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胎的自密封安全复合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01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的自密封安全复合胶片,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层、补缝液材料层和保护层,补缝液材料层由多个均匀密布的储液装置构成,包括呈三棱柱状壳体的破口装置以及分别设于破口装置两侧的第一储液囊和第二储液囊,破口装置的底边与底板层粘接,第一储液囊和第二储液囊的顶部与保护层粘接;第一储液囊内封装A胶,第二储液囊内封装B胶,破口装置中空处为AB胶混合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补缝液材料层可较好的弥补自密封材料层的不足,采用AB胶作为密封液,AB胶中的A胶和B胶分别封装,保存时间长,不易老化,AB胶固化后,可仍然保持一定弹性,是较好的密封材料;破口装置的设置,可将相邻的储液囊同时刺破,使A胶和B胶有效混合。使A胶和B胶有效混合。使A胶和B胶有效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轮胎的自密封安全复合胶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的自密封安全复合胶片。

技术介绍

[0002]充气轮胎以其卓越的减震性、较低的成本、长寿命而被广泛应用,但充气轮胎被扎刺后十分麻烦,轮胎漏气失压后影响正常行驶,需要及时更换备胎或补胎,更为严重的是,轮胎被扎刺后由于爆胎、偏移等引起的车祸比比皆是,极大影响人们的安全出行。
[0003]能够有效防止漏气的自密封轮胎多年前就已出现,通过将胶水均匀的分布在汽车轮轮胎的内表面,当汽车轮轮胎被扎破时,也会导致胶水被刺破而大量流出并部分汇聚在被刺破的缝隙处,从而起到自密封效果,根据不同的胶水的固化方式不同,胶水在溶剂挥发或水分子、氧气等的催化下固化,达到汽车轮轮胎防漏的目的。存在的问题是,被封装的液体胶水在大量流出后形成的大面积的硬化胶水会降低汽车轮轮胎的弹性,胶水在局部的过多汇聚可能还会造成车轮重心的偏离,影响驾驶体验,因此,此类自密封轮胎未能得以推广。
[0004]目前较为成熟的是采用粘胶状的复合橡胶喷涂(自密封胶料)在汽车轮轮胎的内表面,这对于轮胎的微小漏气具有很好的自密封效果,但是,自密封胶料的喷涂成本高,对于较为严重的刺扎漏气难以起到有效的自密封效果,并且,在汽车高速运行中,由于轮胎升温过高,自密封胶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发生局部变形,导致胶料脱落、移位和堆积现象,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另外,此类自密封胶料通常耐老化性较差,难以在轮胎全寿命期保持有效的自密封效果。
[0005]专利号为2012104590846,名称为《一种自密封轮胎补漏胶水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轮胎安全升级的自密封轮胎补漏胶水,其组成及重量配比为:热塑性弹性体40~60%;增粘剂34~51%;增塑剂5~8%;防老剂和/或0.5~1.5%;填充剂:2~5%。利用汽车轮胎喷胶机,将该自密封轮胎补漏胶水喷涂于轮胎内壁,无需对轮胎内壁进行任何损伤性加工,仅对轮胎内壁进行去脱模剂清洗、干燥处理,将轮胎内壁全部或冠型体部分喷涂一层厚度大于3.5mm的自密封轮胎补漏胶水,即可使轮胎升级为能在低温

40℃至高温+120℃内正常运作,具有防弹、防漏、耐扎性能,应该说,这种自密封轮胎补漏胶水仍属于自密封胶料的范畴,仍然难以避开自密封胶料的普遍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方便更换、安全性佳的用于轮胎的自密封安全复合胶片。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胎的自密封安全复合胶片,用于贴在轮胎内壁上形成自密封保护,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层、补缝液材料层和保护层,底板层用于附着在轮胎内壁上,补缝液材料层由多个均匀密布的储液装置构成,储液装置内封装有AB胶,包括呈三棱柱状壳体的破口装置以及分别设于破口装置两侧的第一储液囊和第
二储液囊,破口装置的底边与底板层粘接,第一储液囊和第二储液囊的顶部与保护层粘接;第一储液囊内封装A胶,第二储液囊内封装B胶,破口装置中空处为AB胶混合通道,破口装置的两侧边上加工有若干镂空的第一条纹,破口装置的底边加工有若干镂空的第二条纹;
[0008]所述破口装置的底边上侧并列设有若干对破口刺,每对破口刺各包括一个上部直径小于第一条纹宽度的第一破口刺和第二破口刺,第一破口刺和第二破口刺呈倒八字形设置,第一破口刺和第二破口刺分别对应于两侧的第一条纹设置,且第一破口刺和第二破口刺的上端斜伸至第一条纹内;轮胎被扎破时,在刺入物或轮胎局部隆起的作用下破口装置的底边被顶起,带动第一破口刺、第二破口刺上移并向两侧张开进一步伸入到第一条纹内,第一破口刺、第二破口刺分别刺破第一储液囊、第二储液囊导致胶液流出,A胶和B胶流入破口装置并在AB胶混合通道混合,随后流至刺入物造成的轮胎漏气处并逐渐固化,将漏气处封堵,达到快速防漏气的效果。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条纹和第二条纹不共面。
[0010]优选地,所述破口装置仅底部边缘与底板层粘接。
[0011]优选地,所述破口装置的底边上两角的角度之差不大于10
°

[0012]优选地,所述保护层采用低弹性或无弹性材料。
[0013]优选地,所述破口装置的底边采用弹性材料。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液囊和第二储液囊呈梯形或三角形。
[0015]优选地,所述破口刺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沟槽。
[0016]优选地,所述破口装置的顶部和保护层间无间隙。
[0017]优选地,所述破口装置的顶部和保护层间存在间隙,第一储液囊和第二储液囊上部填充该间隙。
[0018]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轮胎的自密封安全复合胶片,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9]1.补缝液材料层可较好的弥补自密封材料层的不足;补缝液材料层中,采用AB胶作为密封液,AB胶中的A胶和B胶分别封装,保存时间长,不易老化,AB胶固化后,可仍然保持一定弹性,是较好的密封材料;补缝液材料层和保护层也能对自密封材料层形成一定的隔绝保护,降低老化速度。
[0020]2.破口装置的设置,可将相邻的储液装置同时刺破,且能对A胶和B胶形成有效混合,混合均匀的AB胶可更多、更快、更好的固化。
[0021]3.储液装置的小型化设置,一次被扎只会造成几个储液装置中的胶液泄露,对轮胎重心的影响微小,也不会造成内表面大面积硬化;另外,由于补缝液材料层和保护层形成的支撑作用,自密封材料层也不容易发生胶料脱落、移位和堆积现象,安全更有保障。
[0022]4.第一储液囊和第二储液囊采用封包结构,储液装置可作为一个小的单元模块被生产出来,然后再将储液装置一个一个排铺在底板层上,然后再放置保护层即可,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0023]5.相对于对于仅带有自密封材料层、只能够防止微小漏气的的自密封轮胎,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对于较深的刺入伤害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自密封效果。
[0024]6.安装使用方便,更换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一种用于轮胎的自密封安全复合胶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一种破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一种第一破口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为:1

底板层,2

补缝液材料层,3

储液装置,31

破口装置,311

AB胶混合通道,312

第一条纹,313

第二条纹,314

沟槽,315

第一破口刺,316

第二破口刺,32

第一储液囊,33

第二储液囊,4

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胎的自密封安全复合胶片,用于贴在轮胎内壁上形成自密封保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层、补缝液材料层和保护层,底板层用于附着在轮胎内壁上,补缝液材料层由多个均匀密布的储液装置构成,储液装置内封装有AB胶,包括呈三棱柱状壳体的破口装置以及分别设于破口装置两侧的第一储液囊和第二储液囊,破口装置的底边与底板层粘接,第一储液囊和第二储液囊的顶部与保护层粘接;第一储液囊内封装A胶,第二储液囊内封装B胶,破口装置中空处为AB胶混合通道,破口装置的两侧边上加工有若干镂空的第一条纹,破口装置的底边加工有若干镂空的第二条纹;所述破口装置的底边上侧并列设有若干对破口刺,每对破口刺各包括一个上部直径小于第一条纹宽度的第一破口刺和第二破口刺,第一破口刺和第二破口刺呈倒八字形设置,第一破口刺和第二破口刺分别对应于两侧的第一条纹设置,且第一破口刺和第二破口刺的上端斜伸至第一条纹内;轮胎被扎破时,在刺入物或轮胎局部隆起的作用下破口装置的底边被顶起,带动第一破口刺、第二破口刺上移并向两侧张开进一步伸入到第一条纹内,第一破口刺、第二破口刺分别刺破第一储液囊、第二储液囊导致胶液流出,A胶和B胶流入破口装置并在AB胶混合通道混合,随后流至刺入物造成的轮胎漏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光标廖泽崧郑巧莲廖祎怡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骏标自密封安全轮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