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22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5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框体;图像形成用被供电体,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内侧;装卸体,相对于所述框体装卸;供电路径体,相对于所述装卸体装卸并形成供电路径;及基板,对所述被供电体供给电力,直接安装于所述装卸体或所述供电路径体,并从所述装卸体或所述供电路径体分离。离。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像保持体,保持静电潜像;显影单元,对所述像保持体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施力单元,朝向所述像保持体对所述显影单元施力;保持部件,保持所述施力单元,该保持部件配置成所述施力单元的施力方向对置的部位直接或隔着其他部件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触;及引导部件,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卸自如地引导所述像保持体及所述显影单元,所述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引导部件沿着所述像保持体及所述显影单元的装卸方向及与该装卸方向及所述施力单元的施力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位,且以容许沿着所述施力单元的施力方向移动的状态安装,所述施力单元通过设置于所述引导部件的插通孔对所述显影单元施力。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9501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与供电路径体、基板及装卸体分别相对于框体可装卸地设置的情况相比,实现框体的小型化。
[0005]第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框体;图像形成用被供电体,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内侧;装卸体,相对于所述框体装卸;供电路径体,相对于所述装卸体装卸并形成供电路径;及基板,对所述被供电体供给电力,直接安装于所述装卸体或所述供电路径体,并从所述装卸体或所述供电路径体分离。
[0006]第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一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装卸体为在将所述被供电体配置于所述框体的内侧时,将所述被供电体引导至配置位置的引导部件。
[0007]第三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框体的正面形成有供所述装卸体和所述供电路径体进出的正面侧开口部。
[0008]第四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三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框体具有壁状的正面框,该正面框具有形成所述正面侧开口部的下缘的上缘,所述供电路径体以比所述正面侧开口部靠下侧的高度与所述正面框对置而配置,在所述供电路径体的与正面框对置的部分,设置在沿着所述正面框的壁面观察时,随着从所述供电路径体朝向所述正面框而朝向上侧倾斜的锥部或朝向正面框突出的弯曲部。
[0009]第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正面框的内壁面的上部设置从所述正面框朝向所述框体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
[0010]第六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五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突出部的上缘的与所述供电路径体对置的部分弯曲。
[0011]第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四方式至第六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框体具有在从正面观察时设置于所述正面框的左右方向的一端侧的壁状侧框,
所述供电路径体配置于由所述正面框及所述侧框形成的角部的内侧。
[0012]第八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第七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基板配置于所述供电路径体的后侧,在所述框体的侧面形成有供所述基板进出的侧面侧开口部。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第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供电路径体、基板及装卸体分别相对于框体可装卸地设置的情况相比,可实现框体的小型化。
[0015]根据第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0016]根据第三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从框体的侧面装卸供电路径体的情况相比,容易装卸供电路径体。
[0017]根据第四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装卸供电路径体时,与在供电路径体的与正面框对置的部分形成高低差部的情况相比,可抑制正面框的上缘钩挂在供电路径体上。
[0018]根据第五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相对于框体装卸供电路径体时,与正面框的内壁面平坦的情况相比,容易装卸供电路径体。
[0019]根据第六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突出部的上缘的与供电路径体对置的部分尖锐的情况相比,可抑制装卸时的供电路径体的损伤。
[0020]根据第七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供电路径体向角部的外侧伸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框体的小型化。
[0021]根据第八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从框体的侧面装卸基板。
附图说明
[0022]根据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0023]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整体结构的布局图;
[0024]图2是从上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剖视图;
[0025]图3是从右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侧视图;
[0026]图4是从右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被供电体、装卸体及供电路径体的剖视图;
[0027]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被供电体从框体的脱离动作的侧视图;
[0028]图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卸体从框体的脱离动作的侧视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10

图像形成装置,12

框体,12A

正面框,12A1

上缘,12A2

突出部,12A3

弯曲部,12B

右侧框,36

感光体单元(被供电体的一例),60

引导部件(装卸体的一例),62

供电路径体,62D

锥部,64

基板,C

角部,FO

正面侧开口部,RO

侧面侧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0032]以下,参考图1至图6,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收容部14,收容作为记录媒体的片材
P;及传送部16,传送收容于收容部14的片材P。
[0033]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图像形成部30,对从收容部14通过传送部16传送的片材P进行图像形成;马达,驱动图像形成部30内的显影装置40;及控制部,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的动作。省略马达和控制部的图示。
[0034]并且,作为一例,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0设置触摸屏显示器等显示操作部(未图示)。显示操作部为根据从控制部接收的信号,对用户通知图像形成装置10的信息的通知单元的一例,并且还作为接收用户的操作的接收单元发挥作用。
[0035]〔收容部〕
[0036]收容部14具有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框体12向装置长度方向的正前方侧(图1中的+D方向)拉出的收容部件(未图示),在收容部件上装载片材P。装载于收容部件的片材P通过具有多个传送辊(省略符号)的传送部16输送至图像形成部30。
[0037]〔图像形成部〕
[0038]在图像形成部30具备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的4个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框体;图像形成用被供电体,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内侧;装卸体,相对于所述框体装卸;供电路径体,相对于所述装卸体装卸并形成供电路径;及基板,对所述被供电体供给电力,直接安装于所述装卸体或所述供电路径体,并从所述装卸体或所述供电路径体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装卸体为在将所述被供电体配置于所述框体的内侧时,将所述被供电体引导至配置位置的引导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框体的正面形成有供所述装卸体和所述供电路径体进出的正面侧开口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框体具有壁状的正面框,所述正面框具有形成所述正面侧开口部的下缘的上缘,所述供电路径体以比所述正面侧开口部靠下侧的高度与所述正面框对置而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敦士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