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18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具有容腔及与容腔相互隔绝的输烟管;雾化座,设于容腔内,与容腔配合形成有储油区域,与输烟管相导通;陶瓷隔油件,设于雾化座内,陶瓷隔油件与雾化座配合形成导油通道,雾化腔室,形成于雾化座内,位于导油通道的下方;导油棉,铺设在雾化腔室内;雾化网芯,铺设于导油棉上,陶瓷隔油件的底端与雾化网芯的边缘抵接;陶瓷导油槽,设于陶瓷隔油件上,与储油区域相导通;送烟通道,开设于陶瓷隔油件内,一端与输烟管相导通,另一端朝向雾化网芯;送气通道,形成于雾化座内,与雾化腔室相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雾化量大的效果的同时将液体和雾化区域隔开,提高隔油效果。提高隔油效果。提高隔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雾化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是一种将含有尼古丁的液体基质加热雾化成气溶胶后,让用户吸食的产品,由于电子烟具有与香烟相似的外观和味道,但一般不含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的特性,一般是用于作为香烟的替代品,用于戒烟。
[0003]电子烟的液体雾化主要是通过雾化器实现,雾化器的雾化芯从传统的玻纤芯、棉芯等逐渐演变成现在常用的网芯包棉和陶瓷芯。
[0004]采用网芯包棉方式虽然具有雾化器雾化量大、发热效率高、口味还原度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在制作时需要形成中空卷绕,外部包裹多层导油棉的结构,使得其加工的上下距离尺寸、松紧度、纤维棉经纬向均有要求,加工环节多,导致金属网和导油棉的卷绕很难作业;并且由于其结构缺陷,容易导致在静置及储运过程中出现漏油的情况;在加热雾化的过程中,不锈钢外套会将网芯的热量传导至油仓中的烟油,导致烟油变味、变质等。
[0005]采用陶瓷芯作为雾化芯则能够实现很好的导油和隔油的效果,并且加工难度小,渗漏油现象少。因雾化芯的部分与陶瓷加工在一起的,从而导致存在雾化量小,口味还原度不好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器,该电子烟雾化器能够实现雾化量大的效果的同时将液体和雾化区域隔开,提高隔油效果,有效防止漏油现象。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
[0009]外壳,外壳内部具有容腔;
[0010]输烟管,设于所述容腔内,与所述容腔相互隔绝;
[0011]雾化座,设于所述容腔内,与所述容腔配合形成有储油区域,且与所述输烟管相导通;
[0012]陶瓷隔油件,由微孔陶瓷材料制成,设于所述雾化座内,陶瓷隔油件与所述雾化座配合形成导油通道,导油通道与储油区域相连通;
[0013]雾化腔室,形成于所述雾化座内,位于所述导油通道的下方;
[0014]导油棉,铺设在所述雾化腔室内;
[0015]雾化网芯,铺设于所述导油棉上,位于所述导油通道的下方,所述陶瓷隔油件的底端与所述雾化网芯的边缘及所述导油棉抵接;
[0016]陶瓷导油槽,开设于所述陶瓷隔油件的外壁上,与所述储油区域相导通;
[0017]送烟通道,开设于所述陶瓷隔油件内,一端与所述输烟管相导通,另一端朝向所述雾化网芯;
[0018]送气通道,形成于所述雾化座内,与所述雾化腔室相导通。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将雾化网芯铺设在雾化腔室内的导油棉上,陶瓷隔油件的底端和雾化网芯的边缘及导油棉抵接,一方面利用雾化网芯铺设的方式相对于传统卷绕式结构的网芯的加工要求少,制造过程简单便捷,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并且利用网状的雾化芯平铺在导油棉上的方式能够实现雾化量大的效果;
[0020]另一方面利用微孔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隔油件和雾化座形成的导油通道,雾化座和容腔形成的储油区域,使得储油区域内的液态烟油能够经过陶瓷导油槽以及导油通道进入陶瓷隔油件内的微孔,并通过陶瓷隔油件的底端向雾化网芯下的导油棉进行输送,在实际使用时,在雾化器不工作时液态烟油因表面张力在陶瓷微孔中处于平衡状态,在雾化器工作时雾化网芯将液态烟油加热雾化,用户通过外壳上的吸烟嘴吸取雾化的烟雾,利用送气通道、输烟通道以及输烟管的配合形成内部负压,储油区域内的液态烟油通过导油通道渗入导油棉内被吸附,补充被加热雾化的容量,并且由于微孔陶瓷材料的特性,只要用户不通过吸烟嘴吸烟使得形成负压的状态下,液态烟油无法通过导油通道进入雾化腔室内,起到很好的隔油效果,防止雾化器漏油。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
[0022]第一座体,设于所述容腔内;
[0023]第二导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座体上,贯穿所述第一座体,且第二导油槽与所述容腔形成所述储油区域;
[0024]插接管,设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插接管的顶端与所述输烟管插接配合,所述插接管的底端与所述陶瓷隔油件插接配合。
[0025]通过在第一座体上设置第二导油槽,利用第二导油槽与容腔配合形成储油区域,并且在第一座体上设置插接管,插接管的顶端与输烟管插接配合,底端与陶瓷隔油件插接配合,确保了陶瓷隔油件内的送烟通道与储油区域的相隔开,实现烟雾与液态烟油的隔绝,提高该雾化器的隔油效果;并且利用陶瓷隔油件底端与导油棉抵接的方式,确保液态烟油在负压状态下能够渗入导油棉内。
[002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0027]卡接凸起,设于所述陶瓷隔油件的外壁上;
[0028]卡接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导油槽的内壁上;
[0029]或者,所述卡接凸起设于所述第二导油槽的内壁上;所述卡接槽开设于所述陶瓷隔油件的外壁上,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凸起卡接配合。
[0030]通过在陶瓷隔油件上设置卡接凸起,在第二导油槽的内壁上设置卡接槽,或者在陶瓷隔油件上设置卡接槽,在第二导油槽的内壁上设置卡接凸起,利用卡接凸起和卡接槽的卡接配合实现陶瓷隔油件与第一座体之间的连接配合,提高陶瓷隔油件的拆装便捷性和安装稳定性。
[003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0032]连接凸起,设于所述陶瓷隔油件的顶端,与所述插接管的底端插接配合;
[0033]凹槽,开设于所述连接凸起上,所述凹槽的底壁位于所述送烟通道的进气口的上方,且进气口与所述送气通道相导通;
[0034]出烟口,开设于所述凹槽靠所述连接凸起的一侧壁上,分别与所述送烟通道和所述插接管导通。
[0035]通过在陶瓷隔油件的顶端设置与插接管插接配合的连接凸起,进一步提高提高陶瓷隔油件与第一座体的连接稳定性和拆装便捷性,并且将送烟通道的出烟口设置在凹槽靠连接凸起的一侧壁上,凹槽的底壁位于送烟通道的进气口使得送烟通道内的雾化烟雾只能经过出烟口从凹槽内进入插接管在进入输烟管内,使得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与雾化颗粒充分混合,有利于将雾化颗粒顺利吸出,提高烟雾量。
[003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还包括:
[0037]第二座体,设于所述容腔内,位于所述第一座体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座体插接配合,且所述第二座体和第一座体之间形成所述雾化腔室;
[0038]第一槽体,开设于所述第二座体上,位于所述陶瓷隔油件的下方,第一槽体内设有安装座。
[0039]通过将雾化座设置为包括第一座体和设于第一座体下方的第二座体,第二座体和第一座体插接配合,提高第二座体和第一座体以及外壳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在第二座体上设置位于陶瓷隔油件下方的第一槽体,利用第一槽体设置安装座,提高结构的安装便捷性。
[004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0041]固定槽,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导油棉铺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雾化网芯居中铺设在所述导油棉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外壳(10)内部具有容腔(101);输烟管(102),设于所述容腔(101)内,与所述容腔(101)相互隔绝;雾化座(20),与所述容腔(101)配合形成有储油区域(104),且与所述输烟管(102)相导通;陶瓷隔油件(204),由微孔陶瓷材料制成,设于所述雾化座(20)内,陶瓷隔油件(204)与所述雾化座(20)配合形成导油通道(105),导油通道(105)与储油区域(104)相连通;雾化腔室(206),形成于所述雾化座(20)内,位于所述导油通道(105)的下方;导油棉(301),铺设在所述雾化腔室(206)内;雾化网芯(30),铺设于所述导油棉(301)上,位于所述导油通道(105)的下方,所述陶瓷隔油件(204)的底端与所述雾化网芯(30)的边缘及所述导油棉(301)抵接;陶瓷导油槽(2041),开设于所述陶瓷隔油件(204)的外壁上,与所述储油区域(104)相导通;送烟通道(2045),开设于所述陶瓷隔油件(204)内,一端与所述输烟管(102)相导通,另一端朝向所述雾化网芯(30);送气通道,形成于所述雾化座(20)内,与所述雾化腔室(206)相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20)包括:第一座体(201),设于所述容腔(101)内;第二导油槽(2011),开设于所述第一座体(201)上,贯穿所述第一座体(201),且第二导油槽(2011)与所述容腔(101)形成所述储油区域(104);插接管(2015),设于所述第一座体(201)上,所述插接管(2015)的顶端与所述输烟管(102)插接配合,所述插接管(2015)的底端与所述陶瓷隔油件(204)插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凸起(2042),设于所述陶瓷隔油件(204)的外壁上;卡接槽(2012),开设于所述第二导油槽(2011)的内壁上;或者,所述卡接凸起(2042)设于所述第二导油槽(2011)的内壁上;所述卡接槽(2012)开设于所述陶瓷隔油件(204)的外壁上,所述卡接槽(2012)与所述卡接凸起(2042)卡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凸起(2043),设于所述陶瓷隔油件(204)的顶端,与所述插接管(2015)的底端插接配合;凹槽(2044),开设于所述连接凸起(2043)上,所述凹槽(2044)的底壁位于所述送烟通道(2045)的进气口(2046)的上方,且进气口(2046)与所述送气通道相导通;出烟口(2047),开设于所述凹槽(2044)靠所述连接凸起(2043)的一侧壁上,分别与所述送烟通道(2045)和所述插接管(2015)导通。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正春徐高志万平仔卢树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