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集水坑沉井封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86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1
一种新型集水坑沉井封底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桩基础工程虚桩头凿除场地平整;步骤二、沉井设计;二维平面定位尺寸设计;三维校核;实际施工;定位放线;集水坑沉井开挖;平整场地进行沉井制作;拆模养护;开挖下沉;排水浇筑封底混凝土;找平层施工;防水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预制沉井为钢筋混凝土现场制作,截面尺寸容易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浇筑、养护过程可以有效控制。预制沉井分为刃角和井壁部分,刃角是为了更有利的便于下沉,刃角内侧设置凹槽能达到有效堵水的效果。沉井井壁兼做基础垫层,下沉到拟定标高后只需进行底部找平底层施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集水坑沉井封底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涉及高层、多层住宅带有地下室的各种深集水坑、集水坑的场所,尤其是一种新型集水坑沉井封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层住宅给排水设计时,往往为了满足消防需要,一旦发生火灾,自动喷淋系统或消火栓的消防水或设备检修时的余水,能快速及时的排出室外管网,结构设计时都会在地下室基础上设置排水沟、集水坑等设施,安装潜水泵和排污管道,确保地下室不被淹没,满足正常安全使用功能。
[0003]按照常规的施工工序进行大面积土方开挖完成后,再进行每个集水坑的放线开挖,紧接着完成后续的平整找平、垫层防水施工等工作,但是如果开挖集水坑时遇到了地下水,而且土质属于细砂土层时,我们将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砂土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下,边开挖边坍塌,导致现场无法正常安全作业,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集水坑进行局部降水。
[0004]目前西安周边常用的降水方法有轻型井点降水、管井降水,这两种方法虽然对于小面积局部降水比较常用而且应用比较广泛,工艺简单、安全,但降水周期长,产生的降水台班,包括设备管网等安装的费用成本较高。
[0005]根据项目特点,并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研究出了一种新型集水坑沉井封底施工方法,此方法无需降水,借鉴市政沉井的方式,结合预制构件特点,借助混凝土的自重下沉后进行快速封底,确保工作面干燥,安全可行,通过多个集水坑实践,真正实现了施工快速简单、综合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集水坑沉井封底施工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新型集水坑沉井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桩基础工程虚桩头凿除场地平整;
[0010]步骤二、沉井设计;
[0011]步骤2.1、二维平面定位尺寸设计;
[0012]步骤2.2、三维校核;
[0013]步骤2.3、实际施工;
[0014]步骤2.3.1、定位放线;
[0015]步骤2.3.2、集水坑沉井开挖;
[0016]步骤2.3.3、平整场地进行沉井制作;
[0017]步骤2.3.4、拆模养护;
[0018]步骤2.3.5、开挖下沉;
[0019]步骤2.3.6、排水浇筑封底混凝土;
[0020]步骤2.3.7、找平层施工;
[0021]步骤2.3.8、防水施工。
[0022]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0023]优点1、预制沉井为钢筋混凝土现场制作,截面尺寸容易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浇筑、养护过程可以有效控制。
[0024]优点2、预制沉井分为刃角和井壁部分(按照设计图纸尺寸,刃脚和井壁模板一次加固成型,以确保预制沉井的尺寸和形状准确无误),刃角是为了更有利的便于下沉,刃角内侧设置凹槽(凹槽位于封底混凝土厚度范围内,封底混凝土顶面标高以下150~200mm,位置详见沉井设计图)能达到有效堵水的效果。
[0025]优点3、沉井井壁兼做基础垫层,下沉到拟定标高后只需进行底部找平底层施工。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尺寸设计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沉井宽度/长度尺寸计算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沉井高度尺寸计算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做法详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0032]一种新型集水坑沉井封底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33]步骤一、桩基础工程虚桩头凿除场地平整。
[0034]步骤1.1、桩间土清理。
[0035]1.桩间土清除使用挖掘机直接清除桩间土,挖掘机挖斗宽度应小于桩间净距,挖掘机清理至基底上30cm土标高后,采用人工清理至设计基底标高。
[0036]2.挖掘机作业采用倒退开挖法,保证始终在弃土上作业,并确保清理时不对桩身造成损害,不扰动设计标高以下桩间土、不压坏桩头。
[0037]3.施工高度保证在桩顶标高30cm以上,并用人工清理基底虚土,保证场地平整,不积水。
[0038]步骤1.2、截桩头。
[0039]1.桩间土清除后,抄平或拉线在每个桩身上用红油漆标出桩顶标高准确位置。
[0040]2.使用环形切割机沿标高线位置将桩身四周锯缝,使CFG桩沿切割线处形成预裂面。
[0041]3.将钢契插入切缝处,轻锤钢钎使之继续钎入造成切割面断裂而截断桩头。
[0042]4.用钢钎、手锤将桩顶从四周向中间修平至设计标高,顶端浮浆应清除干净,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顶允许偏差0~+20mm。
[0043]5.截断的桩头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
[0044]6.截桩过程中严禁使用挖机直接截断桩头或采用风镐或钢钎凿桩,不得用锤头大
力敲击桩头,截桩时要设专人负责指挥。
[0045]步骤二、沉井设计。
[0046]步骤2.1、二维平面定位尺寸设计。
[0047]根据施工蓝图桩位图纸,将集水坑的净尺寸、开挖放大的尺寸进行定位,并结合桩位情况,集水坑沉井的尺寸必须避开桩位,才能顺利下沉。集水坑沉井的设计尺寸按照集水坑沉井设计公式计算确定:
[0048]L
沉井长
=l
净长
+2b
筏板
+2(H
净高

H
电梯井深
)/tan60
°

[0049]L
沉井宽
=l
净宽
+2b
筏板
+2(H
净高

H
电梯井深
)/tan60
°

[0050]H
沉井高
=P
水位

P
集水坑
+b
筏板
+1m。
[0051]式中:
[0052]L
沉井长

沉井长边尺寸。
[0053]L
沉井宽

沉井短边尺寸
[0054]L
净长

消防集水坑设计长度净尺寸。
[0055]L
净宽

消防集水坑设计宽度净尺寸。
[0056]b
筏板

筏板厚度。
[0057]H
净高

消防集水坑设计深度净尺寸。
[0058]H
沉井高

沉井高度。
[0059]P
水位

地下水位标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集水坑沉井封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桩基础工程虚桩头凿除场地平整;步骤1.1、桩间土清理;1.桩间土清除使用挖掘机直接清除桩间土,挖掘机挖斗宽度应小于桩间净距,挖掘机清理至基底上30cm土标高后,采用人工清理至设计基底标高;2.挖掘机作业采用倒退开挖法,保证始终在弃土上作业,并确保清理时不对桩身造成损害,不扰动设计标高以下桩间土、不压坏桩头;3.施工高度保证在桩顶标高30cm以上,并用人工清理基底虚土,保证场地平整,不积水;步骤1.2、截桩头;1.桩间土清除后,抄平或拉线在每个桩身上用红油漆标出桩顶标高准确位置;2.使用环形切割机沿标高线位置将桩身四周锯缝,使CFG桩沿切割线处形成预裂面;3.将钢契插入切缝处,轻锤钢钎使之继续钎入造成切割面断裂而截断桩头;4.用钢钎、手锤将桩顶从四周向中间修平至设计标高,顶端浮浆应清除干净,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顶允许偏差0~+20mm;5.截断的桩头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6.截桩过程中严禁使用挖机直接截断桩头或采用风镐或钢钎凿桩,不得用锤头大力敲击桩头,截桩时要设专人负责指挥;步骤二、沉井设计;步骤2.1、二维平面定位尺寸设计;根据施工蓝图桩位图纸,将集水坑的净尺寸、开挖放大的尺寸进行定位,并结合桩位情况,集水坑沉井的尺寸必须避开桩位,才能顺利下沉;集水坑沉井的设计尺寸按照集水坑沉井设计公式计算确定:L
沉井长
=l
净长
+2b
筏板
+2(H
净高

H
电梯井深
)/tan60
°
;L
沉井宽
=l
净宽
+2b
筏板
+2(H
净高

H
电梯井深
)/tan60
°
;H
沉井高
=P
水位

P
集水坑
+b
筏板
+1m;式中:L
沉井长

沉井长边尺寸;L
沉井宽

沉井短边尺寸L
净长

消防集水坑设计长度净尺寸;L
净宽

消防集水坑设计宽度净尺寸;b
筏板

筏板厚度;H
净高

消防集水坑设计深度净尺寸;H
沉井高

沉井高度;P
水位

地下水位标高;P
集水坑

集水坑底标高;步骤2.2、三维校核;根据二维平面定位尺寸采用BIM进行三维设计,使得集水坑沉井的尺寸更直观、立体,节点细化,以此便于现场更精准施工;
步骤2.3、实际施工;步骤2.3.1、定位放线;将集水坑沉井尺寸定位坐标标注于CFG桩基础施工图上,现场采用全站仪进行方位确认以及坐标放样定位,采用5m/10m卷尺进行复核,定位桩标记后采用水准仪进行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测量,采用集水坑沉井设计公式进行沉井高度的计算;步骤2.3.2、集水坑沉井开挖;利用挖掘机,按照现场采用全站仪确认的方位以及坐标放样定位的位置进行集水坑沉井开挖,人工进行切桩头;开挖时桩头附近土壤人工清理,避免挖掘机破坏桩身完整性;开挖至桩身标高即可进行下一步,开挖过程中注意操平;步骤2.3.3、平整场地进行沉井制作;进行沉井模板制作,沉井模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横向次楞采用40mm*70mm方木,间距150mm;竖向主楞采用Φ48mm
×
2.7mm双钢管对拉螺栓加固,间距500mm;侧壁内置单层双向Φ14mm@150mmHRB400级钢筋满绑,混凝土采用C30P6现场浇筑;步骤2.3.4、拆模养护;浇筑完成凝固后,按顺序拆除沉井模板,洒水养护;拆除沉井模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第一,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2.拆除前应检查模板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应注意安全措施;3.拆除前应清理模板表面的灰尘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王阳盛守黎杨晶张海朋宋瑞金建杨宜龙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