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237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履带装配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农用机械模型及其履带模型绘制,生成农用机械底盘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生成农用机械底盘模型以及模型试运行的方式,获取相应农用机械所需履带板型号、数量以及实际运行的间距数据,确保所采用机械履带的可用性,并通过机械履带预处理环节中毛刺处理和热处理等步骤,确保机械履带成品品质,避免其某关节品质不符合需求损坏的情况,并在装配环节中,根据组合式履带文件的履带插件间距张紧履带至合适松紧度,通过装配完成后的装配检测与试运行确保最终成品可用性,达成了更高精度、符合度装配履带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履带装配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履带装配工艺,是一种对于相应机械设备的行走机构,装配履带的专业工艺,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机械设备能够在相应场所内保证驱动效果,并避免行走机构与路面摩擦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现有履带的装配工艺往往依靠操作人员手动完成,而农用机械的品种规格具备多样化特征,在履带的实际装配中,可能会因为机械履带匹配度问题,造成后期适配困难、履带驱动轮磨损等情况,且对于履带的选择上,对履带产品自身成品的依赖较高,可能会出现履带产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农用机械模型及其履带模型绘制,生成农用机械底盘模型;
[0006]S2:模型试运行;
[0007]S3:基于组合式履带文件的履带尺寸、数量、间距,选取对应型号的机械履带;
[0008]S4:机械履带预处理;
[0009]S5:预装配环节;
[0010]S6:收紧与固定;
[0011]S7:装配检测与试运行。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1中,所述农用机械模型具体指农用机械底盘的驱动轮及承重轮模型,所述农用机械模型的绘制步骤包括:r/>[0013]S111:基于农用机械车轮骨骼,建立对应组数驱动轮及承重轮模型文件,其中驱动轮模型文件不少于四组,承重轮模型依照农用机械配重设置组数;
[0014]S112:执行方向约束,先一步对驱动轮模型设置保持偏移;
[0015]S113:依照S112步骤,对承重轮模型设置约束,完成农用机械模型文件的建立。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履带模型绘制的步骤具体为:
[0017]S121:基于驱动轮及承重轮模型文件,在统一操作空间导入配套的单一履带插件;
[0018]S122:基于农用机械模型文件的外部轮廓,在其中一侧建立封闭式环绕路径;
[0019]S123:将单一履带插件置入封闭式环绕路径的某一基点中;
[0020]S124:沿封闭式环绕路径,按载入链条曲线的方式等间距阵列履带插件,其中阵列履带插件要求履带插件之间相连接,且履带插件与驱动轮及承重轮模型相契合,生成组合式履带文件,并记录阵列数量;
[0021]S125:选取农用机械模型居中位置作为基本面,镜像组合式履带文件。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所述模型试运行的步骤具体为:
[0023]S210:将驱动轮及承重轮模型文件以及组合式履带文件设置为动态块;
[0024]S220:在“块编辑器”中,设置对应的基点、对象;
[0025]S230:在“动作”菜单中,设立操作路径;
[0026]S240:操作试运行,并设置运行诊断,如果运行成功,则进入下一步,如果运行失败则返回S124步骤,并调整阵列数量。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械履带预处理包括毛刺处理和热处理,所述毛刺处理的步骤具体为:
[0028]S411:清除机械履带的履带板原件表面残余砂石;
[0029]S412:将机械履带置入抛丸机中进行抛丸打磨处理,其中抛丸机采用抛丸直径为1.5

2mm,抛丸打磨处理的时间为10min;
[0030]S413:对履带板原件进行外观检测,并进一步打磨切除毛刺;
[0031]S414:再次外观检测,淘汰不符合规格的履带板原件。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热处理的步骤具体为:
[0033]S421:通过高温热处理炉对履带板原件进行正火处理;
[0034]S422:进行回火处理,其中回火处理的温度为600℃

640℃,时间为4h;
[0035]S423:将履带板原件浸没至淬火液中完成整体热处理;
[0036]S424:组装履带板原件,构建机械履带。
[003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421中,所述正火处理的所需温度为900℃

920℃,所述正火处理包括升温阶段和保温阶段,所述正火处理具体为将履带板原件置入高温热处理炉,并进入升温阶段,将高温热处理炉内温提升至所需温度,后进入保温阶段,所述升温阶段的时间为3

4h,所述保温阶段的时间为1h。
[003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5中,所述预装配环节的步骤具体为:
[0039]S510:基于农用机械模型的驱动轮设立位置,在旁侧采用千斤顶将农用机械顶起;
[0040]S520:松开张紧装置,将机械履带套设在驱动轮以及承重轮表面;
[0041]S530:将机械履带的起始端与末端组合,并插入活动轴锁死固定。
[004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6中,所述收紧与固定包括张紧履带和固定螺栓,所述张紧履带具体是指依照组合式履带文件的履带插件间距张紧履带至合适松紧度,避免机械履带伸长,节距发生变化或后期驱动轮异常磨损的情况,所述固定螺栓具体指在关节对应连接位置,打入螺栓进行固定锁死,避免机械履带后期脱落或跳齿。
[004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7中,所述装配检测与试运行的步骤具体为:
[0044]S710:检查活动轴锁死位置稳定性;
[0045]S720:在千斤顶支撑状态下,启动驱动轮,检测履带板原件之间联动性,以及驱动轮、承重轮对于机械履带的驱动效果,如出现不契合状态,则再次检查履带板原件间距,并调整松紧度;
[0046]S730:千斤顶收缩,直至农用机械触底,启动农用机械再次进行检测,确保运行稳定性。
[004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48]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生成农用机械底盘模型以及模型试运行的方式,获取相应农用机械所需履带板型号、数量以及实际运行的间距数据,确保所采用机械履带的可用性,并通过机械履带预处理环节中毛刺处理和热处理等步骤,确保机械履带成品品质,避免其某关节品质不符合需求损坏的情况,以此确保实际装配的可操作性以及所装配机械履带的使用寿命,并在装配环节中,根据组合式履带文件的履带插件间距张紧履带至合适松紧度,避免机械履带伸长,节距发生变化或后期驱动轮异常磨损的情况发生,通过装配完成后的装配检测与试运行确保最终成品可用性,达成了更高精度、符合度装配履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4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005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的农用机械模型的绘制步骤细化示意图;
[005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农用机械模型及其履带模型绘制,生成农用机械底盘模型;S2:模型试运行;S3:基于组合式履带文件的履带尺寸、数量、间距,选取对应型号的机械履带;S4:机械履带预处理;S5:预装配环节;S6:收紧与固定;S7:装配检测与试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农用机械模型具体指农用机械底盘的驱动轮及承重轮模型,所述农用机械模型的绘制步骤包括:S111:基于农用机械车轮骨骼,建立对应组数驱动轮及承重轮模型文件,其中驱动轮模型文件不少于四组,承重轮模型依照农用机械配重设置组数;S112:执行方向约束,先一步对驱动轮模型设置保持偏移;S113:依照S112步骤,对承重轮模型设置约束,完成农用机械模型文件的建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履带模型绘制的步骤具体为:S121:基于驱动轮及承重轮模型文件,在统一操作空间导入配套的单一履带插件;S122:基于农用机械模型文件的外部轮廓,在其中一侧建立封闭式环绕路径;S123:将单一履带插件置入封闭式环绕路径的某一基点中;S124:沿封闭式环绕路径,按载入链条曲线的方式等间距阵列履带插件,其中阵列履带插件要求履带插件之间相连接,且履带插件与驱动轮及承重轮模型相契合,生成组合式履带文件,并记录阵列数量;S125:选取农用机械模型居中位置作为基本面,镜像组合式履带文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模型试运行的步骤具体为:S210:将驱动轮及承重轮模型文件以及组合式履带文件设置为动态块;S220:在“块编辑器”中,设置对应的基点、对象;S230:在“动作”菜单中,设立操作路径;S240:操作试运行,并设置运行诊断,如果运行成功,则进入下一步,如果运行失败则返回S124步骤,并调整阵列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机械履带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所述机械履带预处理包括毛刺处理和热处理,所述毛刺处理的步骤具体为:S411:清除机械履带的履带板原件表面残余砂石;S412:将机械履带置入抛丸机中进行抛丸打磨处理,其中抛丸机采用抛丸直径为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红王二华陈庆祥胡晓青杨忠义王文金林玉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恒利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