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阿凡达鱼仔鱼开口生长饵料及其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42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阿凡达鱼仔鱼开口生长饵料及其培育方法,采用淡水轮虫为主要饵料原料,阿凡达鱼仔鱼7d后成活率最高,达到(95.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阿凡达鱼仔鱼开口生长饵料及其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渔业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阿凡达鱼仔鱼开口生长饵料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观赏渔业是水产养殖业的一个分支,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观赏渔业行业发展迅速,且其上下游产业丰富,市场广阔,是我国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之一。阿凡达鱼(Papiliochromis ramirezi),属于丽鱼科(Cichlidae)、彩蝶鲷属(Papiliochromis),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境内。原种为七彩凤凰鱼(P.ramirezi),近亲繁育出现脊柱弯曲而形成球体,通过人工选育,球体亲本繁殖使得这一形态得以延续下来。
[0003]仔稚鱼作为鱼类的特殊阶段,在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上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仔稚鱼由内源性营养阶段转为外源性营养阶段时,开口饵料的不适宜而引起仔稚鱼饥饿、营养匮乏是仔稚鱼在初次摄食期极容易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适口、营养且充足的开口饵料是这一阶段鱼苗成活的保证。目前经济鱼类的开口实验进行的较多,观赏鱼部分则较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用于仔稚鱼开口的天然饵料包括轮虫、小型枝角类、小型桡足类、小球藻、丰年虫、丰年虫无节幼体、水蚯蚓、蚯蚓和无节幼体等;在人工饵料方面,例如蛋黄和各厂家推出的人工配合饲料用来鱼苗开口也不在少数。
[0004]但目前阿凡达鱼在稚鱼阶段成活率低是各渔场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之一。在阿凡达鱼的繁殖过程中,因长期选育使得初孵仔稚鱼鱼苗体质瘦弱,鱼苗口裂较小,卵黄囊吸收消失后如果无法获得合适的生物饵料,鱼苗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但目前关于阿凡达鱼开口饵料的研究较少,无法为科学育苗提供饵料方面的指导。因此,开口饵料的开发滞后已成为制约阿凡达鱼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阿凡达鱼仔鱼开口生长饵料,主要原料以淡水轮虫为主,可以极大的提高阿凡达鱼仔鱼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阿凡达鱼仔鱼开口生长饵料,主要原料为:淡水轮虫;辅料为:发酵豆粕;
[0008]优选的,所述淡水轮虫占比90%~95%;发酵豆粕5%~10%;
[0009]优选的,所述淡水轮虫为萼花臂尾轮虫和蛭轮虫中的一种;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淡水轮虫的培育方法,采用轮虫培养液与淡水小球藻混合培育,得到淡水轮虫卵后,进行接种,经过4~5天培育,可得淡水轮虫;
[0011]优选的,所述轮虫培养液使用米糠、花生麸、蔗糖和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而成;
[0012]优选的,所述淡水小球藻的培育使用到小球藻浓缩液、NPK复合肥、尿素、麸皮、EM菌、白云石粉和鱼塘水,配以全光谱水草灯进行扩培。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采用淡水轮虫作为主要的阿凡达鱼仔鱼开口饵料,可以提高存活率及生长情况。淡水轮虫和发酵豆粕成本低、采购渠道容易、操作简单,非常适合阿凡达鱼这种小型观赏淡水鱼仔鱼开口。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不同日龄、不同开口饵料组阿凡达鱼仔鱼成活率折线图;
[0016]图2是7d后各组存活仔鱼平均体长柱状图;
[0017]图3是7d后各组存活仔鱼体长总长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实验材料
[0021]实验所用阿凡达鱼为出膜后72h的初孵仔鱼,平均体长0.23
±
0.02cm,均由购回亲鱼繁殖而成的。初孵仔鱼全部放在规格为80cm
×
30cm
×
30cm的鱼缸中培养,水质条件均保持与亲鱼鱼缸内水质一致。每天观察初孵仔鱼卵黄囊吸收情况,以便及时分组开展饵料试验。
[0022]实验所需开口饵料中,粉料饲料为中山统一企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鳗鱼粉状配合饲料,其主要原料组成为鱼粉、木薯淀粉、维生素、矿物元素等,粗蛋白≥45%,粗脂肪≥3%,粗灰分≤18%,粗纤维≤3%,水分≤10%,总磷≥1.3%,赖氨酸≥2.8。淡水轮虫为网上购置,主要品种为淡水蛭型轮虫和萼花臂尾轮虫,自行培养小球藻,投以复合营养液自行培养。丰年虫为丰年虾卵(无棣县海吉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的“红姐”牌丰年虾卵)孵化的活丰年虫无节幼体,喂食前18个小时,用25%的盐水进行孵化,孵化后分别用60目的筛网收集丰年虾卵壳和100目的筛网收集丰年虾无节幼体后再进行投喂。草履虫通过稻草和酵母液自行培养,投喂前用300目筛网筛出,然后对其进行投喂。
[0023]实验方法
[0024]1、实验分组
[0025]选择出膜后72h,即将开始摄食,体质健壮,健康的鱼苗750尾,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3个平行,1、2、3号实验缸为对照组,4、5、6号实验缸为鳗鱼粉料饲料组,7、8、9号实验缸为淡水轮虫组,10、11、12号实验缸为丰年虫组,13、14、15号实验缸为草履虫组。每缸放50尾仔鱼,缸大小为20cm
×
15cm
×
15cm,实验周期为7d。
[0026]2、开口饵料的培育
[0027]1)鳗鱼粉饲料开口悬浊液的配置
[0028]本实验所用鳗鱼粉饲料为中山统一企业有限公司所研发生产。在进行开口实验时,称重并取适量鳗鱼粉用100目的筛网进行筛出,再配置成悬浊液进行投喂。
[0029]2)丰年虫无节幼体的培育
[0030]本实验所用丰年虾卵为无棣县海吉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的“红姐”牌丰年虾卵,再喂食之前需要提前18~20小时用特殊的孵化装置通气并使用盐水进行孵化。收集时,先用60目的筛网将丰年虾卵筛出,后用100目的筛网进行收集。
[0031]3)草履虫的培育
[0032]本实验所用草履虫为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活性干酵母为“安琪”牌,材料均由网上购入。使用煮沸后的稻草汁和活性干酵母进行培育,大约4天左右便可以培育出大量的草履虫。
[0033]4)淡水轮虫的培育
[0034]本实验淡水轮虫品种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Pallas)和蛭轮虫(Rotifer vulgaris)两种,均由网上购买。培育方法采用轮虫培养液与淡水小球藻混合培育。轮虫培养液使用米糠、花生麸、蔗糖和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而成;淡水小球藻的培育使用到小球藻浓缩液、NPK复合肥、尿素、麸皮、EM菌、白云石粉和鱼塘水,配以全光谱水草灯进行扩培。后将淡水轮虫接种,经过四到五天时间,就能培育出大量的淡水轮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阿凡达鱼仔鱼开口生长饵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原料为:淡水轮虫;辅料为:发酵豆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阿凡达鱼仔鱼开口生长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轮虫占比90%~95%;发酵豆粕5%~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阿凡达鱼仔鱼开口生长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轮虫为萼花臂尾轮虫和蛭轮虫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阿凡达鱼仔鱼开口生长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轮虫的培育方法,采用轮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宁姜芳燕黄海蔡佳荣阿里马军陈攀毛明光闫焕文焦健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