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秀专利>正文

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355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8
本公开提供一种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和装置,涉及雷电防护技术领域。该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包括:在天线罩的第一预设安装面安装第一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二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二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三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三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四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四接闪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通过在天线罩的第一预设安装面安装第一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二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二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三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三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四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四接闪器,以形成多支接闪器沿天线罩直径的法向联合部署的结构,以有效实现对超大截球形天线罩的雷电防护。雷电防护。雷电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和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雷电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面对这种半径接近甚至超过一级防雷滚球半径的超大型线罩,传统针式/塔式接闪系统,设计高度已经接近滚球法计算的保护边界,对于防护效果的评估是极为不利的,可能面临避雷针选址难、保护覆盖不足等风险;高耸的接闪塔需要足够强度的金属杆架,可能面临金属结构影响雷达性能,基建造价高等问题。
[0003]针对这类超大截球形天线罩(半径大于20m)的雷电防护难题,采用多支接闪器沿天线罩直径法向联合部署的方法,实现对此类特殊天线罩的雷电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和装置,能够将防护装置与天线罩结构融为一体,从而解决了选址难、防护有遗漏的难题。
[000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在天线罩的第一预设安装面安装第一接闪器;
[0007]在天线罩的第二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二接闪器;
[0008]在天线罩的第三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三接闪器;
[0009]在天线罩的第四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四接闪器。
[001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通过在天线罩的第一预设安装面安装第一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二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二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三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三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四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四接闪器,以形成多支接闪器沿天线罩直径法向联合部署的结构,以有效实现对超大截球形天线罩的雷电防护。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0012]在天线罩的第一预设安装面安装一个第一接闪器;
[0013]在天线罩的第二预设安装面安装六个第二接闪器,所述六个第二接闪器均匀地环向布置于所述第二预设安装面上;
[0014]在天线罩的第三预设安装面安装六个第三接闪器,所述六个第三接闪器均匀地环向布置于所述第三预设安装面上;
[0015]在天线罩的第四预设安装面安装六个第四接闪器,所述六个第四接闪器均匀地环向布置于所述第四预设安装面上。
[0016]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天线罩的第二预设安装面安装六个第二接闪器,并使该六个第二接闪器均匀地环向布置于第二预设安装面上,在天线罩的第三预设安装面安装六个第
三接闪器,并使该六个第三接闪器均匀地环向布置于第三预设安装面上,在天线罩的第四预设安装面安装六个第四接闪器,并使六个第四接闪器均匀地环向布置于第四预设安装面上,以在天线罩的外表面形成网格化结构,从而能够使雷电流通过该网格化分布的接闪器汇集进入地网,从而提高了防护效果。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0018]将所述第一预设安装面与天线罩中心面的夹角设置为89.5
°
~90.5
°

[0019]将所述第二预设安装面与天线罩中心面的夹角设置为43.5
°
~45.5
°

[0020]将所述第三预设安装面与天线罩中心面的夹角设置为23.5
°
~24.5
°

[0021]将所述第四预设安装面与天线罩的中心面的夹角设置为12.5
°
~13.5
°
[0022]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预设安装面与天线罩中心面的夹角设置为89.5
°
~90.5
°
,即将第一接闪器设置于天线罩的最高点,接着将若干第二接闪器与第一接闪器相距一定高度设置,将若干第三接闪器与第二接闪器相距一定高度设置,将若干第四接闪器与第三接闪器相距一定高度设置,以在天线罩的外表面形成均匀地网格化结构,从而能够使雷电流通过该网格化分布的接闪器均匀地汇集进入地网,从而提高了防护效果。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0024]在所述第一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一法兰,在所述第一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二法兰,并使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法兰的连接孔和第二法兰的连接孔,以将所述第一接闪器固定于所述第一预设安装面上;
[0025]在所述第二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三法兰,在所述第二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四法兰,并使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法兰的连接孔和第四法兰的连接孔,以将所述第二接闪器固定于所述第二预设安装面上;
[0026]在所述第三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五法兰,在所述第三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六法兰,并使第三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五法兰的连接孔和第六法兰的连接孔,以将所述第三接闪器固定于所述第三预设安装面上;
[0027]在所述第四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七法兰,在所述第四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八法兰,并使第四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七法兰的连接孔和第八法兰的连接孔以将所述第四接闪器固定于所述第四预设安装面上。
[0028]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一法兰,并在第一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二法兰,并通过设置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法兰的连接孔和第二法兰的连接孔来将第一接闪器稳定地固定于第一预设安装面上,防止第一接闪器在使用过程中因晃动造成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第二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三法兰,并在第二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四法兰,并通过设置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三法兰的连接孔和第四法兰的连接孔来将第二接闪器稳定地固定于第二预设安装面上,防止第二接闪器在使用过程中因晃动造成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第三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五法兰,并在第三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六法兰,并通过设置第三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五法兰的连接孔和第六法兰的连接孔来将第三接闪器稳定地固定于第三预设安装面上,防止第三接闪器在使用过程中因晃动造成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第四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七法兰,并在第四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八法兰,并通过设置第四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七法兰的连接孔和第八法兰的连接孔来将第四接闪器稳定地固定于第四预设安装面上,防止第四接闪器在使用过程中因晃动造成防护效果
不佳的问题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0030]在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连接面处、第三法兰与第四法兰的连接面处、以及第五法兰与第六法兰的连接面处设设置绝缘垫片;
[0031]在所述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的表面均涂覆绝缘涂层或者进行阳极化处理以满足绝缘要求。
[003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连接面处、第三法兰与第四法兰的连接面处、以及第五法兰与第六法兰的连接面处设设置均绝缘垫片,同时在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的表面均涂覆绝缘涂层,以防止接闪器上接闪的雷电流通过法兰和/或连接件接闪到天线罩上。
[003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0034]在所述第一法兰靠近所述第二法兰的一面、第二法兰靠近所述第一法兰的一面、第三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天线罩的第一预设安装面安装第一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二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二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三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三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四预设安装面安装若干第四接闪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天线罩的第一预设安装面安装一个第一接闪器;在天线罩的第二预设安装面安装六个第二接闪器,所述六个第二接闪器均匀地环向布置于所述第二预设安装面上;在天线罩的第三预设安装面安装六个第三接闪器,所述六个第三接闪器均匀地环向布置于所述第三预设安装面上;在天线罩的第四预设安装面安装六个第四接闪器,所述六个第四接闪器均匀地环向布置于所述第四预设安装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预设安装面与天线罩中心面的夹角设置为89.5
°
~90.5
°
;将所述第二预设安装面与天线罩中心面的夹角设置为43.5
°
~45.5
°
;将所述第三预设安装面与天线罩中心面的夹角设置为23.5
°
~24.5
°
;将所述第四预设安装面与天线罩的中心面的夹角设置为12.5
°
~13.5
°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人一致性所述的大型雷达天线罩雷电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一法兰,在所述第一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二法兰,并使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法兰的连接孔和第二法兰的连接孔,以将所述第一接闪器固定于所述第一预设安装面上;在所述第二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三法兰,在所述第二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四法兰,并使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法兰的连接孔和第四法兰的连接孔,以将所述第二接闪器固定于所述第二预设安装面上;在所述第三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五法兰,在所述第三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六法兰,并使第三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五法兰的连接孔和第六法兰的连接孔,以将所述第三接闪器固定于所述第三预设安装面上;在所述第四接闪器的底部设置第七法兰,在所述第四预设安装面上设置第八法兰,并使第四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七法兰的连接孔和第八法兰的连接孔以将所述第四接闪器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相勇杨碧轩何征王策狄玮岚
申请(专利权)人:熊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