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18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其成分及重量配比如下:柴胡12g、金银花9g、连翘6g、地丁9g、牛蒡子4.5g、桔梗6g、胖大海6g、黄芪12g、党参9g、北豆根4.5g、薄荷叶4.5g、板蓝根6g、薄荷脑2g、樟脑2g、冰片3g、月桂氮卓酮5g,S1、按照上述配比选取中药成分充分洗净后备用;S2、将步骤S1准备好的原料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为浸膏;S3、将步骤S2获取的浸膏再加入薄荷脑、樟脑、冰片、月桂氮卓酮、冬青油辅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浸膏剂。该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通过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原材料中药成分直接提取成浸膏剂,充分发挥其有效成分,达到对相应的疾病和亚健康状态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作用。治疗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浸膏剂
,具体为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产品的属性及制备方法多采需要采用加入蜂蜜或者红丹等基质;其有效成分的添加也是以原材料中药打粉进行熬合而成,因此无法保障其成品中药物有效成分的最大化,也难以避免其中混入的无效成分及杂质,甚至含有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基于此种现状,我们提出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产品的属性及制备方法多采需要采用加入蜂蜜或者红丹等基质;其有效成分的添加也是以原材料中药打粉进行熬合而成;因此无法保障其成品中药物有效成分的最大化,也难以避免其中混入的无效成分及杂质,甚至含有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其成分及重量配比如下:柴胡12g、金银花9g、连翘6g、地丁9g、牛蒡子4.5g、桔梗6g、胖大海6g、黄芪12g、党参9g、北豆根4.5g、薄荷叶4.5g、板蓝根6g、薄荷脑2g、樟脑2g、冰片3g、月桂氮卓酮5g。
[0005]进一步的,其成分及重量配比如下:荆芥10g、防风10g、麻黄6g、桂枝12g、杏仁6g、淡豆豉12g、羌活6g、苏叶9g、生姜12g、葱白9g、葛根12g、白芷12g、炙甘草6g、薄荷脑3g、冰片4g、月桂氮卓酮7g。
[0006]进一步的,其成分及重量配比如下:柴胡12g、连翘9g、金银花9g、生石膏30g、栀子9g、知母12g、大黄6g、厚补12g、白芍12g、大枣5枚、黄芩9g、黄连2g、肉桂6g、薄荷脑3g、冰片4g、冬青油3g、月桂氮卓酮8g。
[0007]进一步的,其制备方法如下:
[0008]S1、按照上述配比选取中药成分充分洗净后备用;
[0009]S2、将步骤S1准备好的原料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为浸膏,采用C02作为超临界流体,将浸膏从原料里提取出来;
[0010]S3、将步骤S2获取的浸膏再加入薄荷脑、樟脑、冰片、月桂氮卓酮、冬青油辅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浸膏剂。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原材料中药成分直接提取成浸膏剂,充分发挥其有效成分,达到对相应的疾病和亚健康状态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作用,通过超流体萃取技术保证原材料中药有效成分最大化,杂质和无效成分最小化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3]实施例一
[0014]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其成分及重量配比如下:柴胡12g、金银花9g、连翘6g、地丁9g、牛蒡子4.5g、桔梗6g、胖大海6g、黄芪12g、党参9g、北豆根4.5g、薄荷叶4.5g、板蓝根6g、薄荷脑2g、樟脑2g、冰片3g、月桂氮卓酮5g,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混合提取成浸膏,再加入薄荷脑2g、樟脑2g、冰片3g、月桂氮卓酮5g充分搅拌均匀,灌装而成的浸膏剂,达到应用于外感风热或内火上炎引起的咽部肿胀,咽痛、咽痒等咽部不适的病患或者亚健康人群,进行保健及治疗的作用。
[0015]实施例二
[0016]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其成分及重量配比如下:将荆芥10g、防风10g、麻黄6g、桂枝12g、杏仁6g、淡豆豉12g、羌活6g、苏叶9g、生姜12g、葱白9g、葛根12g、白芷12g、炙甘草6g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混合提取成浸膏,再加入薄荷脑3g、冰片4g、月桂氮卓酮7g充分搅拌均匀,灌装而成的浸膏剂,达到应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的病患或者亚健康人群,进行保健及治疗的作用。
[0017]实施例三
[0018]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将柴胡12g、连翘9g、金银花9g、生石膏30g、栀子9g、知母12g、大黄6g、厚补12g、白芍12g、大枣5枚、黄芩9g、黄连2g、肉桂6g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混合提取成浸膏,再加入薄荷脑3g、冰片4g、冬青油3g、月桂氮卓酮8g充分搅拌均匀,灌装而成的浸膏剂,达到应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发热、头晕、头疼、鼻塞、流涕等症状,或内有郁热所表现出来的红、肿、热、痛、黄、干的病患或者亚健康人群,进行保健及治疗的作用。
[0019]综上,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成为浸膏剂,针对不同的症状及疾病,达到保健及治疗作用,同时配方可应用为药品、各种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通过超流体萃取技术保证原材料中药有效成分最大化,杂质和无效成分最小化的目的,采用C02作为超临界流体,将浸膏从原料里提取出来,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组合而成的,采用CO2超临界流体作为可以在接近室温(35

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因此,在萃取物中保持着药用植物的全部成分,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度、易热解的物质在其沸点温度以下萃取出来,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故安全性好,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通过改变温度或压力达到萃取目的,压力固定,改变温度可将物质分离;反之温度固定,降低压力使萃取物分离,因此工艺简单易掌握,而且萃取速度快。
[002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
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及重量配比如下:柴胡12g、金银花9g、连翘6g、地丁9g、牛蒡子4.5g、桔梗6g、胖大海6g、黄芪12g、党参9g、北豆根4.5g、薄荷叶4.5g、板蓝根6g、薄荷脑2g、樟脑2g、冰片3g、月桂氮卓酮5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及重量配比如下:荆芥10g、防风10g、麻黄6g、桂枝12g、杏仁6g、淡豆豉12g、羌活6g、苏叶9g、生姜12g、葱白9g、葛根12g、白芷12g、炙甘草6g、薄荷脑3g、冰片4g、月桂氮卓酮7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纯中药浸膏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安任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药药业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