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功率计划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23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放电功率计划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并根据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确定逆流时段;根据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分时时段得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根据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计算每次充放电循环中的可充市电电能;根据可充市电电能和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得到每次充放电循环中每个时段的储能充放电功率;根据储能充放电功率生成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计划。该方法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进行优化,在保证不损害削峰填谷经济性的情况下尽量提升绿电消纳比例,提高储能系统收益,降低了用户的减碳压力。降低了用户的减碳压力。降低了用户的减碳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放电功率计划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充放电功率计划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如光伏发电等)持续快速增长,使得绿电使用占比增加。由于光伏发电与用户负荷的不平衡,导致部分时段分布式光伏发电无法消纳需要余电上网,进而导致绿电使用比例下降。
[0003]为此,相关技术中提出结合分时电价控制储能进行削峰填谷。然而,该技术未考虑光伏的出力变化和用户负荷的变化,只关注了储能削峰填谷的功能及削峰填谷套利的收益,未能最大化实现绿电消纳比例。同时,由于分时时段的充放电计划不可避免的与余电上网时段存在偏差,在光储场景下如不提前进行充放电计划的优化将不能兼顾经济性和绿电消纳比例的双重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放电功率计划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以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进行优化,在保证不损害削峰填谷经济性的情况下尽量提升绿电消纳比例,提高储能系统收益,降低了用户的减碳压力。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放电功率计划的生成方法,包括:获取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并根据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确定逆流时段;根据所述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分时时段得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根据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计算每次充放电循环中的可充市电电能;根据所述可充市电电能和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得到每次充放电循环中每个时段的储能充放电功率;根据所述储能充放电功率生成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计划。
[0006]另外,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充放电功率计划的生成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包括:获取日前光伏发电功率曲线和用户负荷预测功率曲线;根据所述日前光伏发电功率曲线和所述用户负荷预测功率曲线,得到日前净负荷功率曲线,作为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分时时段得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包括:根据所述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分时时段对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时段进行标记,得到包含时段和储能状态的第一数组,其中,所述储能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待机状态;对所述第一数组中充电时段和放电时段的连续性进行统计,得到连续充电时段和连续放电时段交替重复的第二数组;根据所述第二数组得到所述充放电循环次数。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分时时段对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时段进行标记,包括:将所述逆流时段、削峰填谷的充电时段、以及所述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的放电时段的共时段标记为充电时段,与所述逆流时段不存在共时段的削峰填谷的放电时段标记为放电时段,与所述逆流时段不存在共时段的削峰填谷的平时段标记为待机状态时段。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k次充放电循环中可充市电电能的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计算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中充电时段的逆流总电能和放电时段的储能可放电能,其中,k为正整数;根据所述逆流总电能和所述储能可放电能,计算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充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根据所述充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和所述逆流总电能,计算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充电前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根据所述充电前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所述逆流总电能和所述储能可放电能,计算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放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根据所述充电前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和第k

1次充放电循环放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计算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中的可充市电电能。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中充电时段的逆流总电能E
逆流

k
和放电时段的储能可放电能E


k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2]E
逆流

k
=∫Min(

P
净负荷

日前

k
,P
储能额定
)dt,
[0013]E


k
=∫Min(P
净负荷

日前

n
,P
储能额定
)dt,
[0014]其中,P
净负荷

日前

k
表示第k次充放电循环对应的日前净负荷功率,P
储能额定
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
[0015]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充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E
充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N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6][0017]其中,N表示所述充放电循环次数,E
储能额定
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电能;
[0018]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充电前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E
充电前最多存储电能

k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9]E
充电前最多存储电能

k
=Min(E
充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k
,E
充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k+1


,E
充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N
)

E
逆流

k

[0020]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放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E
放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1]E
放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
=E
充电前最多存储电能

k
+E
逆流

k

E


k

[0022]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中的可充市电电能E
市电

k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3]E
市电

k
=E
充电前最多存储电能

k

E
放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
‑1。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可充市电电能和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得到每次充放电循环中每个时段的储能充放电功率,包括:根据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将所述第二数组中的连续充电时段分为只充市电时段、只充光伏电时段、同时充光伏电和市电时段;统计每次充放电循环中只充市电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放电功率计划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并根据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确定逆流时段;根据所述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分时时段得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根据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计算每次充放电循环中的可充市电电能;根据所述可充市电电能和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得到每次充放电循环中每个时段的储能充放电功率;根据所述储能充放电功率生成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计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功率计划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包括:获取日前光伏发电功率曲线和用户负荷预测功率曲线;根据所述日前光伏发电功率曲线和所述用户负荷预测功率曲线,得到日前净负荷功率曲线,作为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功率计划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分时时段得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包括:根据所述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分时时段对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时段进行标记,得到包含时段和储能状态的第一数组,其中,所述储能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待机状态;对所述第一数组中充电时段和放电时段的连续性进行统计,得到连续充电时段和连续放电时段交替重复的第二数组;根据所述第二数组得到所述充放电循环次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功率计划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分时时段对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时段进行标记,包括:将所述逆流时段、削峰填谷的充电时段、以及所述逆流时段和削峰填谷的放电时段的共时段标记为充电时段,与所述逆流时段不存在共时段的削峰填谷的放电时段标记为放电时段,与所述逆流时段不存在共时段的削峰填谷的平时段标记为待机状态时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功率计划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k次充放电循环中可充市电电能的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计算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中充电时段的逆流总电能和放电时段的储能可放电能,其中,k为正整数;根据所述逆流总电能和所述储能可放电能,计算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充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根据所述充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和所述逆流总电能,计算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充电前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根据所述充电前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所述逆流总电能和所述储能可放电能,计算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放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根据所述充电前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和第k

1次充放电循环放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计算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中的可充市电电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功率计划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中充电时段的逆流总电能E
逆流

k
和放电时段的储能可放电能E


k
的计算公式如下:
E
逆流

k
=∫Min(

P
净负荷

日前

k
,P
储能额定
)dt,E


k
=∫Min(P
净负荷

日前

n
,P
储能额定
)dt,其中,P
净负荷

日前

k
表示第k次充放电循环对应的日前净负荷功率,P
储能额定
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充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E
充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N
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表示所述充放电循环次数,E
储能额定
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电能;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充电前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E
充电前最多存储电能

k
的计算公式如下:E
充电前最多存储电能

k
=Min(E
充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k
,E
充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k+1


,E
充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N
)

E
逆流

k
;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放电后的储能最多存储电能E
放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
的计算公式如下:E
放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
=E
充电前最多存储电能

k
+E
逆流

k

E


k
;所述第k次充放电循环中的可充市电电能E
市电

k
的计算公式如下:E
市电

k
=E
充电前最多存储电能

k

E
放电后最多存储电能

k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放电功率计划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充市电电能和所述日前净负荷功率数据,得到每次充放电循环中每个时段的储能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琚洋程怀舟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慧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