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器捡拾器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73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0
打包器捡拾器及方法,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顶部装有分动箱,分动箱的前输入端装有主动力输入轴,后输出端装有打包机输入轴,左右输出端分别装有捡拾辊输入轴和秸秆喂入辊输入轴,机架前端装有压草器,机架底部从前至后依次转动装有捡拾辊、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机架左右两侧分别装有左侧传动组和右侧传动组,捡拾辊输入轴通过左侧传动组与捡拾辊连接,秸秆喂入辊输入轴通过右侧传动组分别与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连接;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下方设有底筛。解决现打包机直接捡拾打包,秸秆成品中包含杂质多,不便于储存和使用及耕作层土壤流失的问题,在打包器进行打包前,可实现除土、除石和除雪,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包器捡拾器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包器捡拾器及方法,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0002]打包是指通过打包机捡拾器捡拾桔秆传送给成捆室,通过压缩使其成捆,现有的打包作业农机有方包机、圆包机等,打包作业农户要求打包机捡拾作业后不允许有过多秸秆残留,按农户要求作业流程,由于垄的结构,所以打包过程中为避免残留过多的秸秆残余物,故应将检拾弹齿放入土下10

12cm进行检拾作业,但是此作业方法还会造成如下后果:
[0003]1.对打包作业者:
[0004]由此作业方法造成大量士壞和秸秆混合在一起,经常出现无法进料、堵机、卡机等现象,由于含士量过大对机器也会出现严重磨损现象。
[0005]2.对秸秆利用者:
[0006]由于此作业方法导致秸秆包含土量过大,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霉腐、热值损失、无法储存、二次加工去士、成本增加等等问题,尤其对生物质电厂由于含士量过多的问题导致所有电厂处于亏损状态。
[0007]3.对农户:
[0008]打包离田的同时大量的耕作层士壤也随着秸秆包流失,造成大面积的破坏黑士地现象。
[0009]故打包离田本应绿色、环保、可循环,但因技术问题导致结果正好相反。
[0010]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打包器捡拾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打包机直接捡拾打包,秸秆成品中包含的杂质过多,不便于储存和使用以及耕作层土壤流失的问题,其中杂质即土、土块、雪、石块等,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3]方案一、打包器捡拾器,包括机架、分动箱、主动力输入轴、打包机输入轴、秸秆喂入辊输入轴、捡拾辊输入轴、压草器、捡拾辊、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左侧传动组、右侧传动组和底筛,机架顶部安装有分动箱,分动箱的前侧输入端安装有主动力输入轴,分动箱的后侧输出端安装有打包机输入轴,分动箱的左右两侧输出端分别安装有捡拾辊输入轴和秸秆喂入辊输入轴,机架前端安装有压草器,机架底部从前至后依次转动安装有捡拾辊、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机架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传动组和右侧传动组,捡拾辊输入轴通过左侧传动组与捡拾辊建立连接,秸秆喂入辊输入轴通过右侧传动组分别与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建立连接;位于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正下方设置有底筛,底筛左右两侧
与机架建立连接,所述主动力输入轴与拖拉机输出轴建立连接,打包机输入轴与打包机建立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底筛前侧具有捡拾器梳草齿,底筛后侧设置有抛送调节板。
[0015]优选的:所述抛送调节板与打包机之间具有去石间隙H。
[0016]优选的:所述捡拾辊上具有弹齿。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上均设置有喂入辊拨齿。
[0018]优选的:所述左侧传动组包括捡拾主动轮、第一捡拾传动轮、第二捡拾传动轮、第三捡拾传动轮、第一捡拾传动带、第二捡拾传动带和捡拾传动转轴,捡拾主动轮与捡拾辊输入轴左侧固定连接,第一捡拾传动轮和第二捡拾传动轮均通过捡拾传动转轴同步转动安装于机架左侧,第三捡拾传动轮与捡拾辊左侧固定连接,捡拾主动轮和第一捡拾传动轮通过第一捡拾传动带建立连接,第二捡拾传动轮和第三捡拾传动轮通过第二捡拾传动带建立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右侧传动组包括秸秆喂入主动轮、秸秆喂入张紧轮、第一秸秆喂入传动轮、第二秸秆喂入传动轮、第三秸秆喂入传动轮、第一秸秆喂入传动带、第二秸秆喂入传动带和秸秆喂入传动轴,秸秆喂入辊输入轴右侧与秸秆喂入主动轮固定连接,第一秸秆喂入传动轮和第二秸秆喂入传动轮通过秸秆喂入传动轴同步转动安装于机架右侧,秸秆喂入张紧轮转动安装于机架右侧,秸秆喂入主动轮、秸秆喂入张紧轮和第一秸秆喂入传动轮通过第一秸秆喂入传动带建立连接,第二秸秆喂入传动轮和第三秸秆喂入传动轮通过第二秸秆喂入传动带建立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压草器包括压草辊支架和压草辊,压草辊支架铰接在机架前侧,压草辊支架底部转动安装有压草辊。
[0021]优选的:所述底筛为双U形筛板。
[0022]方案二、打包器捡拾方法,其基于方案一所述的打包器捡拾器实现,包括:
[0023]步骤1,压草:使用压草器的压草辊对秸秆进行压平处理;
[0024]步骤2,捡拾:捡拾辊的弹齿插入土下10

12公分进行捡拾作业,由弹齿将压平处理后的秸秆送到第一喂入辊与底筛之间;
[0025]步骤3,喂入翻草及第一、二次去杂:第一喂入辊的将辊拨齿由两侧向中间集中运动,充分配合底筛翻动秸秆进行第一次去杂的同时,传送至了第二喂入辊,由第二喂入辊由中间向两侧分散运动,此时第一次去杂后的秸秆再次抛起,和底筛共同作用,进行第二次去杂,第二喂入辊和底筛后侧的抛送调节板形成拋送形式,第二次去杂后的秸秆以抛送的形式抛送给打包机;
[0026]步骤4,抛送打包及第二次去杂:在第二喂入辊的抛送过程中,第二次去杂后的秸秆中的大型杂质,依靠自身重力,从去石间隙H内坠落,实现第三次去杂,第三次去杂后的秸秆直接抛送给打包机进行打包处理。
[002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对打包作业者来说,解决打包作业时,由于秸秆杂质含量过高导致的机器故障和磨损的问题,大大提升了作业机器的使用寿命和作业效率;
[0029]2.本专利技术对秸秆利用者来说,可降低秸秆含土量和含雪量,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霉腐、热值损失、无法储存、二次加工去士、成本增加等等问题,降低生物质电厂的
生物质燃料成本及损耗,同时,当秸秆作为饲料使用时,二次去杂加工处理难度降低,成本也相对降低;
[0030]3.本专利技术的打包器捡拾器,在打包捡拾的过程中就降低了秸秆中土壤的含量,避免耕地土壤层的流失;
[0031]4.本专利技术在打包器进行打包前,可实现除土、除石和除雪,与方包机及圆包机均可实现对接,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打包器捡拾器的立体图;
[0033]图2是打包器捡拾器的配合安装图;
[0034]图3是打包器捡拾器的侧视图;
[0035]图4是左侧传动组和右侧传动组的配合安装图;
[0036]图5是底筛和抛送调节板的配合安装图;
[0037]图中1

机架,2

分动箱,3

主动力输入轴,4

打包机输入轴,5

秸秆喂入辊输入轴,6

捡拾辊输入轴,7

压草器,8

捡拾辊,9

第一喂入辊,1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打包器捡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分动箱(2)、主动力输入轴(3)、打包机输入轴(4)、秸秆喂入辊输入轴(5)、捡拾辊输入轴(6)、压草器(7)、捡拾辊(8)、第一喂入辊(9)、第二喂入辊(10)、左侧传动组(11)、右侧传动组(12)和底筛(13),机架(1)顶部安装有分动箱(2),分动箱(2)的前侧输入端安装有主动力输入轴(3),分动箱(2)的后侧输出端安装有打包机输入轴(4),分动箱(2)的左右两侧输出端分别安装有捡拾辊输入轴(6)和秸秆喂入辊输入轴(5),机架(1)前端安装有压草器(7),机架(1)底部从前之后依次转动安装有捡拾辊(8)、第一喂入辊(9)和第二喂入辊(10),机架(1)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传动组(11)和右侧传动组(12),捡拾辊输入轴(6)通过左侧传动组(11)与捡拾辊(8)建立连接,秸秆喂入辊输入轴(5)通过右侧传动组(12)分别与第一喂入辊(9)和第二喂入辊(10)建立连接;位于第一喂入辊(9)和第二喂入辊(10)正下方设置有底筛(13),底筛(13)左右两侧与机架(1)建立连接,所述主动力输入轴(3)与拖拉机输出轴建立连接,打包机输入轴(4)与打包机(19)建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器捡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筛(13)前侧具有捡拾器梳草齿(14),底筛(13)后侧设置有抛送调节板(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器捡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送调节板(15)与打包机(19)之间具有去石间隙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器捡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辊(8)上具有弹齿(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器捡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喂入辊(9)和第二喂入辊(10)上均设置有喂入辊拨齿(1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器捡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传动组(11)包括捡拾主动轮(111)、第一捡拾传动轮(112)、第二捡拾传动轮(113)、第三捡拾传动轮(114)、第一捡拾传动带(115)、第二捡拾传动带(116)和捡拾传动转轴(117),捡拾主动轮(111)与捡拾辊输入轴(6)左侧固定连接,第一捡拾传动轮(112)和第二捡拾传动轮(113)均通过捡拾传动转轴(117)同步转动安装于机架(1)左侧,第三捡拾传动轮(114)与捡拾辊(8)左侧固定连接,捡拾主动轮(111)和第一捡拾传动轮(112)通过第一捡拾传动带(115)建立连接,第二捡拾传动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起刘彬彬高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密山市模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