机;704、安装套管;705、单向钩板;706、转动轴;707、单向活动板;8、冷凝干燥装置;801、冷凝箱体;802、吹风机;803、主风管;804、冷凝片;805、安装嵌孔;806、锥形底板;807、蓄水槽体;808、导水管;809、外溢管;9、上端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金属支脚(1),所述金属支脚(1)上方表面设置有泵房底板(2),所述泵房底板(2)上端一侧表面设置有主泵房壳(3),所述主泵房壳(3)一侧表面设置有湿度控制仓(4),所述主泵房壳(3)以及湿度控制仓(4)两侧之间设置有干燥管道(5),所述主泵房壳(3)内部设置有输水泵(6),所述主泵房壳(3)以及湿度控制仓(4)里侧表面滑动连接有输气隔板(7),所述湿度控制仓(4)内部表面设置有冷凝干燥装置(8),所述所述主泵房壳(3)以及湿度控制仓(4)顶端设置有上端顶盖(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房壳(3)以及湿度控制仓(4)通过输气隔板(7)进行隔离,所述干燥管道(5)设置有若干根,且所述干燥管道(5)两两设置在主泵房壳(3)以及湿度控制仓(4)两端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管道(5)包括有单向阀门(501),所述单向阀门(501)一侧固定连接有进风管(502),所述进风管(502)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固定环(503),所述限位固定环(503之间嵌合连接有环形滤盒(504),所述环形滤盒(504)内部设置有颗粒干燥剂(505),所述进风管(502)表面通过铰接件活动连接有密封曲板(5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环(503)设置有若干个,且多个限位固定环(503)之间设置有安装槽体,其表面均嵌合连接有环形滤盒(504),所述环形滤盒(504)两侧表面局设置有通风滤网,所述干燥管道(5)与冷凝干燥装置(8)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控制的集成一体化标准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隔板(7)包括有分段隔离板(701),所述分段隔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胡宝中何方涛项昀晖孙淳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