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368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缆装置,属于线缆的穿缆技术领域,有顶升部,该顶升部上包括有夹座,设置在该夹座上的推动部和夹持部;并且顶升部上还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该顶升部摆动。本申请中的穿缆装置主要用于将橡胶套和第一弹簧穿设在线缆上,其通过夹持部将线缆端部固定,然后通过顶升部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线缆摆动,使得线缆朝向推动部一端起翘,线缆端部起翘后与线缆的放置平台分离,使得第一弹簧和橡胶套穿设过程中不会与放置平台干涉,方便橡胶套和第一弹簧穿设到预设位置,其整体结构简单,并能有效实现线缆穿设的自动化。的自动化。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缆的线缆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许多线缆连接器的组装工艺中,通常需要采用人工方式将线缆剥开,然后将子缆合并在一起,再通过人工方式将子缆穿设到连接器所需的零部件上。
[0003]通常情况下,线缆连接器需要在线缆上穿设弹簧和橡胶套,由于线缆连接器的精度问题,橡胶套与线缆的实际尺寸相差不大,这使得穿设过程中橡胶套与线缆表面产生摩擦,而橡胶套所采用的材料摩擦力较大,使得橡胶套在穿缆过程中极易造成线缆的弯曲拱起,导致橡胶套无法沿预设方向移动,导致穿缆失败,因此现有橡胶套穿入线缆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穿缆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线缆连接器上橡胶套与线缆的定位穿设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缆装置,其包括:顶升部,所述顶升部上包括固定设在夹座上的推动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对线缆一端夹持,所述推动部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部,所述顶升部上包括固定设在夹座上的推动部和夹持部;所述顶升部上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顶升部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杆,两所述夹持杆之间留有夹持间隙;两所述夹持杆一端沿顶升部坐标系第一坐标轴方向凸设于所述夹座,另一端连接有沿顶升部坐标系第一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包括有滑槽座,两所述夹持杆设于所述滑槽座内,所述滑槽座上开设有供两所述夹持杆伸出的开口;所述滑槽座朝向两所述夹持杆至少其中一侧设有凸起,两所述夹持杆上对应设有凹槽,所述凸起对应容置于所述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之间还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轴相连,两所述夹持杆通过弹簧片与所述推动块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沿顶升部坐标系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夹爪头、夹爪顶杆和第三驱动组件;所述夹爪头成对设置,两所述夹爪头之间留有摆动间隙,两所述夹爪头上设有转轴销;所述夹爪顶杆一端朝向所述摆动间隙设置,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所述夹爪头朝向所述夹爪顶杆一端呈斜面设置,所述夹爪顶杆的楔形面与所述夹爪头的斜面相贴。6.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部一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夹座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沿顶升部坐标系第二方向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转动轴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上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与所述第一弧形槽同心设置,所述滑块上顶升部坐标系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来料固定组件,所述来料固定组件设置于夹座凸设夹持杆的一侧,所述顶升部绕所述来料固定组件摆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与所述夹持部相邻设置,所述推动部朝向所述夹持部一端设有夹持柄,所述夹持柄一端连接所述推动部,其另一端朝向所述夹持部一侧伸出,且所述夹持柄位于所述来料固定组件与所述夹持部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吹部,所述气吹部设于所述顶升部上,所述气吹部的出气口朝向来料固定组件。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聂光光胡孔学
申请(专利权)人: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