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搭载新型相变换热器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可涉及海洋温差能回收、利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水下无人运载器温差能动力系统的设计制造、小型温差能设备的研发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可将海洋温差能转化为电能,是水下无人运载器的重要动力系统。相较于常规的使用电池驱动的水下无人运载器,搭载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的水下无人运载器具有寿命长、续航能力强、工作范围广、能量来源可持续等优势。因此,用作水下无人运载器动力装置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在近几年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研究和关注。
[0003]借助固液相变材料相变时的体积变化将海洋温差能转化液压油压能、再借助涡轮发电系统将压能转化为电能是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在系统中,相变换热器内部充满相变材料和液压油。当水下无人运载器在海面工作时,相变换热器吸收表层高温海水热能,固相相变材料融化、体积膨胀,挤压橡胶油囊内的液压油,提升液压油压能和动能,高压的液压油驱动涡轮带动发电机,最终将温差能转化为电能;当水下无人运载器在温度较低的深海工作时,相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载新型相变换热器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一水平位置的隔板(102)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发电装置,下部为相变换热器,所述相变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换热器壳体(101)内的橡胶囊(107),所述橡胶囊(107)的顶部设有油口,所述橡胶囊(107)内盛有液压油,所述橡胶囊(107)与换热器壳体(101)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102),所述换热器壳体(101)内设有与换热器中心轴平行的螺纹杆部件(109);所述螺纹杆部件(109)包括外螺纹套杆(6),所述外螺纹套杆(6)的上下端分别嵌套有上固定轴(4)和下固定轴(8),所述上固定轴(4)与所述外螺纹套杆(6)之间设有第一弹簧(5),所述下固定轴(8)与所述外螺纹套杆(6)之间设有第二弹簧(7),所述隔板(102)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上固定轴(4)的通孔,所述上固定轴(4)设有中心孔(12),所述换热器壳体(101)的底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下固定轴(8)的嵌套孔(110);所述隔板(102)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套杆(6)连接的螺纹杆调节器(111);所述外螺纹套杆(6)上通过螺纹连接间隔的固定有N个与换热器中心轴同轴的环状肋片,所述N个环状肋片的外边缘与所述换热器壳体(101)的内表面接触,所述N个环状肋片的内边缘的圆弧直径按照自上而下依次减小,N个环状肋片的内边缘属于同一圆台侧面;N个环状肋片上均开有若干个导流孔(108);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发电装置壳体(113)内的发电机(204)、油囊(205)及其出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所述出油管路通过连接管线自所述橡胶囊(107)的油口依次经过第一单向阀(201)、蓄能器(208)、流量控制器(207)和涡轮(206)后连接至所述油囊(205)的油口,所述涡轮(206)与所述发电机(204)相连;所述回油管路通过连接管线自所述油囊(205)的油口依次经过电磁阀(203)和第二单向阀(203)后连接至所述橡胶囊(107)的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新型相变换热器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调节器(111)包括电动马达(1)、差速器(2)、卷绳器(11)和牵引绳(10),所述电动马达(1)依次带动所述差速器(2)和卷绳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海桥,王士铎,潘家营,李醒飞,徐佳毅,刘烨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