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49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及电池包,涉及电池结构领域。所述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包括:极组,卷绕形成为类圆柱状结构;集流部,连接于所述极组的轴线方向的第一端;以及除杂件,与所述极组连接;所述除杂件形成有用于排出杂质的除杂通道,所述除杂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极组和所述集流部之间,所述除杂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极组的外部空间连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极组的外部空间连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极组的外部空间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及电池包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集流部和极组均属于现有圆柱电芯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二者通常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一体,即将集流部焊接于极组的端面处。但集流部与极组的焊接处存在脱落焊渣的情况,该焊渣无法有效且及时地排出,如此极大地降低了圆柱电芯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及电池包,以解决现有圆柱电芯的集流部与极组焊接处脱落的焊渣无法有效且及时地排出,进而导致圆柱电芯使用时的安全性能降低的问题。
[0004]根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其中,所述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包括:
[0005]极组,形成为柱状结构;
[0006]集流部,连接于所述极组的轴线方向的第一端;以及
[0007]除杂件,与所述极组连接;所述除杂件形成有用于排出杂质的除杂通道,所述除杂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极组和所述集流部之间,所述除杂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极组的外部空间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极组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极组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极组的相对两端;所述除杂件包括与所述通孔对应连接的主管体,并且所述主管体形成有贯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的第一子通道。
[0009]优选地,所述主管体的管径与所述通孔的孔径相适配;当所述主管体与所述通孔对应连接时,所述主管体第一端凸出于所述极组的第一端,所述主管体第二端与所述极组的第二端平齐。
[0010]优选地,所述除杂件还包括多个分管体,多个所述分管体环绕设置于所述主管体第一端的外侧壁;每个所述分管体均沿所述主管体的径向方向延伸。
[0011]优选地,每个所述分管体均形成有贯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的第二子通道,每条所述第二子通道均与所述第一子通道连通,以形成为所述除杂通道。
[0012]优选地,所述极组第一端的端面处形成有多个与所述分管体对应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均朝向所述集流部开口;当所述主管体与所述通孔对应连接时,每个所述分管体分别嵌入对应的所述凹槽中,并且每个所述分管体均凸出于所述极组的第一端。
[0013]优选地,每个所述分管体与对应所述凹槽的内侧壁相面对的侧部形成有多个吸入口,所述吸入口形成为所述除杂通道的入口端。
[0014]优选地,位于同一所述分管体同一侧部的多个所述吸入口沿对应所述分管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0015]和/或,并且每个所述吸入口均位于所述分管体高度方向的中央处;当所述分管体嵌入所述凹槽时;
[0016]和/或,所述极组第一端的端面位于所述吸入口高度方向的中央处。
[0017]优选地,所述集流部形成为与所述极组的第一端对应的盘状;所述集流部背离所述极组的顶部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极组的方向凸起的凸部,所述集流部的底部与所述凸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朝向所述除杂件开口并与所述除杂件对应的敞开结构。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池包设置有吸附件以及如上所述的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所述吸附件与所述除杂通道的出口端连接。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及电池包,在该圆柱电芯中设置除杂件,并将该除杂件与极组连接;该除杂件形成有连通极组与集流部之间的空间和圆柱电芯外部空间的除杂通道,进而再在除杂通道的出口端设置吸附件,即能够将集流部与极组之间的焊渣以及其他杂质由除杂通道的入口端吸入除杂通道中,并通过除杂通道的出口端排出至圆柱电芯的外部,如此有效地增加了圆柱电芯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0020]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圆柱电芯的俯视图;
[0023]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圆柱电芯的A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圆柱电芯的B方向的部分剖视图;
[0025]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杂件的示意图;
[0026]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杂件的部分示意图;
[0027]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极组的示意图;
[0028]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极组与除杂件连接的部分示意图;
[0029]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集流部的示意图。
[0030]图标:100

圆柱电芯;1

极组;10

通孔;11

凹槽;2

集流部;20

凸部;21

敞开结构;3

除杂件;30

主管体;301

第一子通道;31

分管体;310

第二子通道;311

吸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0032]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0033]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0034]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0035]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包括:极组,形成为柱状结构;集流部,连接于所述极组的轴线方向的第一端;以及除杂件,与所述极组连接;所述除杂件形成有用于排出杂质的除杂通道,所述除杂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极组和所述集流部之间,所述除杂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极组的外部空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组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极组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极组的相对两端;所述除杂件包括与所述通孔对应连接的主管体,并且所述主管体形成有贯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的第一子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的管径与所述通孔的孔径相适配;当所述主管体与所述通孔对应连接时,所述主管体第一端凸出于所述极组的第一端,所述主管体第二端与所述极组的第二端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件还包括多个分管体,多个所述分管体环绕设置于所述主管体第一端的外侧壁;每个所述分管体均沿所述主管体的径向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除杂功能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管体均形成有贯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的第二子通道,每条所述第二子通道均与所述第一子通道连通,以形成为所述除杂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跃候占瑞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