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54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包括承压架,所述承压架的上表面连接有振动检测组件,所述振动检测组件的外部设有隔音组件;所述隔音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压架上表面的多个直线模组,与多个所述直线模组相连接的隔音罩,以及与所述隔音罩的底部两端相连接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隔音罩内部底端的过件孔,以及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过件孔的孔体内部的中空密封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隔音罩之间通过联动件相连接;所述中空密封门的内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隔音棉。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检修人员取放汽车零部件的同时,能够增强隔音效果,以便于减少噪音对测试的干扰。于减少噪音对测试的干扰。于减少噪音对测试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的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上的部件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冲击,尤其是振动的冲击。因此务必需要对汽车部件进行振动测试。
[0003]根据申请号为CN202111343912.5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可知,该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包括呈矩形壳体状的箱体,箱体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下方以及底板上方设有减震垫,箱体上设有与环境仓相连通的风口,风口处配套设有用于封闭箱体内腔的堵头;箱体内设有待测零部件以及用于夹持待测零部件的夹具,箱体内还设有用于振动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该专利技术配合环境仓使用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汽车零部件的振动测试,风口与堵头的配合能够快速达到需要的测试环境,该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丝杠导轨工作台的检测机构,检测精度更高。
[0004]上述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配合环境仓使用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汽车零部件的振动测试,但传统的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往往通过隔音罩提供隔音功能,且通过隔音罩上设置门体的方式,使得检修人员能够将汽车零部件放入到振动台上,该方式导致门体与隔音罩之间容易产生间隙,从而对噪音的阻挡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包括承压架,所述承压架的上表面连接有振动检测组件,所述振动检测组件的外部设有隔音组件;
[0008]所述隔音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压架上表面的多个直线模组,与多个所述直线模组相连接的隔音罩,以及与所述隔音罩的底部两端相连接的密封部件;
[0009]所述密封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隔音罩内部底端的过件孔,以及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过件孔的孔体内部的中空密封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隔音罩之间通过联动件相连接;
[0010]所述中空密封门的内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隔音棉。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密封门的外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第一隔音棉穿过,在本专利技术中,中空密封门通过其上通孔供第一隔音棉穿过,以使第一隔音棉伸出,从而填补中空密封门与承压架、隔音罩之间的间隙,以便于通过第一隔音棉阻隔噪声的传播。
[0012]进一步的,所述联动件包括设于所述隔音罩内表面的凹槽,设于所述凹槽的槽体内、且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
述第二锥齿轮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隔音罩的内表面,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旋转轴带动中空密封门进行旋转,以通过中空密封门的开合,以便于检测人员放置汽车零部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安装于相邻所述直线模组的一侧表面,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齿轮在第一齿条的引导下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将其的升降转变为自身的转动,通过该方式带动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的转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轮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顶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安装于所述隔音罩的内表面,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齿条将第二齿轮的回转运动转变为自身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进行直线平移,通过第二齿条的平移以带动活塞杆进行伸缩。
[0015]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的壳体上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与相邻所述活塞杆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气囊膨胀,通过气囊带动第一隔音棉在中空密封门内滑动,以填补间隙。
[0016]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与所述第一隔音棉之间相互粘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隔音罩的内部多个面均安装有第二隔音棉,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二隔音棉和第三隔音棉的配合,从而阻隔噪音的传播。
[0018]进一步的,所述隔音罩内部顶端安装有第三隔音棉,所述第三隔音棉设于多个所述第二隔音棉之间。
[0019]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检测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压架上表面的饶性棒,以及安装于所述饶性棒远离所述承压架一端的振动台,所述振动台的下表面安装有振动电机。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其一,本专利技术方便检修人员取放汽车零部件的同时,能够增强隔音效果,以便于减少噪音对测试的干扰,具体为:第一锥齿轮带动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齿轮推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条,以使第二齿条将第二齿轮的回转运动转变为自身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进行直线平移,通过第二齿条的平移以带动活塞杆进行伸缩,活塞杆进行伸长时,以及活塞杆内的气体通过输气管打入到气囊内,以使气囊膨胀,通过气囊带动第一隔音棉在中空密封门内滑动,从而填补中空密封门与承压架、隔音罩之间的间隙,以便于通过第一隔音棉阻隔噪声的传播。
[0022]其二,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齿轮在第一齿条的引导下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将其的升降转变为自身的转动,通过该方式带动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的转动,当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时,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旋转,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与其连接的旋转轴,以通过旋转轴带动中空密封门进行旋转,以通过中空密封门的开合,以便于检测人员放置汽车零部件。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一;
[0026]图3为图2中A区结构放大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空密封门的剖视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二;
[0030]图7为图6中A区结构放大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隔音罩的剖视图。
[0032]图中:10、承压架;20、振动检测组件;30、隔音组件;31、直线模组;32、隔音罩;33、密封部件;331、过件孔;332、旋转轴;333、中空密封门;3331、气囊;3332、第一隔音棉;3333、通孔;3334、输气管;334、联动件;3341、凹槽;3342、第一锥齿轮;3343、第二锥齿轮;3344、支撑架;3345、第一齿轮;3346、第一齿条;3347、第二齿轮;3348、第二齿条;3349、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包括承压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架(10)的上表面连接有振动检测组件(20),所述振动检测组件(20)的外部设有隔音组件(30);所述隔音组件(30)包括安装于所述承压架(10)上表面的多个直线模组(31),与多个所述直线模组(31)相连接的隔音罩(32),以及与所述隔音罩(32)的底部两端相连接的密封部件(33);所述密封部件(33)包括设于所述隔音罩(32)内部底端的过件孔(331),以及通过旋转轴(332)转动连接于所述过件孔(331)的孔体内部的中空密封门(333),所述旋转轴(332)与所述隔音罩(32)之间通过联动件(334)相连接;所述中空密封门(333)的内部设有气囊(3331),所述气囊(3331)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隔音棉(33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密封门(333)的外表面设有通孔(3333),所述通孔(3333)用于供所述第一隔音棉(3332)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334)包括设于所述隔音罩(32)内表面的凹槽(3341),设于所述凹槽(3341)的槽体内、且与所述旋转轴(332)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3342),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342)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3343),所述第二锥齿轮(3343)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架(3344),所述支撑架(3344)安装于所述隔音罩(32)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振动检测用隔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344)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342)同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大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载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