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叠合结构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28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叠合结构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导电纱线、基底织物和柔性压敏传感点,主要通过柔性压敏传感点相互叠合并形成传感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轻织物压力分布传感阵列中各传感单元之间因串并联通路而引入的串扰效应,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叠合结构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纺织品
,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叠合结构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织物具有轻质、柔软、舒适、亲肤等特性,通过将压力敏感材料集成到生活中的各种纺织品中,不仅便于实现对人体生理信号与动作姿态的监测,同时可有效改善传感器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的舒适性。它不仅能兼备纺织品的特性,还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采集到的外界信息进行分析,为使用者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申请号为CN115200753A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层结构的压力分布测绘系统,中间层为压阻织物层,外侧两层为电极织物层,该系统在施加压力时会激活较大面积的传感单元,导致出现显著的串扰效应,为此,该系统除了在压阻织物层和电极织物层结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还加入了较复杂的外围电路,虽然减小了串扰的影响,但增加了系统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叠合结构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双层叠合结构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设计,使传感单元未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叠合结构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底织物(6)、第二基底织物(1)、若干第一导电纱线(5)、若干第二导电纱线(2)、若干第一柔性压敏传感点(4)和若干第二柔性压敏传感点(3);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纱线(5)平行等间隔地固定在第一基底织物(6)的顶面,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纱线(5)等间隔施加若干第一柔性压敏传感点(4);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纱线(2)平行等间隔地固定在第二基底织物(1)的底面,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纱线(2)上等间隔施加若干第二柔性压敏传感点(3);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纱线(5)与所述若干第二导电纱线(2)相垂直;所述第二基底织物(1)的底面与第一基底织物(6)的顶面相对地进行叠合,所述若干第一柔性压敏传感点(4)与若干第二柔性压敏传感点(3)一一对应并构成传感单元(7);所述第一柔性压敏传感点(4)和第二柔性压敏传感点(3)受到压力将接触并与第一导电纱线(5)和第二导电纱线(2)实现电路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织物(6)和第二基底织物(1)为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非织造布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导电纱线(5)和若干第二导电纱线(2)为金属纤维类导电纱线、镀金属类导电纱线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柔性压敏传感点(4)和若干第二柔性压敏传感点(3)由导电复合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导电复合材料由聚合物基体和导电填料组成,所述导电填料占导电复合材料总质量的15wt%~30wt%。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采用聚氨酯、聚酯、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氟乙烯、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压力传感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填料为金属系材料或石碳系材料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泽光陈俊鹏王小东张积康万勇吕鹏陈伦珂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