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15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即终端产品,其中电致变色膜片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层、电致变色堆叠层以及第二导电基底层;第一导电基底层的边缘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导电基底层的边缘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部分区域与第二凹槽的部分区域于电致变色堆叠层重叠、并形成绝缘区;第一凹槽于第二导电基底层上形成第一导电区,第二凹槽于第一导电基底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区;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第二导电区的宽度均为a,绝缘区的宽度为b,其中位于局部区域的a与b满足关系式:b≤a。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膜片,能够有效减缓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产生褶皱,从而提高美观程度、以及用户的视觉体验。以及用户的视觉体验。以及用户的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0001]本申请属于电致变色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膜片利用电致变色技术,在显示器件、调光玻璃、信息存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现有的电致变色膜片为了适应平面、曲面等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便设计成具有柔性、能够弯曲以匹配汽车天窗玻璃、汽车镜等。然而弯曲的电致变色膜片极易在边缘处产生褶皱,导致外观不够美观、且导致用户在视觉上的体验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易产生褶皱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层、电致变色堆叠层以及第二导电基底层;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层的边缘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层的边缘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所述第一凹槽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凹槽的部分区域于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处重叠、并形成绝缘区,所述绝缘区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层、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层;所述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层上形成第一导电区,所述第二凹槽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区;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均为a,所述绝缘区的宽度为b,其中,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满足以下关系式:b≤a;并且,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或/和,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形成有凹陷区,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所述凹陷区。
[0006]经相关研究表明,具有曲面的电致变色膜片,尤其是双曲面或多曲面的电致变色膜片,其并非所有边缘位置都会发生褶皱或者严重褶皱。产生褶皱或产生严重褶皱的区域通常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或者,当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存在凹陷区时,例如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或角落部分,产生褶皱或产生严重褶皱的区域往往位于该凹陷区内。因此,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中,通过增大位于局部区域(例如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或/和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凹陷区)的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并减小绝缘区的宽度b,以使b≤a,从而可以使电致变色膜片边缘未切割区域(绝缘区虽是被切割的部分,但为避免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发生短路,通常会在绝缘
区设置绝缘胶等,从而使之从被切割区域变成为电致变色膜片的“未切割区域”)的占比相对降低,即使得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占比相对较高,以充分有效地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释放电致变色膜片边缘产生的应力作用等,进而减小局部区域的褶皱程度,甚至避免局部区域产生褶皱,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外形的美观度,防止电致变色膜片因褶皱发生脱落或影响变色性能等问题的产生,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0007]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满足以下关系式:b≤a。由此,可以减小或防止电致变色膜片边缘除局部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褶皱,以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整体的美观度;并且,通过使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所有区域均满足b≤a,例如使所有区域的a、b取值均保持一致,可以简化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制备工艺,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加工效率,有利于降低时间成本等。
[0008]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满足以下关系式:b>a。通常情况下,在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部分,其褶皱不容易发生或褶皱不严重,从而无需满足b≤a,例如可以使b>a,由此,通过使b的取值增大,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之间发生电连接的可能性,尤其是减小绝缘区内发生短路电连接的可能性,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对a和b的取值进行多样化设计等,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适用性。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并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区、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区以及多个所述绝缘区。由此,可以使得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分布多个第一导电区、第二导电区以及绝缘区,从而给膜片边缘提供充足的空间,以减缓褶皱的产生。
[0010]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的取值范围为:b≤30mm。更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的取值范围为:b≥0mm。再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的取值范围为:2mm≤b≤15mm。通常情况下,绝缘区虽是被切割的部分,但为避免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发生短路,通常会在绝缘区设置绝缘胶等,所以使之从被切割区域变成为电致变色膜片的“未切割区域”,当该间距过大时,其产生的褶皱更明显且不易被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释放,当该间距过小时,绝缘区之间经挤压容易发生导通电连接,甚至发生短路等现象,从而不利于对电致变色膜片变色过程的管控。因此,通过使绝缘区的宽度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更有利于电致变色膜片边缘褶皱的缓解,或者可以避免相邻的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之间发生导通电连接等情况,甚至可以既利于电致变色膜片边缘褶皱的缓解,又避免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之间发生导通电连接。
[0011]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5≤a/b。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绝缘区宽度的占比,使得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占比相对更高,以更加充分有效地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释放电致变色膜片边缘产生的应力作用等,进而减小局部区域的褶皱程度,甚至避免局部区域产生褶皱,以进一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外形的美观度,防止电致变色
膜片因褶皱发生脱落或影响变色性能等问题的产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0012]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5≤a/b≤50;并且,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层、电致变色堆叠层以及第二导电基底层;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层的边缘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层的边缘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所述第一凹槽的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二凹槽的部分区域于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处重叠、并形成绝缘区,所述绝缘区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层、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层;所述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层上形成第一导电区,所述第二凹槽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区;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均为a,所述绝缘区的宽度为b,其中,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满足以下关系式:b≤a;并且,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或/和,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形成有凹陷区,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所述凹陷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的取值范围为:b≥0mm;或,b≤30mm;或,2mm≤b≤1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5≤a/b。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5≤a/b≤50;并且,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之和满足以下关系式:60mm≤a+b≤75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a和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绝缘区的宽度b的取值分别为:a=88mm,b=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凹槽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舒
申请(专利权)人: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